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比類取象以類萬物

比類取象以類萬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7 03:13:37

比類取象以類萬物?編者按從孔子、孟子到宋明大儒,仁既是聖人賢達規劃美好社會的邏輯支撐,又是觀照世界、整合天人的法門;既是士子們個體安頓心靈、修身立命的依歸,又是相互間連接志趣、鳴應氣節的紐帶挖掘仁的哲學本質以及發源、枝節,是我們窺見中華文化内核的必要路徑,也是學習、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試圖運用古人象思維的方法,推究仁的發源及核心含義,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比類取象以類萬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比類取象以類萬物(仁之象與類應)1

比類取象以類萬物

編者按

從孔子、孟子到宋明大儒,仁既是聖人賢達規劃美好社會的邏輯支撐,又是觀照世界、整合天人的法門;既是士子們個體安頓心靈、修身立命的依歸,又是相互間連接志趣、鳴應氣節的紐帶。挖掘仁的哲學本質以及發源、枝節,是我們窺見中華文化内核的必要路徑,也是學習、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試圖運用古人象思維的方法,推究仁的發源及核心含義。

王陽明曾說:“孔孟之學,惟務求仁。”

在現存的文獻中,最早對“仁”進行系統性闡釋的是孔子。孔子說“仁”,不由分說,唯有答案,如從魔法籃中逐次取出。

問仁,孔子曰“愛人”;又說“唯仁者,能愛人”。這是孔子闡述“仁”的總基調。

孔子認為,仁者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被翻譯成英文懸挂在聯合國總部,作為處理各國之間事務的指導原則之一。孔子說,求仁最好能夠做到“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而求仁的功夫主要是“克己複禮”“力行”。“克己”就是克制私欲。“克己複禮”之“禮”即周禮,是周公依據天地大道來調和人倫而設定的。在孔子看來,禮樂制度是合理、安全、持久的。恢複周禮,需要人們各自克制私欲以求仁,須做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孔子曰“力行近乎仁”,要去實踐,去做事,去為國為民做事,多做事,少說話,“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孔子反對巧言令色。如果得仁,内心就會平和安詳,能享受到仁帶來的安靜,即“仁者安仁”;也不會有無謂的焦慮,即“仁者不憂”。孔子話語中的“仁”,既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的規範,又是對理想的人倫社會的整體規劃,建立以“仁”為本的社會。

孟子以鮮明的思辨性對“仁者,愛人”做了延展,認為“仁也者,人也”,人的本質即“仁”,這就是性本善。他認為,人與生俱來的性是善的,如恻隐之心,即仁之端。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比如,一個小孩墜井了,雖然不認識這孩子,但你會感到揪心,這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孟子說:“仁,人之安宅也。”安宅,就是人心安頓之處。如果求仁得仁,就擁有了心靈安樂之所,人的精神家園。

孟子提出了一個極具想象力的命題:“萬物皆備于我”,這是對“仁”的深層解讀。人作為萬物之靈,方寸之心本與萬物同息相連,但這需要通過修身的功夫來求得其真。“反身而誠”,“強恕而行”,便是求仁的功夫。如果得仁,便擁有體覺萬物的能力,就會打通與萬物之間的聯系,與萬物為一體。人們對“萬物皆備于我”這句話的理解差異非常大,但有一點是基本相同的:這句話至少闡明,萬物與我是有聯系的。這是後世解“仁”的一個出發點。

如何解“仁”,又如何求“仁”,宋儒沿着孟子開鑿的方向繼續發揮,又做了重大延展。宋儒陸續提出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民胞物與”“聖人反觀求仁”等關于“仁”的見解。程颢則對“仁”的最高境界做了概括:“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人與萬物為一體,可覺與天地同息,體會到超越一切對立、天地渾然整體的大成——達到孔顔樂處。

這一學說對後世影響很大,直接影響到後世文人的話語方式。在評書《雍正劍俠圖》裡就有這樣的叙事:八十一門總門長、劍客歐陽修,大雪之天,山中靜坐,忽聞壁上所挂刀鞘無端聲響,遂睜眼喚小童曰:童兒,灑掃庭除,今日有客。這是以小說的方式演繹了這種學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能與天地同息同覺,覺知天地萬物的變化。

謝上蔡繼承了程颢的上述觀點,從“覺”的角度論仁。隻有“覺”了,才能得“仁”。如手腳麻木不仁,就是感覺遲鈍,“不仁”即“不通而不覺”,手腳與軀體不能為一體。有覺方通,能通才覺。

