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河南,每個地方的婚嫁習俗并非是一模一樣的,時至今日很多結婚的習俗禮節都是經過簡化以後,某些細節方面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不為所知的,為了弘揚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經過多方面搜集資料信息,寫文章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了解知悉!
在我們林州約定俗成結婚的流程是(相親,訂婚,擇号迎親,擺櫃,迎親,拜堂,鬧洞房,叫新娘)細節問題,下邊文章分段解釋!
【訂婚】訂婚根據一般成人年齡,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或由媒人引見介紹,經過見面、相家等過程,兩人确定有成婚之意後,一般要進行訂婚儀式,也稱“接訂”。儀式是男方帶禮品(一般為喜糖、喜煙、饅頭或面包等)和一定數量的錢到女方家,女方回贈鋼筆、筆記本和衣服等,也有回贈鞋襪衣服的。過去一般有訂婚帖,現已沒有此節。訂婚第二天,女方要把男方帶來的饅頭或面包分送給自己家族或近鄰,意為告訴家族和鄰居自己女兒已訂婚,有了婆家(現在都去政府辦結婚登記手續)。
【擇号迎親】擇号迎親訂婚之後,男女雙方就要準備結婚,舉行婚禮。過去男方一般要給女方送彩禮,現在這一陋俗已逐步取消。送去彩禮(現在一般是講定給女方衣物錢)後,即決定娶親日,民間叫“擇号”、“擇日”決定迎親日後,男方将擇号帖(見右圖)和彈好的棉花送到女方家,即表示迎親日已定,從這一天開始便要全力投入迎親活動的準備工作中。每年打春前為娶親高峰時人期,尤其是陰曆年前打春。更要在立春之前把昝媳婦娶到家,以避“黑春年”對夫妻不利,如無法避及“黑春年”娶親時,男女雙方都要拿上一把用紅布拴着的手電筒,一直到娶親到家。
擇号後,女方要準備陪送(即陪嫁),男女雙方家要先找二或四名屬相不妨的女紅縫被褥,女紅禁孕婦或寡婦。縫被褥時,褥子裡要撒五谷,被子四角包上紅棗、花生,祝小家庭五谷豐登,早生(棗生)貴子,并根據情況進行打鴻,即大請賓客,宴請街坊鄰居和朋友同事。女方家親戚、自己家族要給出嫁女送飯,多為十至十二個饅頭、油條、面包等,現也有改變。
“早生貴子的四種食物:棗子,花生,桂圓,蓮子”
“早生貴子早生貴子的四種食物:棗子,花生,桂圓,蓮子”
【擺櫃】迎新前一天下午或傍晩,女家嬸、姑、姨、姐、妹等六至八人(必須是雙數)攜帶新娘的單衣、棉衣、床單、梳妝匣子、兩雙鞋等到男家,男方家一般要先在櫃子的四角和中間放一定數量的錢,為壓櫃錢,女家人到後先将所帶東西放進櫃子,看看男方家準備的東西被禱,再用比男方家多的錢壓在男方家壓櫃錢上,錢數一般取吉利數字,然後上鎖帶走鑰匙,這種儀式叫“擺櫃”,意在看看男家準備的怎樣,并為新娘送去第二天無法帶走的衣物。男家招待女家去的人,宴畢,付擺櫃錢,以表謝意。擺櫃之後,男方家新女婿要帶第二天迎親主管(一般是姐夫)到女家吃扁食(餃子),詳談決定第二天迎親細節。
【迎親】迎親是婚嫁的最主要環節,人們把它叫做“娶媳婦”。萬事準備完畢,當日,男家裡裡外外布置一新。挂燈籠、插紅旗,貼喜對聯,剪喜字,洞房、中堂、大門上要貼對聯和喜字,窗扇、門墩和器物上貼小紅喜字,并剪許多紅紙方塊帖在石磙子、樹等物上,天地神位前要挂一紅色被面或毯子,上帖大紅喜字,前面放一香案,香案上放一鬥(或升)裝滿玉米和其它雜糧,紅紙封面,鬥(升)内按金、木、水、火、土方位插五色彩旗,旁邊放一面鏡子一杆秤,意為光明正大,稱心如意(也稱三媒六證),全家老少胸挂紅布條,喜氣洋洋,渲染喜慶氣氛。
