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南打井抗旱

湖南打井抗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03:10:25

新華社長沙8月28日電(記者周勉 陳思汗)山塘幹涸、禾苗“喊渴”、“熱浪”滾滾,最近高溫幹旱持續,在湖南常德抗旱一線的普通人,正用各自的方式默默堅守。

找水——“這是我打井最多的一個月”

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灌溪鎮崗市村的一棵桂花樹下,沈運祥和工友們找到一處地下水源,搭好塔架,擺好工具,開始打井。8月以來,沈運祥打了20多口抗旱井,這棵桂花樹,是所有作業現場裡出現的唯一一個遮陽物。

湖南打井抗旱(找水管水送水)1

8月24日,沈運祥(前)在常德市鼎城區灌溪鎮崗市村打井。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我從1985年開始專職打井,這個月是打井最多的一個月。”58歲的沈運祥說,他的團隊共有20多人,目前兵分五路在湖南多地作業。

沈運祥粗略統計,這輪旱情發生以來,他們打出的抗旱井共灌溉了一萬多畝農田。

打井是一項技術活,關鍵是要找準地下水源位置,除了依靠先進的找水儀等設備,還要結合經驗。“山嘴對山嘴,嘴下有好水”“撮箕地,找水最有利”……沈運祥在手機裡保存了大量前輩和同行編寫的找水“秘訣”。

作業現場,沈雲祥還不停地接起工友打來的電話,遠程指揮他們解決設備故障等問題,幾乎顧不上跟記者說話。

打井還是一場“持久戰”,一口井要成功出水,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半個月,打井人每天要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

“最快三天,崗市村的這口井就能出水。”沈運祥說,一出水,他們就立即趕往下一處,後面還有十多個村在等着他們。

管水——“我每天最多睡4個小時”

頭頂是數不清的繁星,身邊是趕不盡的蚊蟲。連續一個月,曾迪華就這樣度過每一個夜晚。

老曾是常德市漢壽縣崔家橋鎮肖家沖水庫的管護員,肖家沖水庫是一座小(1)型水庫,為當地4000畝農作物提供灌溉水。為了用水安全,他必須通宵在水庫堤壩上值守。由于持續幹旱,目前蓄水量隻有40萬立方米,不到正常時期的三分之一。

湖南打井抗旱(找水管水送水)2

8月23日,曾迪華在常德市漢壽縣崔家橋鎮肖家沖水庫檢查抽水設備。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水少了,就得精準利用。何時放水、一次放多少、放到哪裡,都需要鎮上根據各村旱情程度合理安排、統一調度。老曾隻有在接到鎮上的指令後,才能開閘放水。

老曾是個熱心腸,他晚上管護水庫,白天到各村幫忙,要麼跟村民擡着抽水機到水源提水引流,要麼與村民一起疏通年久失修的水渠。“這段時間,我每天最多睡4個小時,身上的衣服就沒幹過。”老曾說,能把水庫裡每一滴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自己熬的每一個夜、流的每一滴汗都值得。

送水——“做力所能及的事,心裡踏實”

53歲的龔文科是漢壽縣軍山鋪鎮太常山村人,平時在縣裡做生意。8月初,當地出現旱情,向來熱心公益的他自掏腰包購買桶裝純淨水,免費送給老鄉們飲用。目前已累計送水200多桶、4000多升。

湖南打井抗旱(找水管水送水)3

8月23日,在常德市漢壽縣軍山鋪鎮太常山村,龔文科給村民送水。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軍山鋪鎮有一座中型水庫,但由于當地面積大、人口多,加上目前水庫蓄水量隻有正常時候的50%,鎮裡生活用水緊張,因此白天由消防車統一送水。

龔文科告訴記者,他覺得消防車送水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于是開始了自己的送水計劃。最初龔文科自己送水上門,老鄉們總想塞蔬菜、土雞蛋謝他,後來他盡量安排公司員工去送,并叮囑他們不許收老鄉們的任何東西。

近一個月來,64歲的村民張伏安每周定期都會收到龔文科送來的4桶純淨水。這些水對家裡有4個小孩的張伏安來說,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送水,龔文科還給村裡購置了上萬元抗旱物資。他說,看到家鄉受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心裡踏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