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藍圖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藍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7:59:45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藍圖(河北雄安新區設立5周年特别報道)1

雄安新區白洋澱首個入澱口人工濕地——府河河口濕地。 保定日報記者 張保林 攝

□保定日報記者 邸志永 李忻遙

通 訊 員 郄 罡 崔 超

以時間來丈量,5年,滄海一粟;以實幹來刻錄,5年,築基牢固。

2017年春,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曆史性戰略選擇。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了強大政治引領、巨大精神動力和科學工作指南。

5年來,保定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同時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把京雄保一體化作為主攻方向,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戰略,帶領全市上下奮力唱響新時代雄保“雙城記”。

5年來,1000萬保定幹部群衆不馳于空想,用實幹書寫下砥砺奮進的軌迹: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白洋澱流域治理累計投入192億元,水環境質量達到近20年來最好水平;全球首條百輛級49噸市場化運營氫能重卡運輸線投運;累計與京津合作項目572項、總投資7138.92億元……顯著增強的生态支撐力、越織越密的交通路網、愈發緊密的産業聯動以及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圖景,推動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再提速……

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上,一個高品質有韌性的現代化新保定,正在對接京津、聯動雄安中加速崛起。

(一)

今年2月23日,我省召開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座談會。

“5年來,雄安新區從規劃體系編制到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進階段,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最根本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央各部委單位和京津及兄弟省區市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和雄安新區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省委書記王東峰這樣總結。

2017-2022,5年,春華秋實。

值此重要節點,保定人民與全省人民,驕傲着同一份奮進,光榮着同一份收獲。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彼時,保定人使命在肩,政治态度堅如磐石:“保定與新區,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堅決把支持新區建設和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拿出最大的力量、不講任何條件、積極主動配合,以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确保重大曆史工程早日建成。”

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的規劃之年。

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在繼續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同時,保定如何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崛起?

保定市委、市政府深入調查研究,邀請專家把脈會診,集思廣益求計問策,推動保定在新一輪發展中,實現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毋庸置疑,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雄安新區,是保定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之一。

2020年7月24日至25日,國内知名專家齊聚保定。黃奇帆的一個重要觀點:建議保定處理好與雄安新區之間的關系,成為雄安新區的服務者、聯動者、先發效應者,從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體實力。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雄保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不僅曆史淵源深厚,而且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

以“新”破局。

2020年8月7日,保定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以堅持人民至上為統領,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線的“11258”總體工作要求,以服務北京、聯動雄安和推進城市轉型、産業轉型齊頭并進為兩個抓手,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

緊接着,11月21日,保定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明确提出——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和雄安新區建設不斷提速的機遇,積極推進協同創新、産業聯動、生态建設、公共服務、城鄉融合、營商環境、社會治理‘七個一體化’,着力打造軌道交通圈、産業協作圈,就業通勤圈、統一市場圈和品質生活圈。”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的話擲地有聲。

保定牽頭,會同廊坊、滄州和省相關部門成立了雄安新區周邊區域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完成《雄安新區周邊區域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對标雄安标準,編制“1 N 1”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起與雄安新區協同配套的城市發展格局。

在産業規劃上,對接雄安新區産業布局、順應雄安新區産業需求,對22個省級産業園區和主導産業重新定位,重點打造“醫、車、電、數、遊”及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都市農業等七大主導産業組成的現代産業體系,加速構建“北京研發、保定轉化”“雄安創新、保定先行”的新格局。

在此過程中,全市幹部群衆形成發展共識:保定要承擔起國家賦予的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的重任,必須加快發展壯大,最終實現京雄保一體聯動、共建共享,在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樹立保定品牌。

(二)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雄保雙城攜手向未來的永恒底色。

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的第一年,保定和雄安新區全年的達标天數為159天,藍天白雲和繁星閃爍,還是很多市民的殷殷期盼。

5年時間過去,在保定市和雄安新區的聯防聯治下,保定和雄安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21年兩地達标天數達到了249天,藍天白雲成為雄保大地的常态寫照。

藍天之下,更有綠意在延展。

雄安新區白洋澱上遊規模化林場位于白洋澱的重要集水區和燕山——太行山生态涵養區,生态區位重要性十分顯著。開展雄安新區白洋澱上遊規模化林場建設,将提高雄安新區白洋澱上遊林草生态系統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對維護雄安新區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為保定開展白洋澱上遊流域生态修複提出了更高要求。

持續加強白洋澱上遊生态屏障建設工作中,保定将其與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全域旅遊相結合,全力推進白洋澱上遊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态修複。

