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說蘇東坡很重視飲食養生,特别是素食養生。在《送喬全寄賀君》中,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羹問養神。”他還在名為《養生難在去欲》的小記中寫道:“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當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蘇轼,首創素食菜肴“ 東坡豆腐 ”後,很快就在黃州流傳開來。不久,他又遷職轉移,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廣東惠州,走到哪裡,他的“東坡豆腐 ”就在那裡廣為流傳。
又有一說,雖然被冠以東坡之名,其實缺乏任何證據表明東坡豆腐出自蘇轼的手筆,被歸為蘇轼名下或許純粹是因為名人效應。
不管出處如何,都不影響這道菜的美味。豆腐、蔥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醬料同煮。
又方:純以酒煮,俱有益也。
——南宋 · 林洪《山家清供》
據記載,古味做法也有二。
先說第一種,豆腐先用爆香的蔥油煎得兩面微黃,再加香榧子和醬料同煮,果仁的甘香與濃郁的黃醬香,形成令人開胃的鹹香味,很适合下飯或下酒。
香榧子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沒有聽說過。
香榧子
香榧子是香榧樹的籽實,宋朝人常用經焙炒加工的香榧子作為待客小吃,知名品種是似黃蜂肚腹般細長的“蜂兒榧”。
香榧子殼較硬,最好用幹果夾子夾開。純手剝香榧可以用手指捏住殼上兩個尖端,用力一擠,再沿着果殼裂縫撥開。果仁外有一層黑色的皮,要搓掉。
而豆腐呢,最好也選用北方的豆腐,因為用的凝結劑是鹽鹵,凝固結實,不容易碎。
跟大家分享下具體做法:
1、香榧子剝殼,刮淨黑衣, 搗成碎粒
香榧子剝殼
2、豆腐切成片
豆腐
3、蔥切段,熱鍋冷油,放入蔥段烹炸,炸至黑黃發脆。把蔥挑出去,留适量蔥油。 然後分幾次放入豆腐,煎至兩面微黃。
煎至兩面微黃
4、豆腐盛出備用。
煎豆腐
5、鍋裡留一點油,開中火,加香榧子、兩勺黃豆醬、100毫升清水燒開,再倒入煎好的豆腐,煮至收汁。
東坡豆腐
6、裝盤,撒上一些香菜末,東坡豆腐就大功告成啦!這是提到的第一種做法。因為有了香榧子,這個吃法是不是很特别?味道也不一般哦!
那麼第二種做法就比較簡單了,就是純用酒煮,不加任何醬料。這次沒有嘗試,不知道味道如何。
你們喜歡哪一種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試試哦!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我們@夜食光,簡單的食材,不一樣的美味,更多美食與您分享,每天都有精彩小視頻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