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孩童時期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教的第一堂課就是要讓我們懂得分享。
雖然聽得雲裡霧裡的,但那個時候,自己的潛意識裡就已經有了一個思維方式,那就是遇到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就特别願意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給對方;
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就十分不情不願,如若不是老師要求要學會分享,怕是一丁點都吝啬于給對方。
由此可見,人的分享意識也是親疏有别的,遇到自己喜歡的,就會拉近彼此心理上的距離,就會和對方分享所有的事情;
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恨不得對方一點關系都不和自己具備,這樣也省了自己還得壓抑自己不開心的情緒去裝腔作勢。
這樣的道理,在兩性關系中也同樣适用。
在兩性關系中,如果一個男人,不願和你“共用”這3樣東西,不過是表面情侶。
不願意共用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在一段關系當中,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外貌,也不是面包,甚至都不是忠誠,而是分享。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裡面的柯景騰很喜歡沈佳宜,雖然自己在高中的時候已經盡力了,奈何荒廢學業太長時間,最終也沒有和學霸沈佳宜在同一所大學。
不過好在兩個人的大學在同一個城市裡,見面也不算太困難。
軍訓的時候不允許請假,所以柯景騰每晚都打電話和沈佳宜聊天,和她分享今天發生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是今晚的月亮好圓好圓。
朱耀燮曾說:“男女之間真正的愛情,不是靠身體或者精神,所能實現的,隻有彼此的身體和精神,在相互融合的狀态中,才可能實現。”
我們追求的愛情,其實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把自己日常經曆的事情分享給對方,可能在别人眼裡這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
可對自己而言,就算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那個人也是自己值得去分享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人。
可以說,分享欲是一段感情得以持續下去的關鍵,而失去了分享欲,也就意味着關系的散場。
不願意共用經營愛情需要用來做支撐的時間
如果我們看過很多情感案例,其實就會發現所有愛情的共性就是浪費:
浪費彼此的情感,浪費彼此的時間,浪費彼此的精力去慢慢走,浪費彼此的期待去做所有看起來很幼稚,但又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的事。
愛情有一個可靠的标準,那就是人們對這件事,以及對自己所在乎的人身上所付出的時間。
而張愛玲說過:“一個人,如果沒空,那是他不想有空。一個人,如果走不開,那是因為不想走開。一個人,對你借口太多,那是因為根本就不在乎你。”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靈魂伴侶,哪怕是特别忙,也會抽出時間來精心準備兩個人的約會,哪怕是工作忙碌,也會在忙之前告訴對方,忙完之後及時回複消息;
表面上情侶,不管忙不忙,就算是看到了對方給自己發消息,也不想去回複,甯可打遊戲,也不願意陪另一半出去逛街。
其實,很多事情早已在細節之中就透露出來了答案,隻不過很多人“不是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罷了。
而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選擇及時止損就好了,因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其中一個人不用心,另一個人再盡心竭力也毫無意義。
不願意共用那些滿懷期待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未來
兩個人在一起,情到正濃或者是心裡都有彼此的時候,是會想着有關于兩個人的未來的。
或是平淡的,或是幸福的,或是沒有大富大貴但卻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或是因為一些事情而變得不可開交的。
這些,都是我們真心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腦子裡會出現的想法和場景。
那是因為我們想要和對方一直走下去,所以難免就會想得多一些,想得長遠一些。
然後慢慢地将這些事情融化在自己的生活中,刻在自己的骨子裡、記憶裡。
正如張愛玲所說的那樣:“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對于那些表面情侶來說,關于未來的事,是根本不會去考慮的。
因為不喜歡這個人,因為不夠在乎這個人,所以就從來都沒有想過有關于以後的事情,共享自然是天方夜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