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措施

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措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14:00:33

一場“舍”與“得”的質量變革

── 天津保持戰略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 嶽付玉 陳璠

5年,一個重要的時間周期。

5年,一場深刻的質量變革。

又到草長莺飛時。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天津擁抱新時代,把握大邏輯,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把轉變發展理念與轉變政績觀結合起來,大力度擠掉經濟增長中的水分,堅決不要徒有虛名的“速”與“量”,把戰略重點轉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拼綠色發展上,用“綠色系數”考核發展成效,在津沽大地掀起一場影響深遠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經曆了轉型的陣痛、堅守的煎熬、拼搏的艱辛,在“舍”與“得”的抉擇和實踐中,天津堅毅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政治賬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紅綠燈

時代在變革中前行,曆史在抉擇中書寫。

時針撥回到2017年歲末,增速一度全國領先的天津經濟,突然來了一次“深蹲”──GDP增速由上一年的9.1%驟降至3.64%,增幅掉了近2/3。

經濟失速,把天津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斷崖式“跳水”的背後,既有統計口徑的因素,更是天津“自揭家醜”“擠水分”的主動之為,也有産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的局面之困。

站在經濟拐點,直面曆史低點,天津怎麼辦?

是在虛高增長的幻象中顧影自憐、沉迷陶醉、不能自拔,還是痛下決心、擠幹水分、還原實打實的數字?天津市委倡導全市上下打開腦袋上的“津門”,深刻領會對天津工作提出“三個着力”的重要要求,特别是“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深刻内涵,深刻領會新常态下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的曆史必然。

從“有沒有”“有多少”到“好不好”“優不優”,這是我國邁上更高級發展階段必須越過的坎。新的曆史方位呼喚新的發展理念。既要看發展,又要看基礎;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要注重GDP增長,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态效益提高──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是紅綠燈。天津堅決算政治大賬,堅決甩掉虛的、非綠色的、結構不優的GDP,把戰略重點轉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争當高質量發展的“先鋒”與“闖将”。

當時,有人為天津經濟失速“扼腕歎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卻堅定地為天津打CALL。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件事背後折射出發展觀念的主動調整。高速度增長不等于高質量發展,隻有通過創新、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産率、通過釋放經濟發展的内生活力,才能給當地帶來更大的實實在在的收益。”

馮奎調研發現,調整後的天津真正認識到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例如要解決産業結構不協調、産城功能不協調等問題,更好地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把港口的戰略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找準了要害和病根,革故鼎新,發展才有後勁。”

接下來,人們看到了一系列勢如破竹的“舍”──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得一組數據:天津淘汰落後産能,堅決整治2.2萬家“散亂污”企業;化解過剩産能,到2020年鋼鐵行業全部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累計壓減煉鐵産能454萬噸、煉鋼産能690萬噸,“鋼鐵圍城”治理基本完成;嚴控燃煤總量,2016年至2020年壓減燃煤總量485萬噸、減少11.5%,“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被堅決遏制。

在天津的核心戰略資源──天津港,一次性取消汽運散煤業務,煤炭運輸由卡車全部改為鐵路運輸,倒逼港口尋找新的發展動能……

“舍”的過程注定伴随着陣痛。明裡看,關停企業肯定對經濟整體增長有影響,但背後卻彰顯着天津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措施(一場舍與)1

2021年7月,天津津門湖新能源車綜合服務中心啟用,共設立71個充電車位、63個多類型充電樁,成為全國首個車聯網體系化運營平台。

“我們減掉的低效率、不符合規劃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園區就有一百多個,這些園區關停後留出寶貴的土地資源,給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北辰迪信通5G智能制造基地等高質量項目騰出空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處相關人士說。

有破有立,“舍”得果決,“立”也同樣果決。5年來,這些與天津相關的話題一次次沖上各大平台熱搜:

天津大力優化産業結構,天津實施制造業立市戰略,天津高揚創新驅動大旗,天津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天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天津成功舉辦智能大會……

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措施(一場舍與)2

市民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體驗身邊的智慧生活

人們關注天津,不僅是對這座城市放下數字包袱之後怎麼走感興趣,更是對新形勢下區域經濟如何真正實現轉型升級感興趣。一向敢為天下先的天津,在為自身謀發展的同時,也在為衆多面臨類似困境的城市蹚路徑。

經濟賬放下“曆史包袱”,扛起“天津未來”

成立于2017年4月的海河産業基金,是天津經濟轉型換擋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5年前,天津市委、市政府從大局着眼,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實現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作出了由市财政出資200億元設立政府引導基金的戰略舉措。