以2021年為例,保定在全市啟動“一核三帶八廊十片林、五庫九河十濕地”生态體系建設,在雄安新區周邊推進總投資近10億元的500米林帶建設,全市共完成營造林91.37萬畝,超額完成省定任務,共19個縣(市、區)獲國家、省級森林城市備案,數量居全省第一。

雄安新區設立5年來,保定圍繞白洋澱上遊流域完成營造林50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約234萬畝。與此同時,雄安新區也累計造林超45萬畝,讓綠色連成一片。

藍天之下綠意延展,白雲映襯碧水東流。

貫徹落實“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澱修複好、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保定承擔起入澱河流水質改善的重任,将白洋澱上遊流域生态環境治理,作為支持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

在雄安新區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同時,保定在河湖生态功能建設與修複、河道防洪治理、河流治污、水利工程建設、關停散亂污企業等多方面持續發力,5年來投入192億元,與雄安新區聯動治理。

投資30.67億元的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成為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第一個水利工程;

投資39.9億元的白溝河治理工程,是雄安新區昝崗組團的重要防線;

投資47.75億元上馬的25個流域生态環境治理和保護項目,讓城鄉水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

最為喜人的變化是,保定充分利用上遊水庫、南水北調水資源,強力推動補水還清,5年間累計生态補水45億立方米。其間,僅2021年就向白洋澱上遊河道生态補水14.8億立方米,補水量全省第一。

多措并舉,成效顯著。

2021年,保定境内所有入澱河流水質,自1988年來曆史首次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

“華北明珠”白洋澱水位維持在8.3—8.8米,水量3—4.5億立方米,水面250—300平方公裡,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2022年2月底,白洋澱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比新區設立前增加了24種。

(三)

路通,則百通。

着眼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範例,保定加強與北京、雄安新區交通路網對接,形成鐵路、城際、高速、快速路、城鄉道路等互聯互通、融合銜接的一體化網絡。

作為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區域高速公路網重要組成部分,榮烏高速新線起自京台高速公路,途經保定市的高碑店、白溝新城、定興縣,與京港澳高速聯接。道路全長約73公裡,設計時速為120公裡/小時,用以替代原榮烏高速公路穿越雄安新區段的功能和作用。

位于定興拒馬河上的蘭溝窪特大橋,是榮烏高速公路新線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記者2020年采訪時,這裡92台龍門吊燈火通明,跟雄安新區塔吊林立同頻共振,場面壯觀且振奮。

為搶回因疫情耽誤的工期,當建設單位湖南路橋建設集團因箱梁預制場地發愁時,定興縣政府接到用地申請的當天晚上,連夜辦公協調場地,讓湖南路橋第4天就進場開工,創造了保障雄安的“定興速度”。

在雄安新區設立的這5年,如“定興速度”這般的強力保障在保定迅速凝聚,保定與雄安間的路網越織越密。

高速方面,榮烏高速新線一期和京雄高速一期已于2021年5月通車。

公路方面,雄安新區建材通道容易線、安大線于2021年5月29日建成通車,打通雄安新區建設“糧道”。

鐵路方面,雄忻高鐵第二輪環評公告已經公布,正在加速推進中;京雄保城際(R1線)加速推進。

同時,保定啟動了北三環東延(S524)等5條(段)雄安新區對外骨幹路網規劃内項目的前期工作。

不僅如此。

在南水北調保定徐水調蓄庫,砂石骨料儲量約4億噸,開采期16年左右,日運輸規模約2500輛次至3000輛次,共需1000輛左右的重卡車來保障運輸任務。

容易線是雄安新區主要建材運輸通道之一,在打通“糧道”同時,2021年8月14日,保定百輛氫能重卡示範線在徐水區投運。

這是國内首條百輛級别、市場化運營的氫能重卡運輸線,将為保定構建綠色生态物流體系,服務雄安新區綠色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揮重要作用。

5年來,交通一體化深度推進,不僅縮短了京雄保三地的時空距離,更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打下了牢固基礎。

(四)

雄安高标準、高質量建設,保定全方位、立體性支撐。

3月28日,高碑店市張六莊鎮,環雄安新區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雄東變電站一片繁忙。“雄東變電站是雄安新區電力下送通道的起點,擔負着雄安新區高鐵片區供電的重任。我們通過變電站,才能用張北的風點亮雄安的燈。”項目經理魏棟說道。

将張北的風送到雄安,離不開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

2020年6月8日,随着承制的最後一台機器通過驗收,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為張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線路工程,自主研制的7台1000千伏變壓器全部完工,各項性能指标皆符合技術要求。

