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脈面積廣闊,生态多樣,被生物學家稱為“動物世界”,是我國西部的生态屏障。山中生活着狼、豹、熊等猛獸,其中也不乏一些難得一見的珍奇物種。
在祁連山腳下,研究人員就發現了神秘的馬彪成群出現,它們在山坡的裸岩上一路奔走,似乎是在尋找食物,随後又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公路上悠閑地散步。
這些馬彪全身布滿了棕紅色的毛,隻有肚子上的毛顔色比較淺。它們腦袋上的耳朵比較短,而尾巴卻很長,看上去像狼和狗,又像是狐狸,所以當地人還叫它們“紅狗”或者“紅毛狗”。
馬彪是典型的山地捕食者,它們很少在高山森林和山地以外的地方出沒,相較于虎豹等動物來說,顯得十分神秘和稀有。其實,馬彪就是我們常說的“豺狼虎豹”中的豺,因為在這四種動物中排名第一,所以又被人們看成猛獸之首。
豺究竟有多兇猛?它們真的能跟老虎叫闆嗎?
豺的兇惡刻在骨子裡
豺在生态系統中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學家将它們與老虎這種頂級捕食者排在一起看待,可見它們是山林裡數一數二的存在。如果對豺這種猛獸不了解,單看它們的體型或許會認為它們是一群“受氣包”。
單個豺的外形與狗、狼相近,體型比狼略小,體長約為1米左右,體重也隻有18-33公斤。而一頭成年老虎動不動就能長到2米多長,體重也可以達到300公斤。光看這些數據,豺在老虎面前似乎就是一頭待宰的小羊羔。
老虎咬死一頭豺狗
看上去,豺的個頭不大,和普通的土狗沒什麼區别,連動物園裡的遊客都不把它們放在眼裡。但是如果你對豺觀察得足夠仔細,就會發現和一般的動物相比,它們的彈跳能力非常強大,甚至能夠“飛檐走壁”。就算是在動物園裡飼養的豺,輕輕一蹬後腿,也能躍過人的頭頂。跳起來之後,還沿着籠子跑了幾步,才落下來。這種彈跳力,在犬科動物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在貓科野獸中也不多見。
除了非凡的跳躍能力,豺那兇悍的性格也是刻在骨子裡的。它們嘴裡長着參差的鋒利犬牙,加上500磅以上的咬合力,能夠輕易撕開獵物的皮肉。
不過,力量并非豺的優勢,它們最令獵物甚至虎豹這些競争者害怕的,是膽量和耐心。一隻豺或許隻敢惦記着從豹子口中偷偷撕下一塊肉來,但是三隻豺就敢趕走一隻豹子獨吞獵物。十幾隻組成的豺群,就是山林中的“非洲斑鬣狗”,可以橫行霸道。
敢和老虎正面肉搏?