宋以前,古人對“仁”的這些闡發,并沒有詳細解釋為什麼。宋儒開始探究“仁”的本體意義,挖掘仁之義的本源。

“生生之謂仁”,這是二程的發揮。在《周易·系辭傳》裡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生生之謂易”。其實,“易”字乃上日下月,即日月輪轉交替之義,指陰陽的變化,這就是生命之源。“易”産生生命,“生生之謂易”。“生生之謂仁”揭示了“仁”的根本大義就是生生不息,萬物生長。生之義乃是“仁”最本源的意義。二程從天地運轉大倫入手解釋了“仁”的本意,為孔孟聖人論“仁”找到了邏輯起點,把天地人倫融會貫通于仁道,是理論上的重要貢獻。

我們從“仁”字的結構來看,按《說文解字》以來流行的說法,左“人”右“二”,即二人,表示兩個人的心中各有對方,有他人在心中,叫“仁”;還有一種解釋被部分人接受,仁字乃左人右上,意仁者為上。本人更傾向于這樣理解:這裡的“二”代表天和地,天地人一體為“仁”。天地人一體,與“生生之謂仁”相通。日月星辰的不斷流轉,方有生命的不息繁衍。“生生之謂仁”,自然包含着天地一體為仁之義。

自然界植物的種子對應“仁”的基本特性,種子也叫“仁”。在日常口語中,人們稱之為“仁兒”(本文為了易于區分,把種子寫為“仁兒”),但在古人的書面文字中,就是“仁”。據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果人(仁)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書詩歌記載無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草乃盡改為“仁”字。段的這個說法不精确。其實在北宋元祐年的小字本《傷寒論》中都是寫作“杏仁”“桃仁”“麻子仁”,而不是寫作“人”。在唐人孟诜所著《食療本草》中,确有“桃人”“杏人”的寫法,但也有“薏苡仁”“郁李仁”的說法。可見當時種子以及果仁,寫作“人”和“仁”的情況都有。北宋謝良佐也說“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為仁”,至少在北宋,桃杏之核被稱為“仁”是可證的。這或許與北宋大儒們對仁的重新解讀有關。

“仁兒”其實就是“仁”之象,即“仁”的實體标志,承載着“仁”的大意。例如我們平日所說桃仁兒、杏仁兒、柏子仁兒、花生仁兒都含有“仁”的意義。

這裡關系到中國古老的思維方法——取象思維,也稱象思維。一種實物,或一種現象,背後含有某種道理或功用、特性,這種實物或現象與這一道理即為象應關系。例如,自然界裡的皂莢刺、蒺藜、松針等尖銳物,有刺破的性能,“破”就是這類事物的功用。這類尖銳的事物與“破”就是象應關系。皂莢刺、蒺藜、松針即有“破”之象。在醫學上,用這些刺類藥物達到“破”的療效,例如可以用皂莢刺治療乳腺增生、清除血管内壁的附着垃圾等。

再比如,藤類植物左右環繞、上通下達,有“通”之象,所以古人用藤蔓類藥材治療經絡不通的疼痛,例如雞血藤、青風藤、忍冬藤、夜交藤等。這類藤類植物即與“通”有象應關系,有“通”之象。

藤蔓與人體的經絡也具有一種關系,為類應關系,故稱“相類應”。因都以通達為性,所以同氣相求、同類相應。

取象思維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人識物析事的常用方法。當然,這都需要反複的實踐檢驗。

早在周以前的《神農本草經》《伊尹湯液經》(這兩種書在漢朝又得到系統性整理),就已經在大量使用植物的種子。仁兒作為種子,有生生不息、繁衍之能,即有仁的本體含義,從山東古運河底挖出來的北宋年間的蓮子仁,有人試驗,種上還能發芽生長。(據親曆者說,這些蓮子是從古運河的梁山縣北五華裡,一個叫碼頭的村子裡挖出來的。如果想讓其複活,必須用砂紙把其一端磨得露出白色來,方可發芽。有人親自試過的,長出的芽又細又長。)這首先說明仁兒具有蟄藏生機的屬性,凡是仁兒,裡面都有生機,藏有生命力。“蟄”字最能表達仁兒的這種特性:有生機的潛藏。當然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

