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越俎代庖意思及由來

越俎代庖意思及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9:21:51

越俎代庖意思及由來(越俎代庖中的俎)1

現實中我們經常用到“越俎代庖”一詞,來比喻不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超越自己職權做事。這個詞語出《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緻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将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将為賓乎?鹪鹩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堯舜之世,行禅讓制度。堯認為許由是個道德高尚的賢人,所以要把帝位讓給他。可是許由不願接受,他對堯說自已不願做分外之事,不能越俎代庖,随即連夜逃到箕山,在颍水之濱隐居起來。看到許由不願做最高長官,堯便放出話來讓許由做九州長官,許由聽說後便跑到穎水河邊掬水洗耳,以示這些話髒了自己的耳朵,“洗耳恭聽”一詞便是由此處化來。而許由的朋友巢父看到此景,譏諷許由道:你到處招搖,混出名聲來了,現在惹了麻煩又來裝模作樣地洗耳朵,弄髒了河水!說完便牽着牛到上遊去喝水。

且不管許由是真隐土還是為了博名聲,“越俎代庖”這個詞倒真是按照最初的意思流傳下來了。比如,秦觀在《代謝中書舍人啟》說“一時承乏,方鏨越俎以代庖;數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昆曲《十五貫·見都》中:“本院既委貴府監斬,就當謹守職責。為何擅離職守,越俎代庖。”郭沫若的《天地玄黃·兵不管秀才》裡:“秀才還不便越俎代庖,軍人理應少管閑事。”

上面是這個詞的故事背景和來源出處,現在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越俎代庖”這個詞。在“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這句話中,“越俎代庖”一詞的主語為“屍祝”,唐人成玄英在《莊子注》中解釋到:“屍者,太廟之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祭版對屍而祝之,故謂之屍祝也。”也就是古代祭祀活動中的主祭人,掌管着祭祀儀式和對鬼神的祝禱。“俎”便是屍祝的主要道具,指的是祭祀儀式上盛肉的器皿。俎的形狀和幾桌差不多,擺放犧牲的,要大一些,切割熟肉的就小多了,都是用一塊長方形木闆作為俎面,有的還在周邊圍框,俎足或平闆狀寬足,或方形柱足。後來“俎”逐漸演變成割肉用的砧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的“俎”就是此意。有人認為“越俎”應該說的是演變後的含義,應該表述成越過切肉砧闆,那就不合适了,此處“俎”取的應該是古意——祭祀儀式上盛肉的器皿。代指祭司祝禱的時候做的事情,也就是祭司的工作本身。

越俎代庖意思及由來(越俎代庖中的俎)2

“庖”一字的意思則簡明的多,即為“廚師”的意思。同樣是在《莊子》中,“庖丁解牛”這一成語廣為人知。庖丁,是名字為丁的廚工,先秦時代的古書中,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早在周朝,庖便作為獨立的身份存在,位列周禮之中的天官,掌管膳食庖廚,後來一般的廚師也可以稱為庖。

在古代的祭祀活動中,帝王祭祀大典要用到太牢,即牛、羊、豬全備,諸侯、卿大夫祭祀要用少牢,隻有羊和豬。當時廚子的責任不光是做飯做菜,還要負責宰殺三牲。祭祀之前,就要将太牢整理妥帖。下面的工作就交給負責祭祀活動的屍祝了。屍祝擺好祭器,然後把酒斟在樽中,把殺好的牛羊豬放在俎上,這樣祭祀儀式才能正式開始。現在結合上面的文化背景,我們可以十分詳細地表述“越俎代庖”的真正内涵了。古代祭祀和廚師的工作都是有順序的,不能祭司不做祭祀的活兒,而幫廚師做工作,這就是不司其職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