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的詩也是很有特色,用詞極為講究,寫得卻是很簡練,不會刻意使用生僻的字,也不會引經據典,隻是那麼淡淡着筆,但是每一首都很美。讀他的作品不會有任何的障礙,人們一讀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晚年的楊萬裡回到江西吉水的老家,過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一時期他到處遊玩,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詩歌。
中興四大家裡楊萬裡的起點是最底,陸遊和範成大等人,那祖上都是為官,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典型的官二代,隻有楊萬裡是出生平民之家,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南宋著名的詩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經典名篇,譬如晚年創作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那就是兩首很有趣的作品。
隻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整首詩最有韻味的一首,在這首詩中楊萬裡用充滿童趣的口吻來描寫,開篇的第一句便是寫得活靈活現,把自己當時的心境,還有内心的感受,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整首詩更加的立體,同時還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那整首詩大緻的意思是:我隻知道尋覓春天,但是忘記了寒冷,此時天氣異常的寒冷,到處都是白皚皚的雪花,偶然立于春風中,在那夕陽晚照之間。我最是喜歡東山初晴後的雪景,這個時候的雪最美,怎麼看也看不夠,軟紅的光芒湧出來,好像是一座座的銀山。楊萬裡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也讓這首詩美得如詩如畫,每一句都很美。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第二首同樣有趣,同時又流露出了一種淡淡的憂愁,有着一種孤獨之感,晚年的詩人盡管生活很平淡,可是骨子裡還是很傷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而然流露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曆有關,楊萬裡其實也沒有受到重用,這對于他來說無疑也是人生中的遺憾,在他的作品中,也是處處有體現。
那這一首同樣也是很好理解,整首詩從欣賞雪景,突然是筆鋒一轉,進一步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流露出了一種憂愁之感;這東山的雪其實是留不到天晴以後,隻要氣溫再升高一些,積雪很快就會被融化,大多數都成為了滋潤泥土的水,極少部分變成了冰塊。我最愛東山雪後的晴天,這個時候的雪景又另一番景象,可是又讓人憂愁,隻适合觀賞,并不适合去登山,對于我來說,此時最想去登山。
楊萬裡這兩首詩别具一格,寫作手法也很獨特,他并沒有過多的議論,完全是在寫景,寫心理的變化。而且這首詩的詩名也是很奇特《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讀來非常拗口,比正文還難以記住。兩首詩同樣的風格,但是那種感受卻是不一樣,第一首寫得很唯美,可是第二首又流露出了一種憂愁之感,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晚年的楊萬裡無論是心境,還是思想都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每一首詩都寫得很有趣,也很是唯美,這兩首詩正是他晚年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隻要細細品來,一定能夠發現其中獨特的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