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門診
在門診,經常遇到因心悸、心慌來就診的患者,但當醫生問到當時數沒數脈搏時,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數過,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自測脈搏。
因為發病當時心率的快慢和心律是否整齊是診斷和鑒别診斷疾病的重要參考依據;而當患者就診時,心悸往往沒有發作,心電圖多為正常。
心悸、心慌僅僅是一種主觀感覺,發病當時的心率可以快,也可以慢,也可以不齊。所以及時了解發病時候的心率至關重要。
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平時注意血壓的監測,也應關注心率的及心律的情況,因為以上患者經常口服倍他樂克等β受體阻滞劑,嚴重心功能不全者還會口服地高辛,以上該藥物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心率。
所以監測心率的變化,可以給醫生制定及調整藥物方案提供重要信息。而門診醫生常常忘記教患者如何自測脈搏。
心電圖儀
有的人會說做個24小時動态心電圖(即holter,俗稱背盒子)豈不更好?是的,動态心電圖有其優勢,它可連續監測,還包括晚上的心率監測,但監測一般不超過一天,對于心悸不頻繁的患者,背盒子期間也許不能抓住發病時的“狀态”。
現在的智能手環、運動手表、血壓計也可提供心率數據,但很多中老年人沒有佩戴的習慣,而血壓計又不能時刻帶在身邊。自測脈搏可随時随地了解自己的心率和心律的變化,非常簡單方便又實用。
某品牌電子手表
什麼是正常脈搏
正常脈搏參考值
成年人正常脈率為 60-100 次/分,冠心病患者的心跳次數最好控制在50~60次/分之間。正常情況下,脈搏節律是規律的,且與心率一緻,因此可通過脈搏是否規整、脈率是否正常來粗略判斷有無心律失常。如果脈搏節律忽快忽慢,或者時有時無,就是心律不齊。
怎樣自測脈搏
凡淺表靠近體表的大動脈均可用于診脈,最常選擇桡動脈。被測者取坐位或卧位,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掌心向上。
測量者将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動脈表面(手腕骨頭邊緣到拇指下方肌腱之間),壓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觸及脈搏為宜。一般情況下測30秒,将所測脈搏數值乘以2,即為脈率。若自測脈搏不整齊者,應測量1分鐘。
脈搏偏快說明什麼?
平靜狀态下,脈搏超過100次/分,叫心動過速。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前者常見的原因有緊張、情緒波動、吸煙、飲酒、飲茶或咖啡等;女性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神經衰弱者,常伴有心動過速。病理性因素有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貧血、心肌炎等。
脈搏偏慢說明什麼?
如脈搏低于60次/分,屬于心動過緩。可見于健康的青年人,尤其是運動員和身體很好的人,還有就是睡眠狀态下,人的心率可低至30〜40次/分。病理情況下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嚴重缺氧、低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應用某些降低心率的藥物等。
脈搏不齊說明什麼?
手摸脈搏感覺不連續,有長的間歇,即正常脈搏後較長時間才摸到下一個脈搏,同時感到心裡難受,感覺一次很強的心髒跳動,然後有一段停頓,或心跳如坐電梯突然下降的感覺,這可能是早搏或是房室傳導阻滞。
早搏是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在健康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都可能出現,如果每分鐘出現的次數較少或者偶爾出現,對心髒的功能影響不會大,若每分鐘超過5次,即使沒有心髒病的健康人也要引起高度注意。建議心内科就診。
測量脈搏注意事項
擴展一
一個正常心跳後面緊跟着出現一次早搏為二聯律,一個正常心跳後面緊跟着出現兩次早搏或兩次正常心跳後出現一次早搏稱為三聯律,連續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室性早搏稱為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二、三聯律或室性心動過速都是較嚴重心律不齊。盡快就醫。
擴展二
若脈搏跳動極不規律,時快時慢、忽強忽弱,同時感覺心煩意亂,有可能是房顫,這也是較常見的心律不齊之一。
房顫在老年心血管病人中較為常見,就是心髒的跳動有時不能傳達到脈搏上,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容易誘發腦梗塞。還是建議盡快就醫。
擴展三
心悸的治療手段:對于青年人的心悸,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采用一般治療即可;對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酌情使用藥物治療,甚至手術治療。
(1) 一般治療:應保持樂觀的心态,情緒穩定。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避免熬夜,飲食有節,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鹽飲食,忌煙酒、濃茶、咖啡,避免劇烈活動。
(2)藥物治療: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但切忌随意自行服藥。
(3) 手術治療:如患有一些特殊類型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撲、房顫、病态窦房結綜合征、高度房室傳導阻滞等,可選擇射頻消融或植入永久心髒起搏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素材來自互聯網,隻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知識而獲益,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權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
文章來源良醫濟世
本号長期接受專業醫生投稿,後台留言小編将馬上與您取得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