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1 04:23:43

20世紀初,自王圓菉道士發現敦煌藏經洞後,一大批國寶重現于世,引起海内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其中,敦煌遺書的發現為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寶貴資料,具有不可估量的曆史價值。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1

唐 敦煌遺書殘紙手稿 大英博物館藏

就書法而言,敦煌遺書的出土不僅讓人們看到了來自各個時期(從西晉到宋)的豐富的書法作品與書法史料,同時為漢字字體發展的衍變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坐标。其中,出土于敦煌地區的唐代《篆書千字文》與《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是十分罕見的書法作品,它們填補了隋唐時期《篆書千字文》僅有史料載述而無迹鑒的空白,對書法的研究具有非凡的意義。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2

唐 敦煌《千字文七行》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3

唐 敦煌《千字文五行》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唐代小篆墨迹稀少,敦煌地區出土的篆書更是絕少,《千字文七行》與《千字文五行》(P.4702)兩者本為一卷(下文合稱“敦煌《篆書千字文》”),後斷為兩部分,現庋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在整體風貌上呈現出篆書楷化或篆楷相摻的特征。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标題以篆書書寫,十四字,鹹通十年(869)寫本。它與敦煌《篆書千字文》的書寫情況相似。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4

唐 《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局部)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敦煌蒙書研究》指出這件敦煌《篆書千字文》為綜合性識字蒙書,也就是說這件作品帶有一定的教材性質,這也決定了書手要盡可能地以端正、敬重的态度來書寫,以供蒙童識别、誦讀、臨摹。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紙本上未畫有經緯線,但書者在書寫時還是盡可能地保持橫行與豎列的整齊,每列統一寫十字篆書,且篆書右部為楷書釋文,即使釋文标注有誤也會重新修正,如“世”“祿”二字楷書釋文位置錯位,書者便以斜線交叉說明。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件作品的篆書應當是在正常狀态下書寫的,非練習之作。同樣地,《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的十四字篆書标題的作用是說明事件,并且所使用的場合較為莊重,盡管布局安排錯落變化,但在書寫上也是一絲不苟的。

盡管如此,這兩件作品還是顯得十分不同,與我們所熟知的唐代篆書有很大不同,因其雜以楷、隸、篆寫之,故後人謂之“篆書奇字”。可以說,這兩件作品的面世為我們揭示了唐代敦煌地區篆書書寫的真實情況。

“尚法”的觀念貫穿有唐一代的書學發展,唐代篆書的主流也呈現出“體貴端而不肆”的特征。敦煌《篆書千字文》和《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這兩件作品出自不同書手且風格面貌相近,與我們熟知的唐代如李陽冰一類的“勻、齊、端”的篆書大不相同,可用“自由散漫”概之,将它們放在“唐尚法”的時代背景下看,頗顯違和。

“體勢盤曲”“楷隸相摻”“懸針”是敦煌《篆書千字文》和《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這兩件作品的重要書風特征。敦煌《篆書千字文》中的線條曲多于直,多以露鋒入、露鋒出,有裝飾筆畫,裝飾現象明顯,如既、士;線條盤曲折疊,如軍、俠、回;有筆畫連帶現象,如起、翦、将;且筆畫粗細不均,如兵、辇;還存在一些錯訛現象,如盟、趙。《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中錯落變化明顯,較之《篆書千字文》顯得“不太穩定”,如西字被壓扁到了極緻,部字右旁被盤疊多次,與唐宋官印中風行的疊篆相類,邈粗細不均,唐、管、内、部、統等字中包圍結構的豎線也均呈内縮狀。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5

漢 《姑臧張□□柩銘旌》 202cm×47.5cm

總的來看,“楷篆相摻”的風格特點表現為字形松散,不勻稱、不整齊,用筆多露鋒,整體顯得随意、自由。這種結構與用筆特點實際上在漢代就已初露端倪,如《張伯升柩銘旌》《壺子梁柩銘旌》《張掖都尉棨信》《姑臧張□□柩銘旌》等。其中《姑臧張□□柩銘旌》中的文字近類鳥蟲書法,其起收筆大部分為露鋒,結構疏密不均,字大小參差,融為一體。這種書寫方式被延續了下來,如周延元在《編目贅言》中記載道:“又劉澤民縣宰亦最後得數十卷,内一卷長約丈餘,為神玺二年(398)某氏所書,用篆筆體而書楷字,特饒雄健姿勢,的為尤物,乃北涼段業時精寫之品,惜忘其佛經過目名。”此外,隋唐時期的官印入印文字也與此篆文相類。也就是說,篆楷融合隻是敦煌篆書墨迹的外在表象,這種書寫性的完成并非一日之功,應是從屬于篆書體系中自由、奇異一脈。據筆者查閱,早于這兩件作品的唐代篆蓋中,亦有書風十分相類者,如湖北襄陽出土的《張轸墓志》篆蓋、《張漪墓志》篆蓋等。

敦煌《篆書千字文》和《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中都出現了由露鋒形成的懸針篆。懸針篆的大規模應用可追溯到新莽時期,王莽更改貨币制度後在錢币上使用的文字,諸如“大布黃千”“貨布”等,字形勻稱,體勢多為縱向,因币賦形且婉轉秀美。由露鋒筆法形成的懸針篆從漢代被保留下來,啟功在論述漢代碑額時言:

它們常表現手寫體的特色。像漢《尹宙碑》額的筆劃(畫),頭尾尖、胸肚肥,固然最為明顯,即其他漢碑額,也常見活動頓挫的姿态,與秦刻石那種整齊勻圓的樣子,往往不甚相同。這個風氣,一直影響到南北朝的一些碑額、墓志蓋,例如北魏《嵩高靈廟碑》額,筆鋒起處收處都極明顯;東魏《高盛碑》額字雖力求肥重圓渾,但筆劃(畫)起止的地方,仍然似乎有意識地要表現出一些尖鋒。其他碑額、墓志蓋也常有這種現象。這也可以見到古代字體的某種方法和風格,在某種用途上成了習慣或制度以後,即使演變日久,也會遺留一定的痕迹。

從敦煌《篆書千字文》和《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統邈真贊并序》中可以看出,這種尖鋒入筆的書寫習慣一直延續到唐代,成為人們眼中“異化”後的小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作品并非是“一改篆書‘篆尚婉而通’的玉箸般的線條”,而應是自漢代以後與玉箸篆同線發展的一脈篆書。

本文節選自《書法教育》(研究版)2021年第伍期

《“紀念碑性”的誤讀:敦煌出土唐代篆書墨迹的書寫性》

隋唐五代篆書成就最高(揭秘敦煌地區唐代篆書的真實風貌)6

《書法教育》(研究版)2021年第伍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