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申請條件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申請條件時間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19:18:50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申請條件時間(如何拿下香港中文大學全獎博士offer)1

指南者學員投稿

申請經驗分享

作者介紹

Z學長

本科:某985高校

電子信息工程學位 經濟管理雙學位

GPA :3.78/4.0

語言成績: 雅思 7.5 GRE 318 3.5

錄取院校:香港中文大學 CSE PhD

想必不少同學都對港新留學或者對讀PhD有一定興趣,在真正做出決定之前,我也希望大家花點時間想清楚你是否真的适合讀博,以及你讀博的方向該如何選擇。本文我會結合我自己的經曆,給大家一些參照和建議。

想清楚再做決定

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時間來決定自己是否讀博,最後做出這個決定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我不像身邊其他想讀博的同學很早就确定了讀博的目标,大學前三年半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讀博。最終選擇讀博大概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目前的一個大趨勢,留心過保研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從去年開始,以清華北大為首的國内高校已經大幅增加了博士的名,同時減少了碩士的錄取名額。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保研外推清華的時候,保送博士的難度要比保送碩士小很多,這說明了國内高校目前鼓勵并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去讀自己學校的博士,這也必将導緻以後讀博的人數會逐漸增加。

第二個原因是我本科的研究方向不是很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夠轉到一個更有潛力且自己喜歡的方向,那讀博就是讓我換到理想專業方向的一個有效途

當然我也有考慮過出國讀碩,但是分析性價比之後我還是選擇了直接讀博。首先我還是覺得1到2年的碩士項目很難讓我在一個新的領域站穩腳跟,尤其是對于像我一樣轉方向申請的同學來說。說白了就是我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在這樣短的時間内能學好這個新的專業方向,并且超過原本就是此專業的同學。還有一個就是讀碩士,尤其是美國的碩士費用會比較高。所以我最終将眼光轉向了博士。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工科的學生在本科甚至碩士階段,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其實是有限的,而一個技術能力不突出的工科生在就業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的被動。

博士的學習能讓我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中去集中鑽研一個領域,能給自己未來的就業創造一個比較高的平台。雖然博士的就業時間會推後幾年,但是就業之後的收入和回報都會和本科以及碩士有着明顯的差距。

以上就是我選擇讀博的原因,對讀PhD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參考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想清楚,再決定要不要讀博。

方向和導師比學校更重要

在這裡我也給對讀博感興趣的同學一個建議:讀博的方向和導師比就讀的學校更為重要。由于讀博的時間比較長,短的3年,長的可能有6到7年。在如此長的學習時間裡,一個感興趣或者擅長的方向能讓你的科研順利且不枯燥,一個好的老闆則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并且過得比較舒心。

在這兩點面前,學校的名氣和排名就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以對于想申博的學弟學妹們來說,我的建議就是要首先确定申博的方向,再根據方向來篩選導師,最後根據導師所在的學院以及學校來進行申請。

當然大家有可能會和我當時有一樣的困擾:一開始還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者目前的研究方向根本不是你喜歡的,不知道以後要換什麼方向。

那麼其實你就可以在本科期間采取一些手段和措施,一步步調整研究方向的。比如轉系、更換科研項目和不同的導師,以此接觸新的領域。

我個人的專業領域經曆了這些變化:我在大一的時候學的是材料科學工程,這是一個比較偏化學的專業。我在大一結束的時候就果斷選擇轉專業轉到了電子系,在電子系的學習期間,我接觸的研究方向也并不是自己所喜歡的,所以我最終選擇了本科畢業之後Gap一段時間,去微軟亞洲研究院做項目來進一步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最終申請的博士方向是人工智能和醫療相結合的一個交叉領域。這個領域比較靈活,與它相關的一些導師則在ECE、CSE、BME等學院都有分布,意味着在電子系、計算機系以及生物醫學這些學院都是有導師的。我最終選擇的老闆是在CSE學院,也就是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除了博士的方向,老闆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最常見的選擇導師的途徑就是學院的官網,也就是去官網一個一個篩選符合你的研究方向的老師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渠道,比如自己本科老師的推薦、學校項目的合作,或者通過一些會議來結實一些潛在的老闆和老師。通過這些途徑認識的教授往往更能夠和你直接地對話。如果他對你感興趣的話,你就能很快地拿到offer。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推薦用後面幾種方式認識自己未來的老闆

