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最佳字帖趙體?寫得一手好書話的谷林先生有篇文章叫《書邊雜寫》,其中寫道:“盡管長居城市莫不有公立圖書館,工作單位也總有資料室,卻還是老愛自己買幾本書,而且有時候是在借到讀過之後再去買來的揣在‘自家懷裡’有什麼好處呢?好在可以于書前書後天頭地腳随意塗抹——有時摘抄相幹或不相幹的資料,有時記錄閱讀中一閃而過的飄忽聯想,至少比另外備辦筆記本、日記冊來得省事,也管用——倘若雨窗雪夜,有閑無聊,突然心血來潮,想要翻閱一下記憶的夾袋那當兒”,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行書最佳字帖趙體?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寫得一手好書話的谷林先生有篇文章叫《書邊雜寫》,其中寫道:“盡管長居城市莫不有公立圖書館,工作單位也總有資料室,卻還是老愛自己買幾本書,而且有時候是在借到讀過之後再去買來的。揣在‘自家懷裡’有什麼好處呢?好在可以于書前書後天頭地腳随意塗抹——有時摘抄相幹或不相幹的資料,有時記錄閱讀中一閃而過的飄忽聯想,至少比另外備辦筆記本、日記冊來得省事,也管用——倘若雨窗雪夜,有閑無聊,突然心血來潮,想要翻閱一下記憶的夾袋那當兒。”
閱讀至此,大有“知音”之感。真正會讀書、喜歡讀書的人,是不滿足于“勾勾畫畫”的,那不過是水過地皮濕。要想對閱讀的内容形成深刻印象,就必得“有所思”,并且記錄下來。因此,“随意塗抹”,就成為一種必要。
我之讀書,亦有此習慣。“随意塗抹”之内容,無外乎三個方面:
一是對閱讀内容的簡要概括,用三兩個詞或者一兩句話,力求言簡意赅,歸納到位。如此做的最大好處是,下次浏覽,能在最短時間對内容有個總體了解;同時也培養了自己歸納、概括的能力。
二是引類聯想,對喜歡的内容或觀點展開聯想,瓜瓜蔓蔓,牽連出衆多相關的内容,以之豐富或佐證讀到的内容,“牽一發而動全身”,充分調動自己的閱讀儲存,實際上就是一種閱讀的自覺拓展和豐富。
例如,讀到寫夏夜納涼的文章,我就順便記下一些相關詞語和風俗,甚至直接把清·項映薇《古禾雜識》記“夏夕納涼”的一段文字,全文錄于書之“天頭”。
三是記下自己的閱讀“思考”,或是乍然而現的一些想法。所謂“思考”,其實就是自己對内容的看法或觀點,不必刻意考慮正确與否,“一得之見”,也好。閱讀過程中,也會有“靈感”突現,雖是短促一瞬間,卻彌足珍貴,即時記下,大有必要。
閱讀,讀到“興味”處或者“興味”時,常常還會“觸景生情”,亦不妨記錄。
“此情此景”,恰好印證了你當時的閱讀情景或心情,為自己的讀書,很是加增了一些情趣。如周作人讀《揚州畫舫錄》“題記”曰:“秋冷多閑,摘錄數則,莊誦一過,且喜且愧,自己無論如何用心,總寫不出這樣好文字,若寫時又須由會而至不會,則愈亦難矣。”文字雖短,但這裡面有時令,有心情,有感慨,可謂豐富矣。讀之,讓人覺得情味倍加。
我之藏書,有不少“複本”,一是因了版本的喜歡,二是因為要“随意塗抹”。極喜歡英國作家莎拉·貝克韋爾的作品,目前翻譯到中國的隻有《存在主義咖啡館》和《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兩本書,我均有“複本”,俱是因為前本閱讀時“塗抹”過甚,隻好再買一本備讀。
其實,這種“随意塗抹”,即是古人所謂的“題記”“題跋”文字,因非刻意為之,有較大的随意性,也就更具性情。
此等文字,前人(特别是名人)多會結而成集,出版為書。古代文人的種種“題跋”書汗牛充棟,就不必說了,現、當代文人,亦多有踐行此事者。例如孫犁的《書衣文錄》和上文提到的谷林的《書邊雜寫》,俱是此類情況。
我于“随意塗抹”亦是受益多多,其中之一就是常将“塗抹文字”聯想、整理,結構成文,進而結出一枚枚小小的寫作“果實”,誠樂事也。路來森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