很多老人都說豺群敢于捕殺老虎,一位老人講述了自己親眼見到的情景:
“有一次,我在皖南山區裡面,見過一群紅狗圍追着一隻老虎。豺群的數量不少,大概有十幾二十隻那麼多。有的豺在老虎面前張牙舞爪,試探着張口去咬,等到老虎發出吼叫、深處前爪來撲的時候,就很快後退。而更多的豺狗則站在老虎的身後和身側,它們抓準時機,就開始撕咬老虎的肛門和皮毛。”
糾纏了許久以後,有兩隻豺狗被老虎一下子就撲咬緻死,而老虎也已經是滿身傷痕了。數量衆多的豺狗有足夠的耐心耗死老虎,而老虎也感受到了這些流氓不好惹,一度被逼到樹上休息。後來老虎從樹上下來逃跑,豺狗們一路追擊,雙方厮打着滾進山溝消失不見了。
事實上,豺群和老虎打鬥的故事很多,但真正有記錄的證據卻很少,想必雙方都不願意互相招惹。但是,沒有直接的摩擦,不代表沒有競争。甚至,豺狗憑借着這種競争關系在不斷壓縮老虎的生存,以此坐穩“猛獸之首”的稱号。
豺群和老虎的主要競争在于捕食,它們在自然界擁有高度重合的生存環境和捕食對象,所以兩者之間的競争非常激烈。而在這場競争中,豺群似乎更勝一籌。
盡管老虎是優秀的捕食者,但是一頭成年老虎的食量卻非常大,加上還要養育後代,它們的生存壓力比豺大得多。一頭虎媽每年需要吃1400千克肉,大概捕獵40次以上,而每多養活一隻後代,就要多捕獵20次,這麼大的食物需求是很難得到滿足的。
因此,老虎後代的存活率很低。據統計,幼虎一歲内的死亡率高達45%,一隻虎媽一胎通常隻能養活一隻後代,甚至有的老虎幼崽還會全軍覆沒。
相反,豺群的捕食效率非常高,加上經常從豹子嘴裡搶獵物,所以有時候食物根本吃不完。
《逸周書·時訓》上就曾說:“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就是說到了霜降節氣,豺開始大量捕獵,吃不完的獵物堆積起來,看上去就像是在舉行某種祭祀活動一樣。
豺群的食物來源非常廣泛,它們會像老虎一樣,捕獵野豬和野牛。盡管這些獵物比豺狗的體型大好幾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它們活活撞死,但是豺群通過默契的合作,往往能夠高效地殺死這些大型動物,甚至豺群還因此成了野豬的克星。
而在山林中食物短缺的時候,豺狗經常吃腐爛的動物屍體,有時也會到山下的村莊裡,獵殺家養的牛羊,或者偷吃小豬崽。如果僅以生存能力來說,豺群無疑是猛獸之首。
強大的豺群為何瀕危?兇惡狡詐、敢搶敢拼,豺群憑借強大的環境适應和生存能力,在山林中成了猛獸之首。然而,強大如豺群也依然難逃瀕危的命運。和狼一樣,曾經廣泛分布在全國的豺狗逐漸退居到了西部的山林中,從被人們熟悉的猛獸變成了陌生的神秘生物,再到近似傳說的一個物種。
豺狗消失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栖息地被擠占和人為的獵殺。和老虎、豹子這類食肉動物一樣,它們最初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不僅時常下山偷吃家畜,還會咬傷村民,而一些豺狗甚至會偷偷叼走家裡的小孩。
有記者曾經采訪山中的村民:“你在山上見過豺狗咬牛麼?”
村民說:“怎麼沒見過。一般雨季的時候豺就會來,我就見過一群豺,十幾隻,追着我家的牛咬,我沖過去驅趕,它們都不怕,還朝我叫喚,就跟狗叫一樣。”
所以在20多年前,兇惡的豺狗受到了人們的大肆捕殺,它們的栖息地也縮小到了四川、雲南、甘肅和西藏等地區。
奇怪的是,豺狗在西部地區很少受到人為捕殺,它們的數量卻依然在迅速減少。生物學家推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狂犬病。因為豺在青藏高原消失的時間基本與藏獒興起的時間吻合,大量藏獒可能将緻命的狂犬病傳染給了野外的豺,而群居的豺往往會成群地感染,于是在很短的時間内就被消滅了。
不過,瀕危的豺狗并沒有死絕。近年來,在卧龍保護區、西雙版納保護區和祁連山一帶,都曾經發現過它們的身影,雖然數量并不多,但這些現象就意味着内地豺群恢複的希望。
有人說,豺群偷襲家畜,傷害村民,無惡不作,為什麼還要恢複它們的種群呢?
其實,保護豺的意義,在于限制羚牛數量的發展,以免食草動物因為缺乏天敵而泛濫,形成像澳洲野兔那樣的災難。而且豺群是野豬的天敵,能夠有效抑制野豬的生長。最近十年來,野豬的數量不斷增多,大量的野豬沖入田間和村莊,破壞莊稼,傷人無數。如果能夠控制好豺群和野豬數量的平衡,或許能夠減少野生動物破壞莊稼和襲擊人類事件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