科研&競賽

很大一部分想申博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擔心:我的科研比較弱,博士申請比較看重科研,我能申請上嗎?當然這個問題我也就擔心過,直到大三結束為止,我一直認為科研是自己的一個弱項,因此不太敢申請博士。不過選擇Gap的這半年以來,我逐漸掌握了一些做科研的方法。下面就和大家談一談如何搞定我們的科研以及競賽。

科研項目的選擇

關于科研項目的選擇,大家最好先弄清楚以下幾點:

科研方向

首先,選擇的科研項目與博士申請方向越相關越好,也就是說能與你未來老闆研究的方向越靠近越好。我的兩個科研項目都是深度學習和醫學圖像處理的結合,這和我老闆的方向是完全一緻的。

研究方向是否匹配,是一個教授決定是否要錄用你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方向不匹配的話,你可能直接在套磁的環節就被無視了。

那麼如果方向不一樣,就完全沒戲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你的研究方向與教授的研究方向有所重疊,能夠找到一些共同的話題也是可以的。

不相關就不重要

與你申請方向不相關的科研項目其實就不是很重要。你完全不需要在自己的CV,也就是個人簡曆上大張旗鼓的去介紹和你申請方向不相關的項目。這些項目可以一筆帶過,甚至不寫上去。

其實我還有一個與深度學習完全無關的項目,我當時在CV中隻是稍微提了一下這個項目。事實證明他确實也沒有什麼用,在面試過程中,關于這個項目老師一個字都沒有問。

質量比數量重要

第三,科研項目的質量比數量會更重要。在我看來,你至少得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科研項目。這個項目得有一定的成果,可以以論文報告或者比賽成績等形式展現。在面試的過程中你會被要求詳細介紹自己的一個項目,這時候一個比較高質量的科研項目就會為你的面試加分不少

相反,如果你有很多個項目,但是這些項目都沒有做出什麼成果,或者你隻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這其實是會給你減分的,因為你會給教授一種你的能力不夠的感覺。

而且大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博士面試的回答中,時間也僅僅允許你詳細展開一個項目,所以項目多了你也沒有機會去講,因此項目的數量在這裡就不是非常重要了。

科研論文

最後一點是關于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論文,這和前面是一個道理,論文的質量也比數量要更加重要。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其實七成以上的本科博士申請者都是沒有發表過論文的,或者他們發表的論文級别也比較低。大家沒有必要因為自己在本科階段沒有發過論文而不敢申請博士,因為我們畢竟是本科生的身份,教授自然不會按照研究生發論文的水平來審核你。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面試體系的評價标準是不一樣的

當然,如果能有高質量的論文是再好不過。即便這個論文剛投出去,或者在審核,或者是你剛剛拿到了Major Review,這都是值得你重點強調的内容。

如何找到合适科研項目

關于如何找到合适的科研項目,主要有四個途徑:

第一,主動套磁聯系導師。這比較适合于校内或者校外的一些導師項目。

第二,通過同學或者熟人内部引薦。我微軟的項目是通過這個途徑去獲得的。

第三個途徑,也是比較有用的一條,參加各個大學的暑研或國外的科研項目。比如,香港在暑假會有Workshop,北美在暑假會有一些暑研。指南者會幫助學員申請暑研暑校這些項目,如果自己找不到滿意的科研項目,也可以向指南者教育尋求資源。

