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尤其是社交軟件的誕生,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跟朋友交流。在這些社交軟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QQ,其實早期的QQ并非一帆風順,在它成功的道路上曾有過一個巨大的“攔路石”,那就是MSN。
随着國内的互聯網産業剛剛興起,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看準了國内社交軟件的空白,于是騰訊QQ誕生了,在1999年時發布了第一個版本“OICQ”至2004年在中國的即時通信市場中占據了78%的市場份額。但這并不意味着QQ會全程開啟“外挂”模式,因為在2005年時QQ出現了曆史上最大的敵人MSN。
MSN是微軟旗下的社交軟件,且曾經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即時通訊軟件。在MSN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沒有任何的宣傳和本地化支持,MSN就已經輕松占據中國即時通信市場的10%,位居第二。而且MSN的使用群體主要集中在高大上的商務人士,人數早已超一千萬人。
MSN的定位是商務人員,用戶群體相對來說較單一,而當時的QQ的定位是不同階級的年輕人。當時許多公司在員工上班時要求員工禁止登錄QQ,因為在許多用戶看來,QQ隻是娛樂工具,MSN才是真正的社交。
微軟在中國組建MSN研發中心時,準備實施本土化運營,當時大家覺得騰訊即将退出這場舞台,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騰訊面對這種局面也不帶怕的,QQ在2004年正式版強化了網絡傳輸功能,還支持斷點續傳,這讓用戶在傳輸文件時獲得了極大的舒适感,甚至收購了Foxmail,并與谷歌合作,将谷歌的搜索框鑲入到各個模塊中。
盡管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當MSN發難時,QQ還真有點招架不住。MSN先是推出了MSN中文網,将各個頻道以承包經營的方式向社會招标,随後又快速的切入電信增值業務,再聯合雅虎達成協議,讓全球的即時通訊用戶之間能夠互聯互通,強強聯手的雅虎和MSN幾乎将全球近一半的即時通信用戶握在手裡。
對于騰訊來說,即便是如此糟糕的局面,它也沒有選擇随波逐流加入互聯互通行列,反而重新審視自己的産品。QQ和MSN經曆了幾年的相互厮殺,MSN的市場份額在2008年時已經降至4%,到了2010年,微軟關閉MSN Spaces博客服務,2012年MSN的用戶數僅剩4500萬,而那時的QQ卻擁有了上億名用戶,在互聯網高速發展期間,QQ成功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同年微軟宣布放棄MSN。
本擁有着一手好牌的MSN,居然會被出顧茅廬的騰訊擊敗,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那麼它到底那裡做錯了呢?
早期MSN的功能和QQ一樣,都是社交聊天的交友軟件,但MSN卻少了一個功能,這也是導緻QQ這個後起之秀在短時間内超越了MSN的主要原因:MSN沒有與陌生人聊天的功能。雖然這個小功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折射出産品思維與互聯網思維的不同。
産品思維是指不斷提供新功能并引導用戶使用,而互聯網思維是不斷滿足用戶需求。也許是因為微軟曾經創造了太多的神話,當互聯網時代到來後依舊不願意做出改變且缺乏創新。
而且MSN在用戶體驗上嚴重失分,在使用MSN時總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頻繁掉線、信息丢失、無法傳送大容量文件、盜号多、病毒鍊接多、廣告信息多、垃圾郵件多,以上提及的種種功能缺失還不是用戶使用MSN最糟糕的體驗,讓用戶最不能容忍的是:在使用中碰到問題,竟然會申訴無門,老問題還未得到改善,新問題又不斷冒出來,無視中國用戶的反饋,不重視中國市場,久而久之用戶自然不會選擇MSN。
MSN在中國市場上,沒有一個統籌全局的負責人,微軟對中國MSN的管理架構是“MSN事業部—MSN海外事業部—MSN亞太事業部”,每次需要溝通時成本太大,以緻于對市場的反應總是滞後。市場部門和研發部門分别要向兩個大區上司彙報,但又完全沒有隸屬關系。再加上微軟總部對MSN在中國的這場競賽中沒有騰訊那麼有危機感。看來好好的MSN走到退出這一步絕大部分原因就是微軟自己作的後果。
QQ的成功除了憑借先進的技術以及順應時代的潮流外,更重要的是把握了用戶的需求,。當一家企業想要在時代長期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把握好用戶需求變化,誰能把擅長做到極緻,誰就更有機會勝出。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