1 迎親隊伍按選定的時辰分兩隊進行。一隊為先鋒,負責挑盒子(批食盒),搶一步先到女方家,報告迎親隊伍來了。盒内放有一禮(此禮品互轉,女家不動,到婚叫三時送回家)束新娘戴的紅花,一副“離母帖”和一副“上轎帖”(内容是上轎方位和禁忌等),兩塊紅布(一塊是新娘的蒙頭巾塊是跑紅布)。盒内禮為米面各一包,棉花兩管(祝豐衣足食),食鹽兩包(夫妻言投意合),石子兩包(誠心實意)紅線纏繞的艾一束(表示夫妻恩愛),錢兩包(多少不限,祝進财發家),大肉一塊,稱曰“離母肉”(表示男家用肉換新娘肉體,意思是對新娘的尊重),現在這些禮俗中有的已經不用。盒(包)中一般放米(面)、紅布、錢、離母肉和紅線拴住的艾一束。這些禮品中,離母肉要在叫第三兒前吃完,不讓閨女回來吃,其餘在叫第三兒時送回男家投門帖。入正座,陪客居右(一般由新娘的舅或叔相陪)。宴請開始,一般要先上酒和菜,再上 謝帖扣碗。
2 招待完畢,總管事兒對嬉戲逗樂的親朋鄰居發賞錢(或喜煙喜糖)之後,新女婿把謝帖(見右圖)放宴桌上,以表示款待之情。然後承蒙厚待愚婿××女家給新郎挂鏡,祝其前途光明。
3 新娘穿紅衣裳,男方鞭炮齊鳴,新娘由女伴娘攙扶到轎(車)上,新娘告别父母,上轎(車)啟程女方家派四至八名男客相送,俗稱“把轎”。路上,如遇寺、廟、碾、井時,要用紅布遮住,或用準備好的小紅方塊紙壓住。過村莊,過橋穿洞,過十字路口,均放鞭炮引路。路上如遇另一家娶親,要互換禮物(如換花)(現這一禮俗已不用),并放鞭炮,一路緩行,轎不落地,車不停動。花轎(車)到家門口,男方家女賓将新娘從轎(車)中攙出攙進家門,進家門時,由大伯向新娘頭上撤五谷(谷、高梁、麥、紅豆、玉米配杆草)一邊撤一邊唱:“一撤金,二撤銀,三撤财富滿家門”。
【拜堂】拜堂新郎、新娘進門後,鞭炮齊鳴,樂隊奏樂,夫婦雙雙拜天地,即“拜堂成親”。中間若有屬相相妨的則避之。夫婦相妨的,拜天地時要用被子在中間隔開,民間稱“隔山拜天地”。拜畢,将新娘攙入洞房,面向“喜神”方位,給新娘修面整容,梳頭結發,稱“新人上頭”,“結發夫妻”由此而得名。給新娘上頭的婦女要唱上頭歌:“一攏子、二攏子,攏的女婿載頂子(官帽);三攏金、四攏銀、攏來娃娃一大群”。此間,新媳婦進家後,男方家要有一德高望重者,将女方家把轎的人引至宴廳,送親的女賓一般随新娘到洞房内,進行宴請,新郎親自端酒端菜,感謝她們對自己妻子的關照,這叫“女婿上拜”。宴畢,把轎人要去洞房對新娘安慰一番,把“擺櫃”帶走的鑰匙交給新娘,告别回家。
午飯後,新郎、新娘要同到天地前磕頭拜親,衆人給其父母臉上抹黑、扮花臉,并排至天地旁坐好,在主持人倡導下,新婚夫婦先拜父母,感謝父母的撫養,後按先親戚後自己,先長後幼的順序依次明拜,受禮人則給見面禮錢。禮畢後,新婚夫婦由嫂引路還要到祖墳上祭祖,意思是告訴祖上這個喜事。
【鬧洞房】鬧洞房在迎親的當天晚上進行,先由小姑送燈(或點雙蠟),并念:“新燈進新房,相公配姑娘,小姑來送燈,早早抱學生”。送罷燈,無論長輩、平輩,齊聚于新房中戲嬉,夫婦不得惱怒,愈鬧愈發,為抵制戲弄,常以糖果抛撒鬧房人。鬧房結束,要讓新娘擀面條,制作子孫湯,認為可以白頭到老,子孫滿堂。後由大伯(或長輩)鋪床,邊鋪邊念“公公鋪炕,子女兩行”。最後,小姑(或小輩)送去尿盆,新婚夫妻發賞錢。洞房花燭夜,長夜燃明燈。新娘開櫃,新郎試鞋夫婦對話,窗外偷聽得多有之,若得其一言半語,常為人們傳揚多年。
【叫新娘】婚禮第三天,女家哥嫂、叔嬸(一般為兩對年長夫妻)帶迎親時男家帶來的那份禮品前來叫新娘回家。俗稱“叫第三兒”,親戚則前來添箱(送賀禮)。叫新娘來回均要走迎親時走的路,不許改變,民間有“三天不走兩條路”之說,新娘回去住七天,再由父親或其他長輩送到婆家住八天迎親活動全部結束。
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事情,神聖且莊重,希望大家好好對待珍惜。堅決抵制低俗文化的婚鬧,結婚就是圖一個熱鬧喜慶,玩鬧嬉戲大家适可而止彼此可以承受就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