第四個就是利用中介資源或者自己的人脈資源去獲得一些交流項目。

競賽的選擇

競賽對于保研的作用大于申博,因為國内保研其實不僅看重成績,還會考察綜合量化,而競賽能夠幫助學生加很多額外的分數。但在留學申請的過程中,尤其是博士申請的過程中,競賽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對于香港博士申請而言,國家獎學金、GPA、科研以及論文等條件比競賽要重要不少。

當然我也有過一些競賽的經曆,我參加過MCM美國數學建模以及藍橋杯軟件開發比賽,都拿了二等獎。這兩個競賽獎項并沒有對我的申請起到實質性的幫助,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這兩個競賽,應該也不會影響我最後的錄取結果。

所以在這裡我也建議大家在本科階段可以選擇一到兩個高質量的競賽參加,這就已經足夠了。千萬不要隻追求參賽的數量,費時費力

博士申請的套路與反套路

最後,關于博士申請,我也有一些技巧和經驗分享給大家。

套磁時間

首先是博士的套磁時間,地區不同情況都會有所不同。

首先是新加坡,想申新加坡博士的同學我建議要盡早套磁暑假基本就可以開始了。因為新加坡學校的老師每年招博士的名額是比較少的,一個導師可能隻有兩個學生可以獲得學院獎學金。如果導師要收兩個以上的學生,就需要自己去找獎學金,這就會比較麻煩。所以大家一定要盡早去套磁。

香港也是要盡早套,但是香港老師的名額一般比較靈活,少的兩三個,多的話可能會有四五個名額。這裡要着重強調的一點就是香港非常注重暑期提前批和暑期Workshop,一般會在暑期這一個批次中錄取大約60~70%的博士生

以今年為例,港大今年在暑期批次就已經招完了所有的博士,港科大基本招了80%的博士,港中文大概是50%的博士。所以如果在9月之後套磁就比較危險了,因為此時老闆的名額會很少,甚至沒有。我當時是實在沒有辦法才在9月之後套磁的,因為我的論文是9月投出去的,投完我才有資本去套,所以其實是比較晚了。

對于英美來說的話,時間就會比較寬裕一些,12月份左右套就可以了。

博士獎學金

新加坡的學校一般學院獎學金會很緊張,剛才有提到一個老師也就兩個名額。大部分情況下,導師會希望申請者自己申請CSC獎學金,也就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

香港則不同。香港是導師自己提供獎學金,一旦你被香港的老師錄取,首先會有一個基本的獎學金,同時你也可以去申請香港政府獎學金,這是一個非常有含金量的榮譽,獎金也較為豐厚。所以香港基本是不需要自己去申請CSC獎學金的。

最後是英美,英國基本上是沒有獎金的,所以中國的學生要去英國的話,基本上是需要自己去申請CSC獎學金。美國就不同,美國老闆一般是錢最多的,博士基本都會帶獎。

博士學制

其實很多人都會比較關心讀博到底多久能畢業,這邊就簡單給大家列一下。

新加坡博士一般是4到5年,正常情況是四年畢業,香港正常也是四年畢業

英美的話情況又有些不同,英國是三年畢業。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英國時間比較短,那就去英國讀博吧。不過英國高校基本上隻錄取有碩士文憑的博士申請者,本科申請者除非異常的優秀,基本上是很難被錄取到直博的。

我參加過CSC國家留學基金委辦的一個交流會,當時問了帝國理工、UCL以及牛津等高校的招生辦的老師,他們跟我說過,本科生去申請他們的直博是很難被錄取的,可能一年就隻錄取1到2個本科生

美國的話博士時間會比較長,普遍是5到8年,平均是6到7年畢業。

所以選擇讀博國家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适自己的學制。

哪種申請者最有競争力?(香港)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把博士申請者劃分為四個梯隊,這裡我主要是以香港為例,談一談哪種申請者更具有競争力。

