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上虞區的發展?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偉江 馮潔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紹興上虞區的發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偉江 馮潔娜
據史籍記載,浙江紹興上虞是虞舜後代的封地。公元前222年,置上虞縣,是浙江建縣最早的縣區之一,人文底蘊極其深厚。從東漢思想家王充到東晉政治家謝安,從唐詩之路的帆影片片到李叔同、朱自清……先賢哲人文章驚動時人,思想澤被後世。
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東山文化、梁祝文化,如今這座具有文化傳承的城市,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正通過文化鑄魂、塑形、賦能,奏響文化建設“三部曲”。
以文鑄魂,凝神聚力
在著名導演謝晉故鄉謝塘鎮晉生村,一座由老糧站改建的謝晉文化藝術館正在加快建設。
與謝晉一樣,中國遊泳隊功勳教練朱志根對故鄉上虞有特别的情感。近日,他帶着兩位從東京奧運會、陝西全運會上載譽歸來的上虞籍運動健兒“回家”,現場指導遊泳運動員和教練們。
作為“中國孝德文化之鄉”,上虞積極拓展孝德文化價值與内涵,全力打造新時代孝德文化傳承地。挖掘豐富的孝德史料、孝德遺迹、民間故事,上虞成功創作了孝德文化之歌,建成全國體量最大的孝德文化主題公園——中華孝德園。去年9月,上虞孝德文化傳承生态保護區成功入選浙江省級文化傳承生态保護區(創建)名單。
以文潤城,浸潤心田
吃過晚飯,已是耄耋之年的丁宅村村民朱綿生開始了繪畫,“我們祖孫三代都愛好書畫,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創作交流已是多年的習慣。”
作為浙江省書法村,許多丁宅村村民放下鋤頭拿起筆便是農民書法家。村文化禮堂設立的“夏溪書畫院”成為村民茶餘飯後陶冶情操的好去處,不少村民更是在自己家裡開設了“草根書屋”。
通過不斷完善基礎文化陣地建設,上虞讓群衆在走向共同富裕中享受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
每到傍晚時分,曹娥江兩岸的娥江書場内傳來袅袅越音,台上唱來台下和,越劇愛好者們在這裡開嗓練習。上虞戲迷學會會長葉娜是娥江書場的老熟人,她不僅和戲迷到場館排練節目,而且經常進行公益性演出。
近年來,上虞區整合了曹娥江“一江兩岸”的各類文化資源,集中構建非遺展示館、越劇大師工作室、娥江書場等一批具有價值引領的文化客廳,免費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
以文化人,精神富足
“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濱有一個祝英台……”上虞是祝英台的故鄉,今年一部名為《祝家莊裡的年輕人》的原創現代越劇在上虞青年中引起共鳴。該劇以“上虞創客”為原型,講述了當代上虞青年懷抱建設新農村、發展新農業的新夢想,從城市返回家鄉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勵志故事。
“覆卮山下,有三個月亮,一個在空中,一個在水裡,一個在山上。”如此浪漫的場景,來自上虞嶺南鄉的“三個月亮”主題村落品牌宣言。主題村落負責人梁哲鋒是上虞1000多名返鄉農創客中的其中一員。多年前,他毅然返鄉和夥伴們把一個山村“盤活”了,他團隊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共同的鄉村願景把他們凝聚在一起。
上虞還是越窯青瓷的發源地,遊客網紅打卡地瓷源文化小鎮,正力争成為全國瓷文化傳播新高地、國家級研學旅行營地。作為孝德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孝德文化小鎮将實現千年文化與新興産業深度結合,打造古今輝映、水城共融、文旅融合、産業興旺的孝德文化新高地。文化滋潤之下,一度冷清的村莊,重新動起來、靓起來、富起來。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4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