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4:35:01

極客公園作者:Rubberso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1

對于那些較早接觸過智能手環的人來說,Jawbone 是一個難以忘卻的「啟蒙老師」。

幾年前想要買一個外觀時尚、能夠記錄步數和睡眠情況的智能手環,Jawbone UP 幾乎是唯一的選擇。雖然價格不菲,但它還是成為了很多科技愛好者「亮明身份」的必備産品。有意思的是,當時由于 UP 并沒有正式進入國内,淘寶上一度出現了很多代購的小店。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2

在微信運動還沒有普及的年代,UP 通過内建朋友運動排行榜讓「步數」變得有意義了起來。當不同的用戶碰面時,往往以 「加個好友吧」作為通用開場白。UP 的誕生讓可穿戴設備變成了一個更加時尚、流行的産物,在此之前它更多是極客們的玩物。

Fitbit 計步器

2011 年底,以生産藍牙耳機和音箱發家的 Jawbone 發布了一款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計步器」:UP 。這款産品一經面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它看起來就和一個時尚的腕帶沒有什麼差别。

UP 最大的貢獻是,其優美的設計俘獲了很多非技術宅的用戶,這也成為了可穿戴設備走向大衆的一個開端。記得當時有個朋友在 UP 已經沒電的情況下依然把它當做飾物佩戴了很久,這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3

産品形态上的創新把 Jawbone 帶到了可穿戴領域的第一梯隊 ,它甚至一度被視為是智能手環的鼻祖。而 UP 所帶來長續航、與手機同步數據等特性,以及計步、睡眠監測等功能也成為了日後智能手環的「必備元素」。

但就像很多進入新領域的硬件公司一樣,Jawbone 也遇到了品控、産能等繞不開的問題——Jawbone UP 發售不久就因為質量缺陷而不得不進行召回;而後續産品接連跳票既消耗了潛在消費者的耐心,也讓 Jawbone 連續錯失了最佳的銷售時機。

後續産品的創新不足也是 Jawbone 走上下坡路并「一去不複返」的一個重要原因。

盡管在 UP 之後,Jawbone 依然積極地進行産品更疊,但似乎每一款産品都沒有跳脫出初代 UP 的影子。尤其當自動運動檢測技術被廣泛地采用,當「心率監測 顯示屏」已經逐漸成為智能手環的主流形态時,Jawbone 的産品在外觀之外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了,更何況它的價格并不便宜。

有一個細節是,初代 UP 需要通過 3.5mm 耳機接口進行數據同步,由于産品平本身沒有屏幕,你需要摘下手環插到耳機上才能了解到自己的運動數據。當競争對手紛紛推出無線同步功能時,以生産藍牙設備見長的 Jawbone 足足花了兩年時間才把無線功能加入到了新品中。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4

Jawbone 遲鈍的根源在于它「不健康」的商業模式。自 1999 年成立以來,Jawbone 先後經曆了 13 輪融資,公司估值一度高達 30 億美元。Jawbone 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依靠燒錢擴大消費市場的同時,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沒有得到穩健的提升。在投資人逐漸失去耐心後,Jawbone 的财務危機便接踵而來,今年最新一輪的融資估值直接蒸發掉了一半。

過去的幾年的 Jawbone 基本是等到了融資才迅速投入到新品的研發中,過度依賴外部資金讓它在産品的研發節奏上受制于人。

如果說産品上後勁不足讓 Jawbone 喪失了首發的先機,逐漸被競争對手趕上。但随着手機廠商紛紛進入可穿戴領域,則加速了 Jawbone 沒落的過程。

高歌猛進的手機廠商

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2014 年是一個分水嶺。2014 年之前以 Jawbone UP 為代表的外觀時尚、功能簡單但價格高昂的智能手環大行其道,而功能簡單的 pebble 幾乎成為了智能手表的代名詞。

2014 年 7 月 22 日,小米手環發布;9 月 5 日,Moto 360 發售,9 月 9 日 Apple Watch 正式亮相。前者以 79 元的價格沖擊了可穿戴設備原有的價格區間——此前智能手環的價格從未如此「親民」過。而後面兩款智能手表則打開了手機廠商進入可穿戴領域的潘多拉魔盒,越來越多「半路出家」廠商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産品。

