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書籍存在的理由純粹是承載文本,那麼它們的消亡指日可待。
文 / 巴九靈
八年前,小巴在出版社工作時,曾接待一位到訪的青年作家。
到了社長的辦公室,作家發現社長的書架、辦公桌、茶幾,甚至沙發上,都被書堆滿了,清理了一會兒,才有地方坐。
作家有感,對着滿茶幾的書拍了一張照片,發朋友圈,配文:“一個時代的挽歌。”——那一年,亞馬遜的電子閱讀器Kindle進入中國市場,銷量遠超預期。那一年,電子書銷售額占到了美國所有書籍銷售額的20%。許多人都相信,紙書的時代即将終結。
01.紙書沒有消亡書,作為一種文本的載體,從活字印刷術普及至今的500多年,其形式都沒有發生特别大的變化。但是,電子載體出現後,情況截然不同了。一個小小的、輕盈的方塊,就可以容納成千上萬本書,易于攜帶,易于記錄,易于檢索,且不易損壞。随着技術的進步,電子書還可以添加超鍊接,可以為讀者朗讀……
電子書有太多的好處,都可以作為紙書消亡的注腳,但最近的一項調查卻發現,紙書并沒有過時,至少現在還沒有。
據在線出版商Visual Capitalist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還是更喜歡紙質書多一點。在作為調查樣本的十個國家中,有42%的人在2020年至少購買了一本紙書,而隻有15.5%的人至少購買了一本電子書。即使在電子産品普及率非常高的中國,購買電子書的人口比例也明顯低于購買紙書的比例。
吳曉波老師在最新的紀錄片《進化:與時代同行》中也認為,紙書不會被電子書取代。
從他掌管的藍獅子圖書出版公司經營狀況來看,這幾年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每年新出版的圖書銷量并沒有下滑;第二是一些已經賣了十年二十年的經典類的圖書,銷量也沒有下滑,有些還在增加。
“說明年輕人還是有一部分在讀書。或者說,随着中國社會慢慢知識化,讀書人的總量在增加,有些人讀電子書,有些人讀紙質書。”
02.書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大英圖書館書籍史話》在書的序言中說:如果書籍存在的理由純粹是承載文本,那麼它們的消亡指日可待。
那麼,除了承載文本外,書籍還能承載什麼呢?
答案是更豐富的感官體驗——觸覺上的以及視覺上的,這兩點正是紙書并沒有在電子書面前潰敗的主要原因。
在德國,有一項已經舉辦了近百年的評選活動,叫做“世界最美的書”。這個評選是書籍設計界的最高榮譽,近年來有好幾位中國設計師的作品榮獲該獎。
書籍設計師劉曉翔的獲獎作品《詩經》,書籍的主色調采用了秦朝人崇尚的黑,翻開封面,映入眼簾的是《秦風·無衣》,接着是出土自楚墓的帛畫……種種細節,讓讀者依稀感受到2000多年前《詩經》誕生的那個年代。
另一位曾獲該獎的設計師朱赢椿,給一本美食書《元氣糖》做了裝幀設計。這本書的封面用的是一種海綿,封面的字體像是一顆顆糖豆組成,讓讀者一看到書就能依稀聯想到棉花糖。
這兩個例子,生動展示了紙書的長處:通過作者的文本、設計者的巧思、印刷裝幀者的工藝,讓讀者的閱讀體驗和閱讀趣味得到提升。
而且,這種對于紙書價值的尊重和喜愛,是可以形成文化氛圍的。
“世界最美的書”評選為何會在德國堅持百年?當然是因為德國人對此有所熱愛。
還記得在前文提到的調查嗎?在該調查中,德國人對紙書的偏愛是最高的:有58%的人在2020年購買了紙書,比例是購買電子書的5倍有餘。
03.書的進化方向紙書的優勢是更豐富的感官體驗,這是電子書難以逾越的壁壘,也是未來的進化方向。
那麼電子書的優勢早已明朗,進化方向又是哪裡呢?
答案是連接。
微信讀書目前已經有3億用戶了,用戶一年會對看過的書産生1.5億條的點評和想法。讀者可以與同讀這本書的人交流,可以聚集在網絡社區裡探讨共同的興趣。
微信讀書的産品負責人冬陽認為,電子書的閱讀習慣是土壤,圍繞電子書所産生的各種内容(包括書評、想法、閱讀社區)是土壤上所生長出來的東西。
電子化與互聯網化的聯系是非常天然的,因此,電子書的進化,就是讓讀者們能夠通過互聯網更快捷、更頻繁地連接起來,生長出更豐富、更優質的内容。這些連接、這些内容,反過來又會讓每一個讀者的閱讀體驗都有所提升。
其實,無論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它們的進化目标都是共同的,即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更好,閱讀收獲更大,閱讀樂趣更多。說到底,書是一種傳遞信息、連接人與人的載體,在過去,書連接的是作者和讀者;而在未來,書能連接的人會越來越多:作者、譯者、設計者、出版者、印刷者、書店,還有其他讀者。
日本能樂大師世阿彌元清在《風姿花傳》中說:“若能将此花,由我心傳至君心,謂之風姿花傳。”
這樣的意境作為書的注釋,想來也十分合适。讀者翻開一本書,不管它是紙質的還是電子的,隻要能看到那朵花的美,那麼,這便是一本好書。
作者 | 林克 | 當值編輯 | 武新月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 圖源 |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