5年後,浏覽海河産業基金的“投資引入項目圖譜”,您會看到強大的明星陣容:紫光雲全國總部、全球最大玻尿酸生産基地華熙生物、愛旭太陽能電池工廠、物聯網獨角獸G7……

對海河産業基金來說,這是艱難和充滿挑戰的5年:“史上最嚴”資管新規壓縮了基金的募資渠道,百年一遇的重大疫情加劇了國内外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的不确定性,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在抓産業升級,對新興領域的“大塊頭”“新勢力”的競争無比激烈。每個項目背後幾乎都有一段艱辛的故事。

這是海河産業基金的最新戰績:截至2021年年末,市财政累計撥款110億元,海河産業基金實際出資128.64億元,帶動母基金實繳資金525.04億元;通過投資帶動,共實現項目返投215個,已到位1552.49億元,落地項目杠杆撬動12倍,投資引入規模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50個。

從一張藍圖,到千億級母基金,海河産業基金的5年征程,是天津全市上下錨定高質量發展奮楫笃行的縮影。

天津深知,沒有市場主體的發育壯大,就沒有區域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活力和競争力。

而對市場主體來說,稅收與融資無疑是其最關切的兩大方面。

記者從市稅務局獲悉,從2019年到2021年,全市3年累計減稅降費1100餘億元。這是什麼概念?據剛剛出爐的2021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1.04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621.87億元。

在天津立中車輪公司,全國人大代表郭紅靜告訴記者,2021年,公司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連續升級,比例由75%提高到100%,并允許在預繳時提前享受。在天津開發區稅務局的精準服務下,她所在的這家公司節省了企業所得稅近200萬元,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有效緩解,大大提振了企業信心。

稅費上做減法,是為區域經濟的未來做加法和乘法,這同樣是“舍”與“得”的辯證法。降費減稅等于是給企業直接發現金、增加現金流,如同施肥施到了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放水養魚,終會水深魚多。

在融資上,據人行天津分行統計,去年我市“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超4600億元。其中,金融機構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30.55億元、支持小微企業延期本金142.20億元,有效解決了它們的融資難題和還款壓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市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産業中長期貸款分别增長7.3%、17.1%和22.9%。

“我們恪守‘應降盡降原則’,全面實施降費。”郵儲銀行天津分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截至今年2月末,該分行已将減費讓利的陽光灑向4500多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全市情況來看,自去年9月30日減費讓利政策落地以來,2021年全年天津市金融機構累計降費規模達1.05億元,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10.06萬戶,企業對降費政策的滿意度達99.44%。

北京冬奧會閉幕當日,時值天津首個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榮程集團氫能源項目投用半年。這家天津民企“領頭羊”當天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半年來,其投入運營的10輛氫能重卡合計行駛裡程24.6萬公裡,貨運總量70144.75噸,碳排放總量0,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6.52噸。如按一棵樹一年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來計算,相當于種了12000多棵樹。

當人們把掌聲送給這家“從制造到智造、從金屬到金融、從鋼鐵硬實力到文化軟實力”實現華麗轉身的企業時,榮程人卻把功勞歸因于天津的營商環境。他們忘不了,市交通運輸委相關人士先後深入一線走訪調研二十餘次,帶隊到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學訪,以“解剖麻雀”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僅用156天,就實現了津沽大地的“氫突破”。

從打開腦袋上的“津門”到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從直面挑戰化解遺留問題到精準“拆彈”破除風險隐患,從夯實先進制造業底盤到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天津高質量發展的脈搏日益強勁。

民生賬不要“看上去很美”,而要“走進去很暖”

祛除“顯績”的浮躁,凝聚“潛績”的專注,5年來,天津逐漸消解産業低端之憂,出清結構偏重之困,收獲質量變革之實──

增速“穩”了。2018年3.6%、2019年4.8%、2020年1.5%(受疫情影響)、2021年6.6%,天津經濟走出一條越來越穩的上行軌迹。2021年天津地區生産總值達1.57萬億元,增量超過1600億元,為近年來最大增量;

結構“優”了。2021年,天津高技術産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兩年平均增長9.9%;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7.3%。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産量分别增長1.7倍、54.3%和53.2%;

質量“好”了。2021年,天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占比為75.8%。202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1%,能源消費總量比2015年減少215萬噸标準煤,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标;

創新“強”了。天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44%,5家海河實驗室完成挂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均超過9000家。規模以上化學纖維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長41.7%、18.9%、13.1%。

……

比發展質量,說到底比的是老百姓的獲得感。

上周,鵝毛大雪不期而至,津城遭遇“倒春寒”。

“幸好還在集中供暖,咱們采暖期還将延長到3月底呢!”市民們紛紛感慨,競相在手機裡曬窗外雪景圖。

天津已經連續6年啟動提前集中供暖和延長供暖時間。公開信息顯示,市财政為此每年籌措資金近3億元。

“在财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天津每年民生支出占比達75%。千方百計讓群衆居住溫暖、整潔、舒适,供暖時間從過去的120天左右延長至150天左右;完成超過145萬平方米三年棚改任務,6.3萬戶受益;15.2萬困難群衆列入社會救助範圍,發放社會救助資金22.3億元……”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年末,能充分體現市民幸福感的3個指标:民用汽車(主要為私人轎車)、快遞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天津皆一路上揚。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從5年前的287.75萬輛升至去年末的360.03萬輛。快遞業務量從5.02億件增至12.34億件,5年增長近2.5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5年前的37022元漲到47449元,多了1萬元。