其次,仁兒的守神待機,蘊有安以緻久之義,即“仁者安仁”。日常的種子也大都經冬天的潛藏,這個階段為“潛龍勿用”。如果不安、妄動、折騰,時間不久就死了。例如,在北方有的種子在冬天就匆忙發芽了,有的樹在冬天就開花了,這都是即将死亡的征兆。必須有足夠的耐性,能夠安靜等待的,才是有生命的“仁兒”。我們把安頓好内心稱為“得仁”,當應于此。

再其次,“仁兒”有“覺”之能——等待天地之機:陽光、空氣、水分、溫度等都齊全了,才會蘇醒發芽。這印證了仁兒與天地相通,與萬物一體。仁兒發芽後,要乘天時及時成長,錯過天時,仁兒将“不仁”。古人把仁義禮智信與五行相對應,仁為木,義為金,禮為火,智為水,信為土。仁為木的具象就是仁兒的發芽生長。映射到人倫,即“仁者力行”,自強不息。

古人認為,“仁兒”與人心有類應關系。

徐靈胎是清朝乾隆年間自學成才的中醫大家,在論到柏子仁的藥性時說:“柏得天地堅剛之性以生,不與物變遷,經冬彌翠,故能甯心神斂心氣,而不為邪風遊火所侵克也。人之生理謂之仁,仁藏于心。物之生機在于實,故實亦謂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養心氣,以類相應也。”即“仁兒”與人心具有類應關系,可同氣相求。人的生機藏于心,這與現在把生命的動力歸之于心髒有類似的意義。柏子仁即可收斂心氣,安頓心神。有一首養心的經典方劑:柏子養心丸,即取此義。

這說明,心也具“仁”之象,心與“仁”有象應關系,與“仁兒”有類應關系,同氣相求。這裡的心,并不是單指心髒,而是古人所說的廣義髒象。仁兒、籽相通,都是種子,古人說凡“籽”皆入于髒,其實也是指籽裡藏有生機。不管入哪一髒,總兼有養心之義。密集産籽的植物種子首先具補腎之功,比如五子衍宗丸。據傳,明朝萬曆年間,張果老的後人把此方貢獻給一個明朝的高官。裡面有五種植物的種子:枸杞子、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車前子。這個方子也能補心嗎?其實心腎一體相通,好多心髒病是因為腎的疾病引起的,要從治腎入手。這個方子可以助生育、補腎精、補髓海。在中藥中,仁兒類的藥和方有一大類,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心與“仁”也同氣相求,求仁的過程就是養心的過程,故古人說“仁者安”“仁者壽”。這樣,自然生理與人倫修行就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

中國古人的道德倫理體系多應于天地,取法乎自然,仁也是天人合一。種子“仁兒”的繁衍之功對應“仁”的“生生之義”,升華為“仁者愛人”的倫理;由仁兒的蟄伏之義,對應人心的安頓為“仁”。萬物一體為“仁”,自然“民胞物與”“由我及人”,再推及國家、社會,推及君王——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須以天下為念,以民心為重,力行仁政。

作為個體,士子們日常怎麼求仁?孔子說“克己複禮”,顔子說“視聽言動”,曾子說“容貌顔色辭氣上”,即在自我修身中求仁,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求仁,要有他人視角、天下視野。求仁最重要的功夫是“克己”。“克己”是對私欲的克制,其中有“觀己”之意。一日三省,克欲克偏,守正執中,這是古代士子每天的功課。通過“克己”擦亮内心,比照聖人之道,随時修正。

仁在當今是不是過時了?今天我們還要不要講仁?對于傳統文化,我們宜采取尊重并鑒别的态度,實事求是,吸納其優秀部分,對确證其優秀的要繼承發揚;确系糟粕者,堅定去除;對存疑部分,可待後來。對仁來說,以天下為懷,以蒼生為念,覺天下萬物為一體,克制私欲,成君子之風,在今天也該繼承發揚。

2016年11月21日在秘魯國會發表演講:“中國人曆來‘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中國一貫主張,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系,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态體系。”

用以處理國與國、人與自然的關系,仁依然有着巨大力量;以仁為原則,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天我們談論仁,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逐漸理解仁,并把仁的精髓傳承下去,把仁這一思想方法、情感方式、存在狀态發揚光大,共建國人仁之安宅,這也是立德樹人應該參照的一個體系。

(作者系中國教育報常務副總編輯)

《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17日第4版

作者:張聖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