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排版/ momo
頭圖來源:小紅書@重慶惠惠子
▼ ▼▼ ▼ ▼ ▼ ▼ ▼ ▼
在高奢品牌店裡喝咖啡,越來越觸手可及。
奢侈品牌們紛紛開起了咖啡店。LV最先有了動靜。1月,成都首家、全國第三家LV之家開業,原定年中會有中國首家LV餐廳和咖啡廳。
4月,重裝開業的卡地亞之家設有Cartier Teahouse(需預約,不對外開放),供應咖啡、茶飲、甜點簡餐。
5月,Ralph’s Bar亞太首家酒吧開業,飄出袅袅咖啡香。
6月,法國高端設計師品牌Maison Margiela将全球首家Maision Margiela Cafe,貢獻給了成都。一個月後,該品牌又在上海開出第二家咖啡店。小紅書用戶@成都Dior的Selena透露,即将在遠洋太古裡開業的Dior,也會設咖啡店。
Dior Cafe預約中
來源:小紅書@成都Dior的Selena
時間軸再往回撥,2020年7月24日,國内首家山本耀司Y’s咖啡館在成都環球中心開門納客。一周後,Burberry與騰訊合作的社交零售店在深圳開業,内設Thomas’s Cafe。
不難發現,高奢品牌開咖啡店,場面甚是熱鬧。熱鬧之下,出現兩個有趣的變化。其一是,高奢品牌對中國咖啡市場更感興趣了。其二是,高奢咖啡店不再紮堆魔都,而是紛紛奔赴成都。
01 高奢品牌賣咖啡,是認真的
高奢品牌賣咖啡,并非新鮮事。
商業地産頭條曾報道(《高奢咖啡,沒有鄙視鍊》),過去20年,LV、GUCCI、Hermès、Dior、Tiffany、Burberry等多個奢侈品牌,都開過咖啡店。
截至2020年6月,商業地産頭條統計到的65家高奢咖啡店,大部分都是店中店形态。Gucci、Armani、Bulgari除了設店中店,還會在旗下的酒店或餐廳内,供應咖啡。
形态多樣的高奢咖啡店,偏愛的國度TOP3是日本、意大利和中國并列第二、英法美并列第三。
過往,在中國的高奢咖啡店淺嘗則止心态明顯:11家已開的門店,5家是快閃店——3家FENDI、1家Chanel、1家Cartier 。而今年,在中國新增的7家高奢咖啡店,沒有一家是快閃形式。
從門店形态和數量的改變,表明高奢品牌在中國賣咖啡,比之前更“認真”了。個中原因,不難理解。
Chanel快閃咖啡店
來源:小紅書@mars探索新鮮事
中國咖啡消費,熱得發燙
當前,奢侈品牌接連在華開咖啡店,一大原因是,不想錯過熱得發燙的中國咖啡消費市場。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5月,茶飲、小吃、麻辣燙、日式拉面、西餐、火鍋等曾備受資本追捧的賽道,表現非常疲軟。與之相反,咖啡賽道增長如火如荼。2021年咖啡品類的融資數量和金額是餐飲賽道裡最多的。今年前5個月,中國淨增近萬家咖啡店,總數約10.4萬家。
咖啡賽道持續火熱,新競争者湧入,形成新一輪咖啡風口。多種魔幻現象,活躍其間。
首先,茶飲卷不動了,頭部品牌紛紛賣起咖啡求增長。去年,喜茶投資Seesaw,蜜雪冰城加速布局幸運咖;今年,書亦燒仙草和檸季,不約而同選在長沙,分别推出了DOC咖啡和RUU咖啡。
踏浪而來的咖啡跨界者,除了茶飲大佬,還有中國郵政、中石油、中石化、狗不理、同仁堂、李甯、華為等。
中國郵政咖啡
來源:小紅書@祐山
其次,籍籍無名的咖啡新秀,玩出更多腦洞。門店露營風盛行,“土潮味”當道。口味創新清奇,比如蘇州的ROASTER Q設計了24節氣系列咖啡。
浪潮之下,LV、Dior、Cartier等奢侈品牌紛紛賣起咖啡,屬順勢而為。隻是,大衆認知裡,奢侈品牌賣咖啡,醉翁之意不在賺錢,而在于賺流量和關注。
高奢消費疲軟,咖啡來救場
賣咖啡換流量,源于奢侈品消費疲軟帶來的焦慮。
過去兩年,“報複性”奢侈品消費持續。LV、香奈兒、迪奧、愛馬仕等品牌多次漲價,仍然擋不住中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貝恩咨詢指出,2020年,中國境内奢侈品消費達3463億元,環比上漲47.9%;2021年攀升至4710億元,環比提升36%。比例方面,2020年中國境内奢侈品消費占中國消費者全球奢侈品消費的70%~75%,2021年上升至90%以上。
然而,2022年風向變了。愛馬仕鄭州店4月開業時“被搶購”上熱搜,奢侈品陣陣“例行漲價”聲依舊,但更多消費者選擇默默收緊了錢袋子。畢竟,奢侈品不是柴米油鹽。
鄭州愛馬仕開業排長龍
來源:小紅書@星鄭州
貝恩指出,在更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下,中國奢侈品消費支出受擠壓。預計2022年上半年增長“溫和”,發力将集中在下半年。
