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20:37:57

孟子與莊子是戰國時期狂狷人格的典型代表。用孔子的說法,“狂者進取,狷者不為也”。孟子是狂者人格,他仿佛基督與佛陀的集合體,心懷拯救斯人于塗炭的夢想,懷着“平治天下舍我其誰”的自信與擔當,用滔滔雄辯與各家學派辯論,奔走于各國之間遊說君主,為實現他的“王道”理想而奮鬥。他身上集中了狂者的所有特征:既入世,又可貴地持了對個人自由與尊嚴的追求。他的“大丈夫”人格,是狂者人格的鮮明體現。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道家哲學家莊子的狂狷人格)1

莊子則與孟子完全相反。孟子熱情,莊子冷靜;孟子樂觀,莊子絕望;孟子積極入世,莊子消極出世;孟子渴望為帝王師為帝王相實現平治天下的夢想,莊子卻視功名為敝履、富貴如浮雲腐鼠肉,自甘清貧卻自得其樂。

莊子是狷者人格的典型代表。狷者人格來自于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家美學。如果說老子的道法自然、辯證法與無為的思想,着眼于在亂世中拯救人心,重新建立一個樸素清心的小國寡民社會的話,那麼莊子隻專注生命如何自由逍遙。莊子對政治完全沒有興趣,他的着眼點在于如何在一個兵荒馬亂生命朝不保夕的時代,先保住生命後追求靈魂自由。

要自由,先保住生命再說。莊子先追求避世繼而遊世。在狹窄的人生通道之中,盡可能遊于“有用無用”“材與不材之間”,做靈魂的逍遙者。

莊子将道家無為哲學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他的齊物論讓人對世間一切榮辱是非、讓原本萦繞人心的東西歸于齊一;他泯滅了人與物、人與我、吾與我的對立,對生命的不堪社會的紛紛擾擾,不喜不憂淡然待之。他的逍遙遊理想,讓人擺脫身體物欲的限制,取消一切有待與目的功利,讓靈魂如不系之舟無所牽絆,“物物而不物于物”,從而實現無所依賴的逍遙遊的境界。

老子的無為實乃政治哲學,屬于另外一種形式的入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與孔子、孟子的積極入世思想異曲同工。而莊子的思想,是追求靈魂實現圓滿自足無所牽絆的逍遙哲學,莊子才是最純正的無為,是典型的狷者。

莊子的狂狷人格,首先體現在他對社會的态度上。于黑暗荒謬的社會,莊子一方面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則是無處可逃的絕望。莊子目睹文明的異化道德的淪落,小賊竊鈎大盜竊國,僞君子、假道學滿街走的現狀,對儒家的仁義禮智開展了猛烈地批判,喊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驚世駭俗的宣言。莊子認為,越是假的越假裝是真的,越是假醜惡,就越标榜真善美,而仁義禮智等儒家道德的産生,恰恰是道德淪喪的必然結果。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道家哲學家莊子的狂狷人格)2

不僅如此,社會已經如此荒唐而生命卻更加絕望。莊子說人生來就是一個悲劇,我們注定生活在神射手後羿的射程之内,被射死是必然的事情。同時,人與社會與物與欲相愛相殺,最終疲累至極一無所有。生命的意義仿佛就是來到囚籠中被束縛一生,雖然我們是美麗的黃莺,縱然有黃金的鳥籠,但沒有了自由生命,哪來美麗的歌唱?

所以,莊子的狷者人格還體現在對個體自由的追求上。楚國人請他去做官,莊子說他隻想做一個在污泥中打滾的烏龜,也不願意做蓋上大紅布在祭台上的牛頭——自由才是人生的終極意義。

要自由,先要保住生命,這是莊子遇到的最形而下的問題。在戰國時代的兵荒馬亂中,沒有幾個人能活得風生水起左右逢源,除了蘇秦張儀幾個靠舌頭吃飯的縱橫家,大部分人不僅未能左右逢源,卻是生活左右開弓的耳光。

生于亂世當如何自處?莊子先是說要做一個無用的人,如一棵歪脖子樹,因為無用而保全生命盡享天年。但莊子去老農家做客時,主人卻将不會叫的鵝殺了給他們吃。莊子認識到,無論有用還是無用,隻有統治者的屠刀與權力才有用。既然無處可逃,那還不如做處于“材與不材”之間的遊世者。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而 “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正是莊子的處世哲學。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道家哲學家莊子的狂狷人格)3

說白了,莊子的遊世,其實就是用一種遊戲的态度,将生活藝術化,比如幻想,比如做夢。當生活的壓迫讓我們無處可逃無可奈何的時候,取消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效。莊子說,

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莊子認為隻有順着自然法則生活,讓生命如浮萍如浮雲如不系之舟自由飄蕩,心無毀譽情無憂懼,是非不擾于心不惑于情,主宰萬物而不為萬物所役,如此則身無所累心無所屬情無所待,生命自由靈魂逍遙。事實上,莊子實在無路可走隻有回頭,回到内心的幻想中去,在靈魂上達到“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

這就是莊子的狂狷人格。其核心内涵有二。一是對自由個體人格獨立的追求,二是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我們不妨借用他偉大的作品《逍遙遊》,将這種稱之為“逍遙人格”。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莊子道家思想的三個境界(道家哲學家莊子的狂狷人格)4

他們不食人間煙火,這代表着人的身體已經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進入了無所待的境界;他們不僅外表美麗絕倫且内心真性充沛樸素純真,融人類美學中的真善美于一體;他們的塵垢秕糠都可以造就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他們的精神已經達到了與天地自然合而為一永恒的自由。因此,藐姑射山上的仙人是莊子“逍遙人格”的化身。

仙人畢竟是莊子太過遙遠的幻想之物,于是莊子又夢到了蝴蝶。他幻想自己成為蝶兒,于暖陽之下花香之間翩跹起舞,無拘無束無滞脹無礙無情無心。蝴蝶的生活是藝術化的,是審美的,蝴蝶不會在意哪一支花朵,也不會特意為哪一支花朵而停留,蝴蝶的起舞隻為不辜負每一個溫暖的春天與每一個快樂的日子。因此,莊周的蝶兒同樣是逍遙人格的象征。

莊子也許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狂熱追求人的個體自由,并為之孜孜以求的哲學家。他與孟子的不同是明顯的。孟子的狂狷側重于狂,而莊子則是狂狷人格的結合體。他的狂狷是狂傲不羁與憤世嫉俗,在于對舊秩序的反抗;他的狂狷在于,他用無為思想、齊物的心态與逍遙的精神,追求人生的自适自足,追求靈魂的超逸出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