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事起,奶奶就不斷地給我說我們家人老幾輩的事。奶奶過八十歲壽辰的那一天,吃着後輩們孝敬的雞蛋糕,又說起了我們老王家的祖宗們。她從我的高祖父說起,一直說了到我大哥整整五代人的世事。聽着老人深沉的訴說,我不忍心打斷,那天我陪着奶奶坐到了半後晌。最後,她說:“乖娃,咱家的事我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要識字,能寫厚墩墩的一本書。你能嗎?”那時候,奶奶不知道她這個孫子能不能寫一本書,她隻是想讓我記住她說的這些事。
此後,我轉正成了國家幹部,還戴了頂小小的官帽子。工作忙了,回家少了。但隻要見我回家,奶奶就要給我重複陳年老賬。每聽她說一遍,心裡就覺得虧欠了她一次。奶奶八十五歲那年,說話含混了,但她還要說。那時候,我便暗暗想着,是要為我們家族寫一本書,滿足奶奶的期望。但那時革命化的作風、戰鬥化的工作,讓我這個文化不高的小幹部無暇顧及,也不敢奢望著書立說,但這種隐隐的想法卻天天擱在心裡。
我退休的那一年,孩子們為我祝福,說我這下該歇歇享享福了,可我突然覺得,都退休了,還能再欠奶奶的嗎?
我們這個家族的這本書是該寫了。
(1)我們這個“王”(王姓溯源)
打開百度搜索,如今全中國王姓者近億人,而朝鮮、越南、新加坡、泰國諸國亦有王姓或王姓演變者數千萬人。對于王姓的來源,資料顯示,主要有五。五大淵源中又衍生出數十支王姓族派。我們這個家族,源出何處?屬于那支族派?對這個問題,直至我近耳順之年時,才有了興趣,産生這個興趣的原因是,按照中國人的幹支紀年法,六十年一甲子,一甲子就是一輩子。那麼,自己活了一輩子,應該尋根覓祖了。其實,弄清這個問題也不是要咋着,隻是覺得心裡有底了,日後去了“天堂”,便容易找到祖先們了。
1
天下王姓雖然來源複雜,派别甚多,但有一個共同點,即多以爵為氏。最多的王姓來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姓本姓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不少人由于失勢和亡國而分離出來,由于他們過去屬于王族,便以王為姓。
據史書記載,周武王滅商之後,定都鎬京,是為西周。傳二十三世周靈王洩心(前571年—前545年),國都在成周,就是現在的河南洛陽。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或王子喬,因直言相谏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任朝中司徒,當時的人們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此族就以“王”為姓。稱太子晉為始祖。先秦時代,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了躲避戰亂,王元遷至山東琅琊,王威遷至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了最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王姓望族。這是王姓中最大的群體。至少已有2600年的曆史。
2
王祥為琅琊王氏後人。是我國曆史上的二十四孝子之一。他為繼母“卧冰求鯉”的故事人們至今口口相傳。王祥之大孝使他官至太尉太保。王祥的曾孫王導,是太子晉的第三十二代傳人,與晉宣帝司馬懿曾孫司馬睿友善,輔佐司馬睿東征,後在南京建立東晉(317年),被晉元帝司馬睿拜為丞相。司馬睿還當衆提出要王導“升禦床共坐”, 并賜王導舉族南遷金陵烏衣巷,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王與馬共天下”。
說到此處,我不禁惋惜。我去過兩次南京,兩次到過烏衣巷。但兩次都沒有進過那座王家院落。但不能說沒有感應。第一次是白晝,導遊留給我們在秦淮河上的自由活動時間隻有四十分鐘,當我找到烏衣巷時,時間已到,隻得匆匆離去。第二次是個晚上,我和二閨女走到烏衣巷時,那院落又關了門。那時如果知道我是王導的後人,無論如何也要進去祭拜一番。
宣帝司馬睿之後,王導又連任兩代丞相,輔佐明帝和成帝,打造了一個強盛的東晉。
王導顯貴,一門風流。東晉早期,王氏兄弟子侄遍布朝廷要職。如王導之兄弟王敦、王舒、王荟,王導之侄王羲之、王彪之、王允之均為朝廷重臣。王導之孫王珣,是桓溫同黨,竟稱桓溫廢昏立明,有忠貞之節。王允之是企圖以軍事實力維持琅琊王氏家族的最後一人。他死後,琅琊王氏雖然還是代有顯宦,但真正能影響朝政者卻是一個也沒有了。正所謂,“君子之澤,三世而竭”。
琅琊王氏除了是官宦世家,還出了不少書法家。王導曾向魏晉大書法家鐘繇學習書法,于喪亂之際,攜帶鐘繇書《宣示帖》過江,作為不斷演習的法帖,終于模仿的惟妙惟肖。他的行書、草書都寫的很出色,晉元帝、晉明帝都很歎服,并以他的字作為标準字體。除了王導之外,還有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王敦、王玄之、王羲之、王凝之、王操之、王煥之、王獻之、王淳之等。據《述書賦》記載,東晉書法家中的八王,琅琊王氏一門占去六人,緻使東晉書壇,幾成王家天下。這裡面最著名的是後世稱為“書聖”的王羲之,他是王導的侄兒,也是東晉書壇之冠。論者稱其筆式,“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導生六子,為王悅、王恬、王洽、王協、王劭、王荟。王悅叔伯兄弟十八人。人稱十八公。
