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孩子智商高,以後上學輕輕松松,依舊成績出衆。網上流傳,孩子愛笑、愛模仿、記憶力好、學得快、愛“擡杠”……說明孩子智商高。
其實,隻要是健康生長發育的孩子,在家長眼裡自家孩子可能都有這些特點。不過,對于智商極高、特别聰明的孩子,目前确實有研究發現在嬰幼兒階段就會有一些迹象。
01
嬰幼兒時期這8種表現
暗示孩子特别聰明
特别聰明的孩子,也就是天才。天才并沒有統一定義,最初認為智商140左右的是天才,比例大概是每250個人中有1個。後來又認為智商超過180才算是天才,那人群中的比例是每200萬中有一個。
對于有極高智商的天才孩子,在嬰兒時期、幼兒時期、學齡前,會有一些特别的迹象。
比如,曾經有研究統計了241位智商在160-237 (根據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孩子,發現以下特點:
1. 94%在嬰兒時期特别警覺
2. 94%在嬰兒和幼兒時期能較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
3. 91%語言發育早
4. 說出第一個詞語的平均年齡是9個月
5. 能夠即興朗讀簡單讀物的平均年齡在4歲前
6. 60%有比較早的大運動發育
7. 48.9%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某些階段是雙利手(左右手都能靈活應用)
8. 37%有幻想出來的玩伴
其實,更早期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比如超高智商的孩子語言發育更早、嬰兒期格外警覺,更早體現出抽象推理能力、早期閱讀能力(通常是4歲前就能即興朗讀)等。
當然,這些研究其實都是很早期的,而且都隻是基于少量的天才孩子的觀察性數據;另外關于天才孩子的特點描述,還有其他很多各種描述。
對我們來講,所有這些信息都隻是作為興趣閱讀了解,不能過度解讀或延伸。舉個非常極端的例子,雖然觀察性研究發現天才孩子語言發育偏早,但是愛因斯坦直到4歲才開始說話。
02
孩子是否智商高
家長理性看待
聰明的孩子,也就是智商(IQ)高的孩子。
對于健康、生長發育正常的孩子,不用過于糾結是不是聰明,也不要随便貼标簽。
人群中,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智商的孩子,特别高和特别低的,都是小比例;這就好比我們成年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樣。要真正全面了解一個孩子的智力,是十分困難而且複雜的,孩子的智力也受非常多的因素影響。
比如,有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商大約50%由基因決定。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确認到底哪個或哪些具體的基因對孩子的智商起着主要作用。除了基因遺傳外,孩子的智力與營養、家庭環境、育兒方式、教育、學習資源等因素有關。
圖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所以,對于健康、生長發育正常的孩子,家長其實不需要特别糾結是不是聰明,更不要随便給孩子貼上“聰明”、“不聰明”之類的标簽。
03
想了解孩子智商
多大可以測?
通常不建議4歲以下孩子做正式的智力測試。
從理論上講,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可以在2歲0月齡就能用;韋克斯勒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最早在3歲就能使用。但是,從實際操作層面,4歲以下孩子做智力測試很困難。
比如,2-3歲的孩子,就算他們本身智商極高,但要順利完成智商測試會有困難。2-3歲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餓、疲勞、尿片髒了等原因影響測試,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接納陌生人。
所以,就算讓他們做智商測試,他們可能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把玩測試工具,但不會按照測試者提出的要求去完成,甚至可能直接拒絕回應測試者提出的任何指令。
04
生活中,有哪些非正統方式
幫助判斷孩子智商?
除了上面提及的正式智商測試,其實也有一些非正統的方式來幫助了解孩子智商。
非正統的智商評估,簡單理解就是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注意觀察,當發現孩子提前達到某些生長發育裡程碑,就把這些行為和表現記錄下來。具體的來講,
➤這些日常記錄可以包括:
孩子平時畫的話、寫的“字”等。
平時彈奏樂器、特殊運動技能的視頻記錄。
孩子提出的一些有深意的、較複雜的問題。
孩子表現出來的強烈的個人興趣偏好。
幼兒園、學前班或學校老師給孩子的評語和報告。
健康體檢和生長發育評估時,醫生的評估結論。
如果非正式的日常行為記錄給出了強烈信号,後續等孩子大一些了,自然也可以通過正式的智商評估來進一步判斷。
其實,非正統的智力評估,對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是更加合适的,家長也更喜歡。畢竟,這些自然生活狀态下的觀察,可以讓父母對自己孩子有更加全面、整體和真實的認識,而不是做那些智商測試量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