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一點一點地成長。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小王子》這本暖心讀物。
作者介紹聖埃克蘇佩裡(1900-1944),出生于法國裡昂,1921-1923年在法國空軍服役,參加了法國—非洲—南美國際航線的開辟工作,法國人民把他看作作家、民族英雄。
工作期間從事文學創作,最負盛名的作品就是《小王子》。在他逝世五十周年之際,其肖像被印在五十法郎的票面上,享受到和莫裡哀、伏爾泰一樣的待遇。
書籍簡介很多人即便沒有讀過,也一定聽過《小王子》這本書了。真的,這本書流傳甚廣。
據說,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160餘種語言,在全世界銷售了8000萬冊,僅在法國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100萬冊。這本書還一再被改編成話劇和電影,走上舞台搬上銀幕。
不僅如此,還被許多西方國家選入教科書,成為青少年的必讀書目。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宏編巨制的書,但是,非也。這本書篇幅并不長,故事情節并不豐富。
作為一部童話,它短小精悍,充滿了對人類生活狀态的深入思考,存在很多充滿童趣卻十分深刻的見解。
全書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的詩意,表達了深刻的哲學思想,包含着濃厚的象征意義。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讀出不一樣的感覺。
故事梗概童話中,“我”是一名飛行員,講述了六年前因飛機故障迫降撒哈拉沙漠時巧遇小王子的故事。
在迫降沙漠,獨自修理飛機的一周左右的時間裡,我通過一系列接觸,了解到小王子住在一顆比他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行星上。他最愛看日落,每天疏通火山,拔除猴面包樹,生活簡單充滿樂趣。
不經意間,一顆花兒逐漸長大,小王子悉心愛護她、視她如寶,但她的虛榮和驕傲傷害了小王子的感情,于是小王子開始了獨自一人的宇宙旅行。
小王子在旅行途中先後到過六七個星球,遇見了性格不一、各有特色的人。到達地球後,他在茫茫的撒哈拉沙漠生活,一隻小狐狸和他成為了好朋友。随後,遇見了迫降的“我”。
最終,小王子明白了花兒對他的愛,并決定回到自己的星球上去......
讀書感想《小王子》這本書,篇幅并不長,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足以看完。故事不複雜,人物很少,情節簡單。
不同于一般的童話,它沒有給小孩子們描繪出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而是以小王子的視角去觀照大人的世界,去思考社會種種現象。
小王子的很多看法透視了大人世界的空虛愚妄,批判了大人們孤獨寂寞随波逐流的生活。
全書不是在填鴨式地灌輸大道理,而是在人物事件中用象征來表達,我們看的時候,一目了然,但又覺得足夠隐晦,還會有更深刻的意蘊。
正如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瓦的評論所說的,這本書“在其富有詩意的淡淡哀愁中蘊含着一整套哲學思想”,發人深省的思想就蘊藏在如詩如畫的故事裡。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可惜的是,很少大人記得這一點。”在本書開篇,作者這樣寫到。
在作者看來,這是一本為大人們寫的童話書。
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小的人兒,盼望着早點長大。但是直到長大的多年以後,每個大人心裡還住着那個孩子。
隻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丢失了這份純真的美好,再也無法見到那個小小的自己了。
童年時,我們總是有那麼多小美好,年歲漸長,它們卻漸漸遺落在成長的旅途中。
當初,小王子深愛着他的花兒,為她鋤土,為她驅蟲,晴天怕她曬着,夜裡怕她着涼。
然而,花兒的傲嬌和言不由衷,讓小王子深深受傷,最終決定離開星球開始漫遊。
在撒哈拉沙漠中和小狐狸交朋友後,小王子才猛然意識到花兒對自己的愛,花兒對自己的“馴養”,于是決定重返自己的小行星。
雖然感情從來都是你情我願,但是對于一份真摯的感情,懵懂的我們總是一再後知後覺。
小王子對身為飛行員的“我”傾訴,可以說是很有教育意義了。
他是這麼說的:“我當時什麼也不懂!我應該根據她的行動,而不是根據她的話來判斷她。她對我散發芳香,她使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本應看得出她耍的那些小花招後面藏着的一片柔情。花兒是多麼表裡不一緻!我當時年紀太小,不懂得愛她。”
其實,豈止小王子如此呢,我們其實都一樣。不是麼?
當初總是不明白,直到後來才學會如何去愛,但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曾經的那個人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我們隻能站在時間長河的岸邊深深感慨。
此情不再,遺失了的美好,很多人都是在眼淚中才明白。
- 要用心看,透過現象,發現本質。
小王子遇見國王時,傲慢的國王說:“審判自己,比審判别人難得多。”
其實,别說是審判了,就是認識自己就已經讓我們糾結萬分,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困擾着無數哲學家們。
“隻有用心靈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這是小狐狸送給小王子的秘密。
沒錯,要用心看,我們都知道,但是卻不容易做到。我們自己常常被眼睛蒙蔽,甚至自己主動戴上了有色眼鏡去看人看事。
小王子覺得大人們很煩,要給他們解釋清楚一件事并不容易。
大人們對數字過分執着,你跟他們描繪房子的樣子和美麗的花兒,他們是不會懂的,但如果你直接說價值多少錢的房子,他們立馬能理解那份美觀。
大人們喜歡數字,卻忽視根本性的問題。因為通過數字去認識世界了解他人,會忽略數字标簽之下人、事、物的本質屬性。
可是,我們成年人多數都是這樣的吧。我們每天奔波忙碌,滿腦子想的都是房子多少錢、車子多少錢,卻很少去探究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麼。
到底,是我們的童心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世界一點點遺失,還是我們自己動手将童年的自己抛棄了呢?
- 總有一顆星,指引着你我前行。
深夜,我們仰望星空,總期待找到那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小王子看來,“每個人都有星星。但在不同的人眼裡就不一樣。對旅行者,星星是引路的。對另一些人,星星隻是一些小亮光。對學者,星星是探讨的問題。對我那個商人,星星是黃金。但是,所有的星星都是一聲不響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星星,關鍵在于,去找到它,讓它的璀璨星光指引着自己前行。這顆星,可以是夢想,可以是親情,可以是事業,亦或者其他。
星星兀自閃爍,不言不語。它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在茫茫夜空下,在混沌的生活中,努力去尋找那顆對自己而言意義非凡的星星,在它星光的指引下,去走自己的路,去探尋自己人生的意義。
在故事結尾,小王子到底有沒有回到他的小行星,又或者,他死沒死?
對于這個問題,實在是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答案吧。
其實,合上書後,我認為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并非是故事的結局中小王子到底怎麼樣了,而是在于:
曾經那個童年的自己,那個做着大大夢想的小小的人兒,如今在哪裡啊?他還好嗎?他是已經走了呢,還是一路陪着我們成長?
最後,在這個惬意的周末,在這個火熱的六月,筆戈君祝大家出走半生,依然能童心未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