是年8月29日,張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成為保證雄安新區清潔用電的主要供電通道。

2021年,雄安新區轉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市政基礎設施、生态工程、公共服務配套等120多個重大項目建設,高峰時期約有16萬建設者在新區施工。保定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全方位給予支撐和保障。

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是北新建材服務京津冀和雄安新區建設的核心基地。

360萬平方米石膏闆、1000餘噸輕鋼龍骨、8萬多平方米礦棉闆、1500餘噸岩棉,50餘萬平方米各類防水卷材,60餘噸無機環保塗料……過去的5年,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容東、容西、雄東安置區,雄安高鐵站以及雄安最大綠化項目綠博園等26個單體及組團項目,都有北新建材涿州分公司的“支撐”。

“自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我們全面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從原材料、生産、産品,到建造、運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産品。”北新建材涿州分公司總經理雷曉輝介紹。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工期緊張,隔牆施工時恰逢春節,北新建材涿州分公司員工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加班加點在規定時間内完成20餘萬平米石膏闆、500餘噸龍骨、20餘噸龍牌漆的生産任務,及時有效保證項目順利竣工。

更為堅實的,是質量。2020年,河北省企業标準“領跑者”名單發布,北新建材涿州分公司2項企業标準榜上有名。

張宇鋒,涿州市市場監管局标準計量科負責人。5年來,他和同事們堅持每周溝通、每月跟進、每季分析、年底總結的服務規劃,針對性為企業在技術标準制修訂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與分類服務。目的隻有一個:标準強企,質量興企。

“2017年,北新建材涿州分公司被确立為‘河北省标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單位’。”張宇鋒舉例,僅此項企業标準體系,就包括1313項技術标準、428項管理标準、166項工作标準,覆蓋生産、經營、管理全過程。

不僅如此。

舉辦“智引未來·雄安新區建設發展高峰論壇”;成立“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承辦“京津冀協同發展司法服務和保障論壇”……過去的5年,包括河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駐保高校在内,保定幹部群衆一步一個腳印,為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盡己所能。

當前,雄安新區已經進入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階段。以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目标,雄保公共服務工作進一步精細、精準。

2021年10月14日,保定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與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簽訂框架協議,共同建立政務服務“區域通辦”聯動機制,推進政務服務領域協同發展,打造“雄保”區域一體化合作模式。

目前,雄安新區首批推出“醫師執業注冊”等108項行政許可事項,以及醫療、社保、醫保、公積金等335項自助終端、移動端可辦便民服務事項,在保定市及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區域通辦”。

按照《河北雄安新區周邊5縣殡葬設施建設推進方案》要求,在高陽縣蒲口鄉吳莊村一廢棄磚瓦窯遺址上,一座現代化的殡葬設施現已基本竣工。

(五)

“七個一體化”,是保定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全方位融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方向。其中,産業聯動一體化尤為關鍵。

“我們毫不動搖‘服務首都、對接北京、聯動雄安’,瞄準北京重點産業領域抓對接,對标雄安新區主導産業抓配套,加快與北京和雄安新區産業鍊、供應鍊、創新鍊、物流鍊有效融合,推動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按下‘快進鍵’。”保定市長闫繼紅說。

環京臨雄的高碑店,迅速行動:緊盯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産業發展方向,制定《高碑店市對接聯動雄安新區工作方案》,精準打造定位清晰、功能齊全、産業集聚的特色承接平台。

以國家綠色建築産業基地為依托,打造綠建産業集群發展核心區,構建集産業、創新、會展、教育、服務等為一體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産業承接平台。

以首衡新發地為依托,打造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區,重點發展都市農業、智慧農業、農副産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以雙辛産業園為依托,定位為服務雄安的國家科技成果中試基地,打造“雄安北門戶、微型科學城”,重點發展國際保稅物流、智能制造、航油跨境電商等臨空産業,與河北自貿區、雄安片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片區形成聯動互補發展格局。

高碑店,是保定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和雄安新區建設不斷提速的機遇,積極推進産業聯動一體化的縮影。

按照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部署要求,徐水區精準發力,着力謀劃産業雲圖和産業鍊圖譜,積極對接北京有意向外遷或擴建的企業,吸引産業鍊上下遊優質項目落地。

作為我國防水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得知東方雨虹想進軍雄安建材市場,亟需在雄安新區附近新建工廠後,徐水區委、區政府主動出擊。

在區位要素、地塊“九通一平”、專班服務的基礎上,東方雨虹項目于2020年8月簽約。僅用時1個月就完成摘地,2個月完成各種手續辦理,3個月項目建設期全程保障,6個月一期膩子粉車間就投産運營。

