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樓層高、體量大
可燃物多、人員聚集
一旦發生火災事故
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都存在較大難度
為什麼高層建築失火
危險性較高、撲救難度大呢?
高層建築火災中
火勢往往會在短時間内
迅速向上蔓延
這源于高層建築形成的
“煙囪效應”
“煙囪效應”
是指戶内空氣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
有實驗證明
“煙囪效應”的危害性
一座30層高,約100米的建築
在無阻擋的情況下
煙氣從一樓到頂樓
隻需30秒!
撲救難度大
高層建築火災撲救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給水設施。撲救火災時,消防人員“全副武裝”沖向高樓,不僅消耗大量體力,還會與自上而下疏散的人員發生“對撞”,延誤滅火時機,如遇到樓梯被煙火封住,消防人員沖不上去,消防撲救工作則更為困難。
【高樓逃生安全提示】
關鍵時刻能救命
火場逃生這三步千萬不能做
不要原路脫險
這是人們最常見的火災逃生行為模式。一旦發生火災時,人們總是習慣沿着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進行逃生,當發現此路被封死時,才被迫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時已失去最佳逃生時間。
不要向光朝亮
在緊急危險情況下,人們總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但是在火場中,90%的可能是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無忌憚地逞威之處。
不要冒險跳樓
人們在開始發現火災時第一反應大多還是比較理智的分析與判斷,但是當逃生之路被大火封死,火勢愈來愈大時,人們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時萬萬不可盲目采取跳樓等冒險行為。
黑龍江消防提示
那麼如遇高層建築失火
如何正确逃生?
快來學習吧!
高層發生火災,若火勢不大,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利用周圍的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盡快将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并及時撥打報警電話119。
要通過疏散樓梯、走道等向室外安全區域撤離,如煙氣已蔓延,要佩戴逃生面罩或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如有需要,用濕被褥等裹住身體。
千萬别坐電梯。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貪戀财物,
有條件的要按下火災報警按紐,盡可能的警示他人,做一名中國好鄰居。如果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安全通道又被大火封鎖,确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或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台或陽台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
門外着火看看熱鬧?No!
先感受門把手溫度,溫度高了可别開門,還要用濕布封堵門縫、淋水降溫;同時,在明顯位置發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溫度正常則開門觀察情況後合理逃生。逃生時為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預防窒息,可利用身邊如毛巾、衣物等物品将其打濕,捂住口鼻,以彎腰低姿勢的辦法撤離。
要主動熟悉逃生路線,自覺做到不損壞、挪用消防設施設備,不堵塞消防車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電動自行車不違規停放和充電,不私拉亂接電線等。
▌制作:黑龍江消防全媒體中心
▌審核:崔洪偉
▌編輯:魏麗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