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源于中國古代,享惡魔之名聲,無葷素之界限。可為雞鴨魚、肉蛋奶,也可為蔬果與姜蒜。
生病的時候,大家都說不能吃。身上起疹子,親友讓你忌吃“發物”;術後康複階段,有的醫生可能告誡你别吃“發物”;就算沒病,一個人體質不好,也有各種推送和帖子對你說,少吃“發物”。
對發物,我們既迷茫又信奉,即無法完全說清楚它的本質,也不知道科學與否,但關鍵時刻,許多人又默默遵循着這些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
所以,口口相傳的“發物”究竟是什麼?該如何用現代營養學的觀點理解發物?術後患者、腫瘤患者真的不能食用發物嗎?老人們為何“信奉”發物?
發物到底是什麼?
“發物”一詞在我國的名聲已經狼藉了數百年了,這是一個聽起來有點癢、有點腫,還極度模糊的概念。
最開始,中醫理論并沒有“發物”一說,發物大多是民間經驗總結。
一些人吃了某種食物後,誘發傷口紅腫、潰爛、或引發哮喘等呼吸道症狀,這種食物就成了發物,以魚蝦羊肉等常見。
到了後來,發物又被理解為具有熱性的食物,比如能引起口幹、目赤、牙龈腫脹、大便秘結的食物。
如今,“發”的概念就更加寬廣,認為凡是容易誘發某些舊病或加重現有疾病的食物都可以是“發物”。比如:
· 生姜、花椒、羊肉、韭菜等發熱之物,是口腔潰瘍、牙龈腫痛者的發物;
·西瓜、柿子、涼茶、冷飲等發冷積之物,是怕冷、手腳冰涼的人的發物;
· 蝦蟹、雞蛋、香菜、椿芽等發風之物,可加重瘙癢症狀;
· 糯米、豬肉、米酒等發痰濕之物,是體内濕熱有痰的人的發物;
這樣一來,大多數食物都成了中國人口中的“發物”,形成“萬物皆可發”的局面。
發物之所以能在中國流傳下來,說到底,還是和我國傳統飲食忌口文化有關。
到現今,術後醫生也會說,要忌口發物,用藥說明上也會有忌口,可見發物已經成為中國特色醫療飲食的一部分。
發物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現代營養學觀點該如何理解發物?
如果說發物沒有科學依據,有人站出來說,“吃了發物發得我以後都知道老實了”。
而說發物有科學依據的,又很難系統地解釋這個傳統概念。
不過,如果從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出發,有很大一部分發物是這些食物。
①造成過敏的食物
食物過敏現象經常出現,發達國家的每100個人中,就約有10個人存在一種以上的食物過敏,過敏一旦發作,輕則嘴麻、嗓子癢、皮疹,重則皮膚腫脹、誘發哮喘甚至休克。
正因如此,如小麥、雞蛋、芝麻、甲殼類、牛奶、魚類、花生、大豆這類容易造成人過敏的食物,占了發物的半壁江山。
此外,一些高組胺食物組胺作為過敏反應過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質,會誘發人們産生類似過敏症狀。當吃了如鲅魚、金槍魚、不新鮮的海鮮、發酵食物、菠菜等含組胺高的食物,可能會加重全身瘙癢、長痘痘或者變腫的情況。
②辛辣刺激的食物
部分人食用辣椒、姜蒜、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會産生腸胃不适的症狀,加重消化道潰瘍,且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
③高嘌呤的食物
大豆制品、海鮮、動物内髒等食物含有較高的嘌呤成分,會導緻痛風患者尿酸水平升高,如果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食用此類食物,極大可能會加重病情。
④高膽固醇的食物
豬腦、動物内髒、蛋黃、奶油等食物含膽固醇較高,有可能加重高膽固醇血症及肝髒類疾病的病症。
術後患者、腫瘤患者真的不能食用發物嗎?
在所有關于發物的說法中,還有兩個說法最深入人心:
“手術後不可吃發物,否則影響傷口愈合。”
“癌症患者不可吃發物,會誘發癌症。”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發物不會影響傷口愈合。
富含蛋白的食物,如豆類、蛋、奶、瘦豬肉、牛羊肉、魚肉海鮮等,都能為傷者提供必需的營養。傷口愈合過程中,吃好喝好很重要,不吃肉怎麼好好長肉呢?
如果沒有海鮮過敏的情況,魚蝦蟹等都是高蛋白食物,可以放心大膽食用;同時,針對辣椒、姜、蒜等,如果沒有腸胃不适,則無需禁食,可适量攝入。
其次,發物不會促進腫瘤生長。
有些人認為,患者攝入富含營養的發物會被腫瘤吃掉,腫瘤越長越大,人越來越瘦小,也因此某些患者術後拒絕高蛋白、隻吃土豆白菜,過上了上個世紀的生活,體質下降,加重病情,真的是得不償失。
根據各方研究和臨床醫學分析,過多的忌口會對患者帶來傷害,腫瘤患者吃好喝好,可以防止機體營養狀況惡化。比如食管癌患者早期飲食護理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為宜。
所以,腫瘤患者食用高蛋白食物,不僅不會促進腫瘤生長,還能夠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綜上而言,發物雖然不是嚴謹的科學理論,但早已成為中國特色醫療飲食的一部分。
随時代變遷、醫學發展,人們對 “發物”的認識将會越來越清楚。發物需要吸收現代醫學知識,不能一棒打死,不同的人也不必忌食同一類食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