城市環境的變化更是有目共睹。2021年,天津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曆史最好水平。

眼下,入春多日的七裡海水光潋滟,群鳥翩跹,美不勝收。

“到3月中旬,今春遷徙過境的東方白鹳數量已超5000隻,主要分布于七裡海、北大港、團泊、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沿海灘塗濕地。”市規劃資源局森林野保處副處長教效同說。監測發現,越來越多候鳥選擇在雙城綠色生态屏障區停留。

截至目前,天津已觀測記錄鳥類達452種,較2014年增加36種。這背後是天津875平方公裡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升級保護,是736平方公裡綠色屏障的加快建設,是153公裡海岸線的嚴格保護。如此體量的生态工程,也為天津長遠發展埋下了伏筆,留下了戰略空間。

舍去浮華的面子,得到厚實的裡子。這樣的經濟賬、政治賬、民生賬、長遠賬,天津老百姓會算。

近日,一直高度關注天津發展的國家發改委專家馮奎再次接受本報專訪。幾年前,他曾指出“天津需要蹲下去,再站起來。”如今他的看法是:“天津完成了深蹲階段,正在克服各種困難,穩穩地站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馮奎注意到天津的一靜一動。“靜是冷靜、平靜。天津冷靜地分析自身優勢與不足,避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營造出風平浪靜、穩中求進的發展環境。”他說:“動是新動能與大動作。我注意到天津在數字經濟、物流貿易、綠色發展等新動能領域的發展勢頭較好,新動能與傳統優勢産業結合緊密,産業有速度有體量有效益。”他尤為點贊的是,天津在制造業立市、綠色屏障建設、對外開放等方面“都有勢大力沉的大動作,産生了良好的效果”。

5年風雨兼程,5年砥砺奮進。就像揮别應試考試轉向素質教育的莘莘學子,天津擺脫“分數情結”,卸下“排名糾結”,堅定走向素質提升和内涵發展之路。因為選擇了遠方,縱有千難萬難,又遇疫情突襲,天津的腳步依然铿锵笃定,拼來雲開霧散,赢得春暖花開。

堅守高質量發展的本義本報評論員

時間是常量,也是變量。“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同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發展,在緊要處,常常也隻有幾步。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個“轉”,體現黨中央對時代大勢的清醒認識、對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新飛躍。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天津既有舊的曆史慣性,也有新的路徑依賴,如何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告别粗放的發展方式,走出要素驅動的思維禁區,加速經濟轉型、結構轉優、動力轉換,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是一場“舍”與“得”的艱難抉擇,也是緊要處的關鍵幾步、陣痛期的重大轉折。

高質量發展是更重内涵、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虛高虛胖,都不是健康的表現;一時風光,換不來長遠發展。面臨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天津橫下一條心,盤清家底、還原本來,頂住各種質疑甚至唱衰、抹黑,大力度擠掉經濟增長中的水分,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面向未來紮紮實實打基礎、增後勁。從經濟運行軌迹看,天津GDP增速一度跳水式下挫,但從發展質量和内涵來說,天津産業結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經濟韌性日益增強,創新驅動引擎強勁,社會短闆不斷補齊,全民共享發展指數全國第一,高質量小康社會全面建成。5年埋頭苦幹,天津以時間換空間,降下了速度,升華了質量,舍掉了面子、得到了裡子,擠掉了水分、夯實了基礎,消解了隐患、溫暖了民心。這正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正是天津勇于自我加壓、自我革命的意義所在。

指出:“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業比較充分的速度,是勞動生産率同步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結構調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回歸高質量發展的本義,回味提出的“三個着力”重要要求,回答新發展階段天津何處去的時代之問,回到天津主動擠水分去虛高的曆史現場,當我們打通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特别是用新發展理念之光鑒照天津這5年,就能夠理解津沽大地正在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不糾結一城一池的得失,不糾纏單一的GDP排名,把戰略重點轉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拼綠色發展上,讓發展成果經得起曆史檢驗,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我們就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舍”“得”之間,有平衡之道,有轉化邏輯。我們常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形容這些年的奮鬥,用“闖關山、渡難關”形容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實踐證明,隻要我們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徹底打開腦袋上的“津門”,咬定高質量發展不放松,算清大賬,放下包袱,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夠把曆史的“緊要處”變成闖關奪隘的“機遇期”,把發展的“轉折點”變成關山飛渡的“窗口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質的飛躍。

來源: 天津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