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個養生為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都養成了愛喝水的好習慣,俗話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多喝水能夠提高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加速毒物垃圾的排出,促進血流,維持身體健康,激活免疫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腎髒是身體中最大的代謝器官,腎髒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出尿液,人體每次飲用的水大約需要30~45分鐘的時間,既會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将血液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蛋白質等物質,轉化為原尿,通過輸尿管流入膀胱中,當膀胱充盈到一定量後,即可刺激大腦産生排尿的信号,促進尿液的排出。
人體排尿的次數和量與飲水量成正比,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總有人一喝水就上廁所,但有的人卻半天不上廁所,這兩種人相比究竟哪一種更健康呢?不妨對照自查,看看自己符合哪種情況。
01
喝水後一直小便的人,和半天不去廁所的人,哪種人身體更健康?
【一喝水就上廁所】
1、飲水量多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至少保證1500~2000毫升的飲水量,多喝水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流動,提高機體的代謝率,加快毒物垃圾的排出,若每日飲水量過多,喝水速度過快的話,腎髒利用抗尿激素的合成,控制過多的水分排出就會增加排尿的次數。
2、膀胱充盈量小
膀胱作為儲存尿液的重要機節,每個人的體内都有膀胱的存在,正常情況下,膀胱的容量為300~500毫升或膀胱容量小于200毫升的話為膀胱體積小,稍微有尿液産生就會出現想要排尿的感覺。
3、腎虛
腎為先天之本,是體内陽氣的主要來源,腎髒健康對身體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尿量的多少與腎髒之間密切相關,當腎髒虧虛或腎氣不足後,也會影響自身排尿的功能,容易誘發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增加排尿的次數。
4、情緒高度緊張
人在精神高度緊張面臨較大的面試,比賽或其他場合後,由于情緒高度充盈的原因,也會刺激膀胱充盈,出現頻繁排尿的表現。
【半天不去廁所】
1、體内缺少水分
機體隻有在連續不斷地攝入水分的情況下,腎髒才能過濾出大量的尿液排出體外,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身體各組織各器官協調運行,才有尿液産生。
若機體長時間不喝水或身體缺少水分時,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自然不會有尿液産生,也不會出現想要上廁所的感覺。
2、憋尿時間過長
憋尿是非常不健康的行為,很多人會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經常憋尿,長期憋尿會使膀胱括約肌過度松弛導緻膀胱内壁的敏感性降低,此時即使膀胱内已經充滿了大量的尿液,也不會産生太大的排尿信号。
經常憋尿嚴重影響健康,也會使大量尿液逆流回腎髒和身體各組織各器官中,導緻身體水腫,誘發膀胱炎症,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腎髒疾病。
3、膀胱充盈量大
當膀胱容量超過600毫升後,屬于膀胱體積大者,需要更多的尿液儲存在膀胱内,才會使膀胱充盈産生排尿的信号。
總結:人體排尿的過程也是身體排毒的過程,将尿液排出體外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如果是生理原因導緻的排尿次數增多,多排尿的人或比少排尿的人身體更健康,但如果是病理原因導緻的,排尿次數增多,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考慮判斷。
02
如何緩解夜間頻繁起夜排尿的問題?
(1)減少飲水量
夜間頻繁起夜排尿的因素有很多,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控制睡前飲水量,很多血液粘稠覺得睡前多喝水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液濃度,也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雖然這樣的做法确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如果睡前喝大量水的話,也會使尿液生成量增多,增加夜間頻繁起夜的次數,影響睡眠健康。
想要稀釋血液,盡量白天多喝水,睡前兩小時減少飲水量,睡覺前不要喝太多刺激性的飲品,比如咖啡,濃茶,碳酸飲料等這些飲品會刺激腎髒生成尿液,也會增加夜間起夜的次數。
(2)晚餐不要吃利尿的食物
想要防止夜間頻繁起夜上廁所,晚餐最好不要吃太多利尿的食物,類似冬瓜,西瓜,綠豆等,這些食品中都有利尿的作用,晚餐最好少吃一點才能安穩入睡,減少尿液的産生。
(3)消除緊張的情緒
想要防止夜間頻繁起夜上廁所的問題,可以通過調節情緒來實現,很多人夜尿頻繁,其實是心理因素,總覺得夜間會上廁所,在強大的心理暗示下就會使你睡不好覺,也會增加夜間頻繁起夜的問題。
想要改善這些症狀,一定要盡可能的消除負面情緒,不要太緊張,太焦慮,在平穩狀态中安然的入睡,緩解内心的焦慮,慢慢消除抑郁。
(4)睡前及時排尿
導緻夜間排尿次數增多的主要原因與睡覺前沒有及時排尿有關,建議大家睡覺前一定要再上一次廁所,及時将尿液排出體外,才能幫你安然入睡,提高深睡眠的時間,有效改善夜間頻繁起夜導緻的失眠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