第一梯隊,也就是最頂尖的梯隊。申請者一般會有國家獎學金,比較高的GPA(90分左右),加上對口的科研以及論文

對于這一批次的學生,老闆往往會鼓勵你去申請香港政府獎學金。香港政府獎學金每個月有2萬元的獎金,因此你的收入會比别人多很多。當然這個獎學金的競争力也很大,基本上是全香港所有專業都會去競争這180個名額。就我所在的計算機學院,每年隻有2到3個名額。

第二梯隊的申請者就是國獎,加上高GPA,以及比較弱的科研

第三梯隊是中等GPA(85分左右),加上比較豐富的科研

最後的第四梯隊就是中等的GPA,加上一般的科研,還有一些競賽、文書的提升。

可以說上述的這四個梯隊的博士申請者都是有機會被香港的學校錄取的。大家要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讓自己盡量處在一個更前的梯隊中。如果你的實力的低于第四梯隊的話,申請香港的博士可能就會有一定的難度。

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一下,香港學校博士招生的優先級。最重要的就是是否獲得過國獎,因為香港是非常看重國獎這一個榮譽的。其次是高GPA,接着才是高水平的科研項目,然後是論文,接着是競賽排在最後的是語言成績。語言成績在香港博士申請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隻要達标就行。 但是如果想申請香港政府獎學金,語言成績就會越高越好。

博士面試(理工科)

我以計算機系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博士的面試流程。香港的博士面試基本上是分為兩個環節,首先是導師的視頻面試,然後是學院的面試。一般來說如果你不是暑期提前批錄取的話,會先參加導師面試,再參加學院的面試。

首先是導師的視頻面試,這個面試一般在套磁回複之後的一兩周之内進行的。交流以英文為主時長20分鐘左右。以英文為主的意思就是有的教授在和你交流之後,覺得你的英文還不錯,就會用中文和你聊一下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我當時在面試的後半段教授就用中文跟我聊了會。

通過了教授的面試後,還需要參加學院的面試,通不過同樣是拿不到offer的。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港中文計算機系從今年開始是有筆試的,你需要通過筆試之後才會進入面試環節。

學院的面試是全英文的,一般面試你的是四個教授,時長約15分。流程和導師面試比較類似,有的人可能會被問到一些專業問題,這個因人而異。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我當時就沒有被問到很專業的問題。面試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瑣碎的問題,比如,你為什麼讀博?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等等這類問題。

總體而言,這兩輪面試考察點基本都是相似的,最終的目的你都需要通過面試突出自己的亮點,比如高GPA、國獎、展示出你的英語水平、科研實力。每個環節你都需要展現出一個綜合能力較強的申請者形象,才能拿到最後的錄取

我的申請時間規劃

最後介紹下我的申請時間規劃,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我是在今年的5月中旬和指南者簽約,與此同時也開始了我在微軟的第一個項目。8月底的時候,我在指南者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CV和PS,考完了雅思。9月底把論文投出去,開始了套磁。

10月初的時候完成了推薦信以及Research Proposal,并開始了微軟的第二個項目。11月我已經開始了網申,準備博士的筆試與面試。12月初,收到了面試通知,面試完之後三天左右的時間就拿到了正式的offer

在這裡我還是要感謝一下指南者教育對我申請博士的幫助。有許多想要出國的同學可能會糾結申博到底是找中介還是自己DIY,我個人覺得找中介最大的好處就是你的申請老師會幫你Carry整個套磁的過程,大家可以比較放心地把套磁交給自己的老師來處理。有了後援之後,你能省下很多時間精力來處理其他的事情,非常省心。

指南者還有一點讓我比較滿意,他們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加急處理文書材料,最大程度的配合你的申請。當時我離申請隻有其實隻剩半個月的時間了,正常情況下,PS等等的文書材料需要兩三周的時間才能定稿。文書老師知道我的情況之後,加急幫我處理了材料,一周之内就全部完成了。所以我的申請一點沒被耽誤,在這裡再次謝謝指南者的文書老師。

本文也算是對我整個申博過程的一個回顧,基本上所有的申請過程都在這了,希望對同樣有申PhD想法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