在以後的近千年中,琅琊王氏後人曆朝曆代均有官宦,但顯赫者不多。
我和29世祖王導已相距遙遠,曆史名人已和我們斷了瓜葛,之所以這般絮叨,是想讓後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知道前人的業績,以期激勵,有所作為。
3
河南省濟源縣的蒲掌村,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垣曲縣蒲掌村,是我高祖父以上先人們居住的地方。這村裡有個地方叫喬溝,這是否與世祖太子晉(王子喬)有些淵源,不得而知。居住在這裡的王姓人即我的同宗。有一年的孟夏時分,蒲掌、趙寨、田村、同善的幾個族人拿着幾疊厚厚的資料,身上散着熱烘烘的泥香,幾次走進我的家中。那時候,我尚在任上。他們覺得我有條件,也就是利用權力能把垣曲的這一支王姓人的家譜付梓問世。其實他們高看了我,我幹的是一個過去叫做監察禦史的行當,手裡沒有财權,也不願利用有限的權力謀私。這是我的職業操守。但這幾摞資料我卻留下了。
這些資料在我家裡放了好幾個月,我看了好幾遍。這裡邊,最吸引我的是蒲掌王氏和同善王氏家譜中的序言。序言裡說,蒲掌、同善、趙寨王氏的來源,均為《王氏南京遷河南總家譜》中所言。屬琅琊王氏族系,是金陵王氏十八公的後人。
那我們這些金陵王氏十八公的後人,何以從煌煌都城到此窮鄉僻壤?《總家譜》中說:“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吾族由南京遷河南,共八門十八公。”這個數字非常有意思,它和數百年前王導兒輩數字一樣。但這個十八公,到底是王導兒輩十八公中的一支還是幾支的繁衍?到現在已經不必在乎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時被朝廷遷移的金陵王氏中,的确有十八個同族兄弟,是從大到小排列的。他們當時也肯定不願意離開那繁華的天子腳下。但朱元璋不願意,他已不顧王氏前人昔日的輝煌,他要推行他的新政,鞏固他的皇權。
4
元朝末年,由于朝政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戰争頻仍,生靈塗炭。直到朱元璋的義軍打敗元軍後,長達16年的戰亂方告結束。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即采納了徽州李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大明建立之後,面對中原、華中一帶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累年租稅不入”的嚴峻現實,朱元璋又采納了蘇琦等大臣的奏議,為維護明朝的統治,做出了“移民”、“屯田”的決策。一場大規模的遷民移民“運動”就從洪武初年開始了。
這場移民運動在當時的富庶之地山西開展的最甚。數百萬人被強行遷移到中原、華中和江南的地廣人稀地帶。當然,天子腳下的京城,也要解決人口稠密的問題。把昔日的貴族遷移出城,其它平民百姓就好說多了。這樣,我的祖先們就率先被遷移出城了。
5
洪武二年的春節,對我們的祖先十八公們來說,肯定是心情極為悲切的一個節日。他們喝着苦酒,道着苦衷,想着往後相見甚難,不禁淚灑長衫。在臨行前的日子裡,十八公們将朝廷指定的各自去處彙集成冊,謄寫若幹冊,諸公各揣一冊。行前,揮淚告曰:“後子孫相逢,斟知為一家,皆官宦之後也。”就這樣,在那個春寒料峭的季節裡,先祖們扶老攜幼,從花香四季的江南,蹒跚跋涉着來到中原的黃河以北,鑽進荒涼偏僻的豫北山區和山西的東南山區。
可以想象,移民之初先祖們是何等的艱難。我曾在祖籍蒲掌喬溝的荒嶺上久久駐足,看着溝壑中那一孔孔類似原始社會洞穴般的窯洞,如今已被荒草幾近掩沒,不禁淚眼婆娑。這就是先祖們栖居的家。但恓惶歸恓惶,我的祖先們卻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明朝的大移民給明代社會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和繁榮。它合理的分布了人口的生存空間,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文明。
我族的祖先是八門中的長門,排位十七公。“十七公韶,字紹寬。子景平。遷蒲掌,又遷新安北冶嶺官嶺村。”這短短的23個字,便讓他的子孫們在蒲掌這個地方繁衍生息了600多年。十七公韶應該是蒲掌王姓的始祖,從他往下排,我應該是他的第二十四世傳人。
注:垣曲縣英言鄉趙寨村、田村和曆山鎮上堡村王氏,為我同宗。他們為十八公王況之後人。
王士敏,山西垣曲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東方散文》、《散文福地》編委、運城市書法、攝影家協會會員,垣曲縣作家協會主席,垣曲縣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