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高血壓,對于高血壓的危害也都多少有所了解,那麼對于低血壓呢?是不是血壓低了對健康會好點呢?其實人體的健康是一個平衡,血壓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低血壓,它是如何出現的?會有什麼症狀或者危害呢?
實際上,目前世衛組織并沒有制定過低血壓的标準,也沒有統一的标準,那麼血壓值多少才算低血壓?低血壓一般是指的血壓下降至低于90/60mmHg ,也就是收縮壓(高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壓)低于60mmHg。
低血壓在人們的觀念裡好像并不常見,但實際上低血壓在很多疾病中都能夠看到,而且單純的低血壓也會嚴重影響個人的健康,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比如長時間躺着,或者長時間坐着、蹲着,突然站起身來,對于不少人來說,會出現眩暈的情況,這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低血壓狀态,也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這種低血壓對于中青年人來說問題不大,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導緻暈厥或者摔倒,從而引發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應該被更多人重視。
低血壓并不少見!任何人都可能有低血壓的情況,不過在老人、孕婦,以及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健康人們身上更為常見。那麼對于出現低血壓的情況是不是應該去看醫生呢?這要區分對待,如果長期以來,血壓的數值都偏低,但沒有出現過不适症狀,則代表身體沒有嚴重的問題,或者說身體适應這種低血壓的狀态。比如,運動員或者有運動習慣的健康人,他們的血壓都會比較低一些,這時候就算有一些輕微的症狀,如輕度的頭暈,但不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是不需要特别就醫的。當然,也可以去進行檢查,避免有其他隐藏的疾患。
但是如果出現以下問題,就應該盡快就醫:
1、血壓突然降低,這種情況會導緻人體的髒器血液供應減少,給髒器造成損傷。
2、出現嚴重的暈厥感,比如感覺頭重腳輕,時間一長就會暈倒等等。
3、出現心悸的情況。
4、有視物模糊的狀态,而且還可能伴有惡心,身體發熱,大汗淋漓的情況。
低血壓都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其實低血壓明顯的症狀,主要是通過患者的自我感覺,當血壓降低,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血流量也會降低,尤其是到達大腦的血流量降低後,就會讓人出現不适,産生低血壓的現象。不過這些症狀因人而異,但大緻上相似:
感到頭重腳輕,或頭暈。
暈厥、昏倒。
注意力下降。
視力模糊。
惡心。
大汗出,皮膚濕冷。
呼吸急促、短淺。
疲倦。
口渴。
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造成低血壓的原因很多,但要分為兩種,其中偏急性的低血壓往往對人體的傷害較為嚴重。
造成低血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懷孕
可能是子宮壓迫到大的血管,比如主動脈或者腔靜脈引發的,不過孕婦的低血壓一般沒有症狀也不用太多考慮,對于胎兒影響也不大;但如果孕婦出現較強烈的不适,那麼就應該進行調整治療,否則也可能導緻胎兒缺血。
2、肝病
這一般是肝病情況較重,出現了出血或者腹水的情況了,這時候血流減緩,血流量減少,誘發低血壓狀态。
3、中暑或者熱衰竭
中暑或者熱衰竭,往往是出汗較多,患者出現了脫水,以及出現低鈉血症導緻的低血壓,需要盡快治療,避免出現其他并發症。
4、脫水
患者動脈中體液不足,造成脫水的原因有:水分攝取不足、有嚴重嘔吐或腹瀉,以及過度流汗,比如劇烈運動,長跑等等。
5、藥物
服用治療高血壓、抑郁、帕金森等疾病的藥物,劑量不合适或者患者較為敏感,有可能導緻低血壓
6、激素或者神經失調
往往是控制血管的神經,或者激素發生了改變,比如糖尿病神經病變,低血糖、甲狀腺疾病等等。
7、心髒因素
心髒出現異常,導緻心髒跳動力量降低,比如心髒衰竭,心率不齊等因素。
8、老化
根據調查顯示,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約有10-20% 的人有低血壓。考慮因素可能是因為血流量會随着年齡減少,但血管中的堆積物卻會逐漸增加的緣故。
急性的低血壓出現的比較突然,危險性高,一旦有以下幾種情況,應該不用太多考慮,對患者進行急救:
1、失血過多
2、體溫快速下降或快速上升
3、心肌問題造成的心髒衰竭
4、敗血症
5、吐瀉或發燒而嚴重脫水
6、人體受藥物或酒精影響
7、嚴重過敏或休克
對于低血壓的确診主要是去醫院,由醫療人員對患者進行檢查診斷,不過目前血壓計等器材不少家庭中都有,也可以時常通過血壓計監測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一旦血壓偏低,并且有不适,還是應該盡快去醫院:
最常見的測試方式,是在患者坐着或躺着時測量血壓和脈搏,然後待患者起身,再測量一次。
通過血液檢查檢測紅血球的數量,醫生能判斷低血壓的病因是否為貧血,并确認患者體内的水分和化學平衡是否正常。
另外,醫生也會檢查患者的心髒,是否有在正常運作。
低血壓的治療單純低血壓的治療方法并不多,一般隻有輕微頭暈症狀或無症狀的低血壓,通常是不需要治療的。但如果患者的低血壓是由藥物造成的,可以通過更換藥物,或者調整劑量來治療低血壓。
此外,依症狀和年齡的不同,應該盡可能地查找病因,并對症下藥,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進行:
增加飲食中的鹽分攝取
這種方法簡單,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風險性較高,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心髒的衰竭,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多喝水
主要是針對患者血流量下降導緻的低血壓,飲水可以增加體内的血液量,并改善脫水的現象。
服用藥物
這類主要适合于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
低血壓的生活調整和輔助療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用一些較為自然的方法或者方式來幫助改善低血壓:
1、對于體位性低血壓來說,站起來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快,讓身體有時間适應,尤其是剛睡醒的時候,建議在床邊坐一會再站起來,準備起身的時候,請扶着穩固的東西,避免突然頭暈而摔倒。
2、避免在大熱天進行消耗很多體力的活動,例如跑步、爬山、馬拉松等等。
3、随時保持水分充足,尤其是夏天天熱的時候
4、把枕頭墊高,睡覺時頭部處于比心髒微高的位置。
5、回流不好的人,可以考慮穿壓力褲襪,選擇能延伸到腹部的款式最好。
6、避免飲酒過量。
#低血壓# #21天圖文打卡挑戰# @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