“徐水經濟開發區不僅緊鄰京昆、榮烏等高速,還有安大線和容易線兩條快速路直達雄安。”提及落戶徐水的原因,該公司負責人杜曉東贊不絕口。

除了産業聯動,保定市承載雄安新區産業外遷轉型升級,同樣成效顯著。

雄安新區設立後,雄安本地10家外遷服裝企業聯合成立雄源集團。同年9月26日,雄源集團與涞源縣政府簽訂框架協議,在涞源縣建設集服裝研發、設計、制造為一體的雄源服裝智慧新城。

2021年4月,占地400畝、投資14億元的雄源服裝智慧新城一期正式投産,年可生産服裝2000萬套,遠銷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為涞源縣當地創造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

……

近兩年來,保定立足于服務北京、聯動雄安,着力構建七大優勢産業集群,與京津協調互補、與雄安新區梯次搭配的現代産業體系正加速形成。

保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定不移對接承接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際醫療基地。

為做大做強生命健康産業,國際醫療基地起步區總占地面積約7500畝,旨在打造萬億級産業集群,是保定市全面提升全市健康服務水平、積極打造健康中國保定樣闆的重要舉措。

日前,作為國際醫療基地首開項目,總投資53.4億元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即将開工建設。與北大腫瘤醫院合作啟動的腫瘤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正加快推進。

(六)

2022年春,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雛形初顯、形象初現”。

同樣沐浴在春風裡的保定,也在加速崛起。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保定的發展步伐愈發清晰有力。

保定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十一次全會相繼提出“五個保定”“八個高地”“七個一體化”“十個關系”等部署,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成為保定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新格局的有機整體。

激情奮進“十四五”、再造一個新保定,突出“新顔值”“高質量”“新品質”,為重塑大市榮光、再造保定輝煌進一步明确了“三步走”戰略目标。

“一座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拔地而起,就是對雄安新區最好的支撐。”保定黨員幹部有着強烈的思想共識。

2020年8月31日,作為滿足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保定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全市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征遷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三批共涉及69個城中村3萬戶約11萬人。

是年11月2日,競秀區二台村成為我市第一個百分百簽約、第一個進入拆除階段的城中村。今年3月25日,二台村安置區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進入水電暖安裝及裝飾裝修階段,村民們距離回遷已經近在咫尺。

此輪城中村改造安置區及周邊配套設計,保定聘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内一流設計團隊,交由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冶集團、中國葛洲壩等大型央企施工,确保高标準完成。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内涵式提升轉變,保定此輪城改同步拉開了城市轉型、有機更新的大幕。

省委、省政府對保定市城改工作給予充分肯定——2021年5月25日,全省城中村改造工作現場觀摩會在保定召開。會議指出,要推廣保定經驗,加大推進力度,改善群衆居住條件,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城市在變,代表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的新名片也在變。

在城市東部,2021年12月16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建設迎來階段性進展。一根長7.5米、重5.2噸的鋼結構柱穩穩地安裝在預定位置,項目從土建正式轉入鋼結構施工——一座彰顯城市文化與品位的地标建築破土而出。

該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36畝,總投資17.4億元,是一座國際一流、亞洲最大的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态學知識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它将成為保定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建設“國家博物館之城”的金名片。

在城市西部,聚力打造“城市會客廳”和北方生态城市典範,總投資194億元,總規劃5190畝的華僑城“未來創想城”正從紙上躍進現實。

在城市南部,長城集團烏馬莊新能源、智能網聯、氫能等創新發展之城,以及配套的南湖公園正在加速生長。

在城市北部,以人工智能為主的漕河片區高新“硬核科技”新城,也備受期待。

在城區環沿,總長71.1公裡的環城水系,将變身為集休閑、運動、健康為一體的公園帶和馬拉松賽事主戰場。

在老城區,保定市委、市政府啟動實施3.94平方公裡古城保護更新工程,有序恢複和保護古城原貌。

……

相較于搶占時代風口,更重要的是在風來之前就站在風口。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保定市委、市政府把“奮力推動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綻放新顔值、跑出加速度”作為全市工作總抓手,提出打好“十個主動仗”。

其中,第一個就是打好京雄保一體化發展主動仗,以協同創新引領一體化,以産業鍊支撐一體化,以執行力保障一體化。

沒有等出來的機遇,隻有幹出來的精彩。

以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方向,保定,一座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正加速崛起,與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相映生輝。

我們相信,乘着協同發展的東風,保定将暢享更多的新機遇,和北京、雄安一起,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攜手共進。這也是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根本所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