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準備買車的小張,一直在猶豫,到底是買燃油車還是新能源。在猶豫的過程中,萌生了一個念頭:燃油車已經體驗過,而且經常駕駛,電車還沒有正式接觸,于是小張租了輛電車,可沒想到這是一輛“電動爹”。從出租車開始,直到還車,一共5天時間,花了3150元
租車第一天
小張在附近找了一家租車公司,租了一輛比亞迪e5車型,這輛車已經行駛了8.5萬公裡,續航能力大打折扣。在租車時,商家告知小張,這輛車由于駕駛年限裡程都比較長,所以原本400KM的續航,現在隻剩下100 KM。
小張考慮了一下,目前隻是用來體驗駕駛感受,續航的問題倒不大。于是這輛車跟随小張出發了,在取車時,車輛處于滿電狀态。當天小張準備出門一趟,目的地大概40公裡,根據車商的描述,來回應該足夠。小張不假思索地出發了,到達目的地後,車輛續航隻剩下30%,這下小張慌了。
辦完事小張準備返回,但在返回的路途中,續航持續往下掉,看來剩下的電量不夠自己回家。将車停靠在路邊,拿出手機搜索附近的充電站,找到最近的一家充電站大概為3KM,剩下的電量足夠到充電站。來到充電站時,看到充電的車輛比較多,還好剩下了一個位置,于是将充電槍插入車輛的充電口。在充電的途中,小張選擇吃了個飯,再次回到充電站,車輛隻充入了40%,又過了一小時,才充到80%。
電車的優勢
經過了兩三天的駕駛,小張對電動車可謂是又愛又恨,恨的是續航問題,愛的是駕駛體驗。小張表示:電車提速足夠快,對于年輕人來說,更喜歡一腳電門帶來的直接反饋,在道路上超車也能做到遊刃有餘。其次電動車駕駛非常安靜、輕盈。相反内燃機會有一定的噪音,質量一般的燃油車,發動機的噪音還會傳入車内。電動車很适合工作一天,身心疲憊的人群,坐入車内安靜地享受駕駛樂趣,這一點小張比較滿意。
電車的劣勢
在使用電車之前,小張始終認為,電車是時代的新産物,應該在許多方面有所改進,但續航問題确實尿崩。第一天使用電車就焦頭爛額,甚至還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買電動車的朋友,建議裝個家用充電樁。續航随着時間的增加,也會減弱。原本400KM的續航,衰減到100KM。續航直接影響用車體驗,另外還必須考慮換電池的問題,根據許多電動車車主反饋,換電池的價格大概需要五六萬。買電動車的朋友,以上都是需要考慮的地方。
五天的花費
開了5天的電車,4天時間都在找充電樁,小張說:電車續航如果不行,很容易産生續航焦慮,開車開到一半就得考慮去哪充電。相信第一批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應該有所體會。4天在充電上,一共花費了150元左右。另外還有租車費用,自己繳納的保險費,總共花費了3150元。還車時看着賬單,小張心裡琢磨自己是不是傻,租了個電動爹。開電車時,也會想到燃油車的好,至少續航不用擔心,加油也很方便。
結語:
小張将自己的租車經曆,告訴了朋友,朋友都建議他去看腦科醫生。電動車現在依然存在許多難點并未解決,電池的安全性,儲電能力都需要提升,否則電動車很難全面代替燃油車。小張也用自己的經曆,告訴大家買電動車雖然是支持新能源車的發展,但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城市代步可以選擇,經常走高速還是油車更好,你們覺得現在的電車值得買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