此背景下,奢侈品牌需要用新的方式拉攏消費者,維系品牌熱度,間接觸發奢侈品消費。跟進當下的消費熱潮,賣咖啡可操作性高。
根據小紅書上的打卡軌迹,Maision Margiela Cafe 30多元一杯,山本耀司Y’s咖啡最低25元一杯。Ralph’s Bar裡的單杯咖啡大概40元,人均消費100~300元。Burberry的Thomas’s Cafe 茶品均價78元,糕點60元左右。
Thomas’s Cafe
來源:Burberry小程序
原計劃年中開業的LV餐廳和LV咖啡廳,目前尚無更确切的消息,餐品定價不詳。不過,2021年初開業的東京銀座LV咖啡廳,一杯咖啡均價100~200元,點心約190元一件。
相比動辄上萬、數萬元一件的包袋,一杯高奢咖啡,實在是觸手可及,相當可愛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古店内,可以吃到“奢侈品全席下午茶”。人均七八十元,蛋糕覆蓋着LV老花,咖啡拉花是Chanel或Dior。類似的中古店有重慶的昇蘭時尚中古、成都GUGU中古奢品、杭州REA.WINTAGE、長沙GUO VINTAGE等。
盡管知道蛋糕、咖啡上的logo是仿的,消費者仍然打卡打得不亦樂乎,在小紅書留下1萬多篇“中古店咖啡”筆記、4600條“中古店下午茶”筆記。這也從側面證明,高奢咖啡之受歡迎。
中古店下午茶
來源:小紅書@鵬鵬啊
02 高奢咖啡店,為何偏愛成都?
奢侈品牌賣咖啡,去哪裡賣?同一個問題,在疫情前後,答案不同。
疫情前,試水中國咖啡市場的奢侈品牌有Gucci、Chanel、Tiffany、Bulgari、FENDI、Ralph Lauren等,首選北上深港。上海、成都高奢咖啡店數對比懸殊——上海5家,成都僅1家。
而今年新開和即将開的7家高奢咖啡店,有6家落在成都。其中,Maison Margiela Cafe,選擇先入成都,再去上海。
此番競逐後,成都的高奢咖啡店數為7家,超越上海的6家,位居全國第一。有網友調侃:在成都喝一杯高奢咖啡,就跟去趟小酒館一樣容易。
這一波“成都派”高奢咖啡店,基本都設在品牌高規格的零售門店中。中國第三家(成都首家)LV之家、Dior 全球旗艦店、Cartier中國首家獨棟旗艦店、Ralph Lauren全球概念店、Maison Margiela精品概念店,無一例外。
而産品組合方面,咖啡 茶飲 點心是标配,成都特色元素。
在Cartier Teahouse鑲金邊的菜單上,排在第一的類目是“經典茶”,赫然入眼的有竹葉青綠茶、四川工夫茶、青城飄香茉莉綠茶。其他類目還可見川辣口水雞、成都特色雞湯抄手等。
而由廣州廟前冰室酒吧團隊運營的Ralph’s Bar,是遠洋太古裡少有營業到淩晨的酒吧,是成都人新的“微醺去處”。
高奢咖啡店戲劇性移情别戀成都,是看中了當地氣質獨特的咖啡消費氛圍和奢侈品購買力。
Ralph’s Bar
來源:小紅書@成都CDC
成都,咖啡消費堪比上海
某種意義上,成都是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咖啡消費城市。
在“星巴克指數”(常作為衡量城市咖啡消費人群多寡的重要依據)上,成都遠不及上海。大衆點評顯示,上海的星巴克相關商鋪為1050,而成都僅為203家。
但成都的“獨立咖啡店指數”則顯示,當地“會喝咖啡的人”,卻意外趕超上海。2021年,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上海咖啡消費指數》顯示,上海的獨立咖啡館占比是57.01%,在成都則高達81.07%。
高比例的獨立咖啡店,融合當地特色茶文化,就有了成都式“慢咖啡”。慢,對應的是翻台率低。低翻台率還能存活下去,顯然不是“用愛發電”,而是注重品質咖啡消費的客群可觀。
充滿市井味道的“街道咖啡”,正在成為成都的新風景。比如玉林芳草街,成都人戲稱為“小上海”,聚集着CARPARK、白夜花神館、地球使用手冊等爆紅咖啡店。
CARPARK咖啡館
來源:CARPARK公衆号
美團發布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指出 ,成都2021年現制咖啡門店數同比增長8.2%,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升至18.2%。2021年美團線上成都咖啡訂單量同比增長189%,訂單量僅次于4大一線城市。
市場如此誘人,衆多頭部新興咖啡品牌,紛紛往成都拓店,并落下标志性門店,迅速推高品牌聲量。