把可穿戴市場比作一塊蛋糕的話,手機廠商這一刀切下去可不隻是填飽肚子的一小塊。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5

根據 IDC 的公布的 2016 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銷量排名來看,前五名中專業的可穿戴廠商僅剩 Fitbit 一家,而 Jawbone、Misfit 等公司早已不見蹤影。反觀手機廠商卻有四家之多(步步高和三星并列)。

當手機成為最貼近大衆的智能硬件時,手機廠商對于用戶需求的拿捏,對于構建完整生态的野心顯然是遠超傳統的可穿戴廠商的。更何況現在的可穿戴設備還停留在手機附屬品的階段,「手腕」這個寶貴的入口怎麼能夠拱手讓出呢?

三星是最早進入可穿戴領域的手機廠商之一,它曾在短短一年時間裡連續推出了 6 款可穿戴産品。這樣「恐怖」的産品更疊速度是 Jawbone 這樣專業的智能穿戴廠商所不敢想象的。雖然速度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但缺少渠道、用戶的支撐是非常緻命的。小米手環由華米科技生産制造,但離開了「小米」的标簽和龐大的手機用戶也不可能在一年的時間内快速突破千萬的銷量。

對于專業可穿戴設備廠商而言,智能手環作為一個硬件單品很支撐公司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但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智能手環不會背負過大的營收壓力,而且作為完整生态上的一個節點,一個收集數據的入口,卻能帶來超越硬件本身所能帶來的價值。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6

另外,在智能手環的品控和産能控制上手機廠商也顯然要比「單打獨鬥」的可穿戴廠商要更勝一籌。以上的因素讓手機廠商能夠快速進入可穿戴領域并後勁十足。

單一的功能和産品撐不起可穿戴的未來

上文其實從「内因」和「外因」兩個角度讨論了 Jawbone 錯失的一些關鍵節點。但 Jawbone 的衰落所折射的何嘗不是整個可穿戴行業所遇到的問題呢?

當一個新興的産品類别出現時,形态上的創新往往會掩蓋功能上的不足。但當它逐漸走向成熟時,消費者的标準也會随之提高。如果無法提供必不可少或更加新穎的功能,很難再刺激他們繼續掏腰包。

最早買 Fitbit 計步器的玩家隻要能夠加幾個好友每天比拼一下步數就很滿意了,現在這個需求看起來卻如此「單薄」。随着智能手機傳感器的完善,以及類似微信運動這樣建立在現有社交平台的「強關系鍊」出現,單一的功能很容易就被替代。

小米手環在宣傳時不斷地強調「身份 ID」的屬性,希望它成為整個智能家居的一個節點;三星 Gearfit Fit2、微軟 Band 等智能手環加入了 GPS 的功能,試圖讓它獨立于手機實現更多功能……「新一代」的智能手環不斷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以避免在行業洗牌中迅速被遺忘。

jawbone藍牙耳機官網(是很多智能手環的初戀)7

三星 Gear S2 Classic 和 Gear Fit2

在「銷量即王道」市場環境下,太多的可穿戴設備無法跨過 100 萬台的門檻,利潤和銷量很難實現平衡。由于沒有較強的盈利能力為保障,對于一些廠商來說就連更疊産品都将變得舉步維艱。對于他們來說,擁抱資本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時尚品牌 Fossil 以 2.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能手環廠商 Misfit;英特爾以 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能手表公司 Basis。Jawbone 的品牌或許不會消失,但未來它可能需要更新一下自己的名片了。

對于那些「活下來」的可穿戴廠商,如何在用戶規模形成後挖掘數據帶來實用價值,反向再增加用戶的黏性和使用頻次,才是幫助可穿戴設備擺脫「雞肋」、「僞需求」印象的有效手段。

當年戴過 Jawbone UP 的那些人可能已經換上了小米手環、Apple Watch 等「新寵」;然而更多的人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追随過智能手環的腳步,這才是讓人真正唏噓的地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