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的測量?作者:美信檢測引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的測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美信檢測
引言
材料受外力作用時必須發生形變,其内部脅強和脅變(即相對形變)的比值稱為楊氏彈性模量,它是物體的一個重要參量。對該物理量的測量已有過很多探究性實驗,對金屬楊多模量的測量通常是把一根長約lm,直徑0.25~0.5 mm的鋼絲懸挂于支架上,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碼對鋼絲施加力F以使其産生内部應力,通過測量原長度L以及加砝碼後的伸長量△L 以定出應變,然後根據定義
E=(△F/S)/(△L/L)
确定楊氏模量E(式中S是截面積)。在此實驗中通常是用光杠杆或測量顯微鏡(或測微目鏡)測伸長量△L,用砝碼測力。因為用到多種常用的長度測量方法以及測力方法,因此通常把它作為一個基本測量實驗,但是此方法間接測量物理量較多,偶然誤差較大。
楊氏彈性模量是金屬材料的一項重要物理性能指标,結構材料均須測定這一參數。鑄鐵、不鏽鋼、純銅和各種塑性良好的有色合金和輕合金等非線彈性金屬材料在機車車輛工業中應用比較普遍,而這類材料的應力一應變曲線初始段部分沒有線彈性金屬材料那樣明顯彈性直線段。目前許多測試機械性能的軟件所配置的彈性模量測試方法不理想,也無法判斷結果的好壞。筆者在ETM205D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上以ADC12壓鑄鋁合金金屬材料作為試樣,進行楊氏彈性模量的測試,建立了新的數據處理模型,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儀器
目前,一般的智能電子拉力機都配有計算機及配套軟件,可以實時顯示拉伸曲線,并能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檢測數據。在進行拉伸彈性模量檢測時,一般還需配備引伸計。本文使用三晶電阻應變片式引伸計來測量拉伸彈性模量的方法。
1.2 實驗方法及步驟
拉伸彈性模量反映試樣彈性階段的整個試驗特征,一般情況下采用标線間的應力應變來計算彈性模量。故本方法考慮用試樣标線間的應力應變來計算彈性模量。
采用精密線切割機裁出200mm×25 mm 的無缺陷長條形試樣,用精度為0.01 mm 的遊标卡尺測量出試樣厚度(本次實驗試樣厚度為5.03 mm)。
将試樣與拉力試驗機軸線成一直線裝到夾具中。試樣在試驗前應處于基本不受力狀态,設定拉伸速度為2 mm/min。啟動試驗機,觀察計算機上的試驗曲線,得到拉力- 變形曲線圖及實驗數據,其曲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拉力- 變形曲線
1.3 實驗分析及結論
為了消除試樣在裝夾時産生的影響,取入口點力為5N左右。從圖中可以看出,鑄鋁材料明顯無屈服階段,在力F=3.7067kN進入強化階段。F=0~3.067kN 時,曲線的斜率基本為一條直線,當F≥3.067kN時,曲線表現一條無明顯線性關系的曲線。按材料力學及工程計算要求,拉伸曲線初始部分的曲線斜率作為材料彈性模量,故取F=1.59~3706.70 N 時的曲線進行計算。取相應的數據區間:σ=0.289471~26.58716MPa,ε=0.000003 ~0.000369 ,利用ORIGIN中的線性回歸法拟合曲線,可得出如圖2 所示結果。從圖2 可知,拟合曲線為y =72422.32x 0.75811,試樣的拉伸彈性模量為72.42232GPa。
圖2 應力- 應變曲線及拟合曲線方程
圖3 Test_Pilot軟件彈性模量測
與ETM205D配置軟件Test_Pilot所帶軟件所作彈性模量測試分析測試結果(E=35.9428GPa)圖3比較可以看出分析軟件Test_Pilot在計算金屬材料拉伸彈性模量時的局限。
2 結論
利用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合理分析計算機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及拉力曲線特點,配合ORIGIN的數據分析功能,可以比較精準地測量金屬材料的拉伸彈性模量。該方法操作性強,解決了GB/T22315-2008中測量金屬材料拉伸彈性模量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