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3:20:03

新華社石家莊7月25日電 題:獨台戲:一人一台戲 道盡千古事

新華社記者馮維健

“手打陰陽闆,鑼鼓鬧喧天。木人耍雜技,大家都來看……”暑假期間,在河北滄州吳橋雜技大世界,河北省級非遺項目獨台戲表演吸引衆多遊客駐足觀看。

獨台戲起源于唐朝,又名扁擔戲、嘟打戲,是一種集戲曲、曲藝、口技、民間工藝于一體的藝術形式,2012年被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嘟打戲,搭戲台,一個扁擔支起來。”這是吳橋民間流傳的一句兒歌。演出時,演員用一根扁擔挑起樂器、道具、舞台等全部“家當”,就地搭起戲樓。表演者操縱手中的木偶,雙腳控制鑼鼓,連演帶唱,場面熱鬧。

“獨台戲演出使用的木偶造型多為戲曲、神話或曆史人物,不僅要動,甚至要做翻跟頭等動作,幅度很大。”河北省級非遺傳承人黃彥芬說,此外,兵器的碰撞聲、雷雨聲、風聲、說唱對白以及鑼鼓铿锵,都要靠表演者一人完成。

(聽非遺講故事獨台戲)1

黃彥芬展示獨台戲道具。

今年59歲的黃彥芬出生于雜技世家,13歲時進入吳橋縣青年評劇團學習戲曲,29歲時拜師學習獨台戲表演。具有一定戲曲功底的黃彥芬勤學苦練,很快掌握了獨台戲表演技巧。1993年,吳橋雜技大世界建成開放,她便進入景區獨立演出。

“獨台戲内容多取材于《西遊記》《水浒傳》《嶽飛傳》等民間傳說或曆史故事。但傳統技藝隻有不斷适應社會需要,才能煥發活力。”黃彥芬說,傳承中既要古為今用,又要推陳出新,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表演中,除了繼承傳統表演形式,黃彥芬大膽創新,将吳橋雜技元素融入表演,增強手上技巧功夫,提高表演難度,創作了《木人雜耍》《頂壇子》等特色節目,讓表現形式更豐富。

“台上角色雖是木偶,但轉盤子、轉碟,它們都會。”57歲的滄州市級非遺傳承人張連鎖說,木偶在藝人的手上活靈活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驚心動魄的雜技動作,能很快把觀衆帶入劇情。

(聽非遺講故事獨台戲)2

在吳橋雜技大世界,幾位遊客駐足觀看獨台戲表演。

為了解決觀衆群體少等問題,吳橋雜技大世界将獨台戲表演場地設在江湖文化城内,融入傳統雜技展示大舞台。演出間隙,工作人員向遊客講述非遺傳承小故事,弘揚非遺文化,讓走進景區的遊客愛上獨台戲。

暑假來臨,黃彥芬等人在傳承傳統曲藝的基礎上,選取活潑的木偶形象,對經典兒童劇片段進行改編,滿足孩子們的欣賞需求,還融入了歌曲、舞蹈等現代藝術元素,結合遊客特點選取表演曲目,提高觀賞度。

“獨台戲是一門古老的民間藝術,随着新型娛樂方式的衍生,逐漸淡出市民文化圈。”張連鎖說,作為傳承人,要積極搶救這項民間藝術,讓獨台戲煥發新的生機。

(聽非遺講故事獨台戲)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