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破釜沉舟”是一個很有名的典故。甚至關于此事還有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破釜沉舟”指的是:秦朝末年,巨鹿之戰時西楚霸王渡過漳水時,下令把船全部鑿沉,做飯的器皿全部毀壞,背水一戰,隻留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于是巨鹿之戰,項羽大敗秦軍主力,取得了勝利。
但是,實際上最早“沉舟”,背水一戰的人并不是楚人項羽,而是春秋時期一個秦國的将軍,他就是百裡視,也就是孟明視。
話說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決心接替晉國去做中原的霸主,雄心勃勃的百裡視是秦穆公主張争霸中原的堅決擁護者。
公元前628年冬,秦穆公不聽蹇叔和百裡奚的谏阻,決定興師征讨鄭國,拜百裡視為大将,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将。百裡視當時不懂得這次出征在戰略上的嚴重失誤,他欣然領命,還認為自己的父親未免太膽小了。當他率領着大軍行至滑國(在今河南省滑縣)的時候,正好給鄭國的一個名叫弦高的牛販子碰上了。弦高是個有愛國心的商販,他在去洛陽做買賣的途中聽到了秦兵要攻打本國的消息,于是一方面叫人趕快回鄭國報信,一方面趕着牛群迎上秦國的軍隊。他冒充鄭國的使臣,帶了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牛去慰勞秦軍。由于被誤導,孟明視他們錯誤的判斷,沒有進攻鄭國,而是滅了滑國。
由于晉文公夫人的求情,孟明視三人被釋放,他們回到秦國後,秦穆公并沒有怪罪他們,還讓他們繼續領兵。過了兩年左右,到了公元前625年,百裡視要求秦穆公發兵去報崤山之仇。秦穆公答應了,派百裡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将軍率領四百輛兵車去攻打晉國。晉襄公派中軍大将先且居前往抵禦。由于晉國做了充分準備,兩國軍隊在彭衙地方一交鋒,秦軍又打了敗仗。
回到秦國後的孟明視繼續練兵,準備一雪前恥。公元前624年夏天,百裡視請秦穆公一塊去攻打晉國。秦軍浩浩蕩蕩,東渡黃河。過河後,百裡視命令戰士将渡河的船全部燒掉,說:“咱們這回出來,背水一戰,有進沒退!”他帶領将士勇敢沖殺,不幾天就奪回了上次被晉軍奪去的兩座城,還打下了晉國的幾座大城。秦國軍隊所向披靡,晉國人聞風喪膽,縮在城裡,不敢出來對陣。周襄王派大臣召公賞給秦穆公十二隻銅鼓,承認他為西方的霸主。
孟明視不但打敗了晉軍,還把晉國人打得連城都不敢出,以此報了殽之戰的仇恨。他沉舟過河,背水一戰的故事雖然不如項羽破釜沉舟那麼有名,但确實早于項羽,其中的含義更勝破釜沉舟。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