2021年9月,M Stand成都首店入駐交子金融大街。不到一年時間,其已在成都落子12家店。其中,最爆紅的是今年5月20日開業的全國首家270°環湖露營主題門店。
M Stand環湖露營主題店
來源: M Stand微博
傳聞或明年赴港IPO的Manner,急切想擺脫“上海依賴症”,将成都納入重點拓店城市。3月初,Manner“3天10城200店”狂奔計劃,就有成都在列。目前,Manner在成都布局10家店。
市場成熟,人群才會細分,奢侈品牌才可能最大程度捕獲目标人群:打卡/獵奇消費型、本身有奢侈品消費習慣的人。
成都,西南奢侈品消費中心
當然,從長遠來看,高奢品牌開咖啡店,核心目的還是要觸發高奢消費。奔赴成都,看重的是當地強勁的奢侈品購買力。
成都偏居西南,當地消費意識卻很開放,從國際一線品牌到小衆新銳的設計師品牌,都可接納。而其輻射的客群範圍,近及成渝貴,遠達雲南、西藏、新疆、青海、甘肅等省份。
另據2020年貝殼研究院數據,成都這座高性價比的消費後花園,是中國最吸引外國友人居住城市之一,僅次于上海、北京。
廣闊而多元的客源,潛藏着可觀的奢侈品消費人群,創造驚人的消費數據。時尚商業Daily報道,消息人士透露,成都遠洋太古裡的GUCCI門店為品牌在2021年全球銷售額最高的正價門店。
此外,2022年,上海經曆嚴峻的疫情考驗,加速了奢侈品品牌往西南轉移的決心,成都當然是首選。加入正當紅的咖啡品類,對于新增或鞏固品牌高規格門店,助力不小。
03 高奢咖啡店,到底香不香?
高奢品牌賣咖啡,從不缺流量。但這些流量,常常緊握在城市地标性的高奢商場手中。
經曆這一波高奢咖啡店開張後,國内19家高奢咖啡店(含快閃店),有14家開在商場。其中,成都遠洋太古裡,堪稱“高奢咖啡店收割機”。
2022年以來,6家高奢咖啡店落在遠洋太古裡。Maison Margiela 、LV之家,以及即将開業的Dior,内設咖啡店中店;卡地亞之家(重裝開業)裡的 Teahouse、Ralph's Bar雖然沒有劃分專門的咖啡區,但都供應咖啡。
成都Maison Margiela Cafe
來源:Maison Margiela官方小紅書
高奢咖啡店青睐遠洋太古裡,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的零售商鋪多為獨門獨棟的複合店型,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基礎和物業條件。
由此,遠洋太古裡“複刻”了東京銀座奢品光景——獨棟奢侈品店次第分布,店内咖啡芬芳萦繞,讓奢華體驗平添一分柔和,來者禁不住放慢腳步。
相比純零售型奢侈品門店,咖啡飄香的奢侈品門店,究竟吸引力何在?就此,商業地産頭條去信采訪遠洋太古裡,對方表示“暫不受訪”。
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或可揣測一二。
品牌門店的“新奇特”,始終是商場納客的法寶。而高奢品牌特殊的門店形态,對客流的拉動效果,不言而喻。在當前的消費趨勢下,引入賣咖啡的奢侈品店,商場無疑可以收獲高人氣。慕LV咖啡店、Dior咖啡店之名而來的人流,還會外溢到其他商鋪,形成聯動消費,拉高商場銷售業績。
在小紅書上,不少前去探店的消費者給出好評。“高顔值”、“很出片”、“氛圍感很好”、“奢華”是高頻關鍵詞。
宋威龍在深圳Thomas's Cafe
來源:Burberry官方微博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洛依依isa打卡深圳Burberry的Thomas’s Cafe發帖稱,“個人覺得味道一般般,但是下午茶喝的就是個氛圍,也看跟誰一起啦。”
@大心1984在今年2月初打卡山本耀司Y’s 咖啡時發現,咖啡杯、咖啡拉花等跟品牌相關的一切logo痕迹都被抹除了。服務員甚至不允許拍到服裝區的logo。“沒有了logo,一杯價格28元的一半還差不多。一次性紙杯哎,搞笑。”
不難看出,當高奢咖啡店,還在以博流量的心态賣咖啡,慕名前去的消費者,已有不少進化成不滿足于logo、顔值的咖啡消費者。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品嘗出豆子産地、烘焙程度、萃取工藝,但卻能感知這杯帶logo拉花的咖啡裡,投入了幾分用心。
想要在咖啡飄香中販賣奢華,LV、Dior、Cartier們,必須要懂得,以心交心。
高奢咖啡,沒有鄙視鍊
原創報道,轉載授權,找頭條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