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22:37:11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弗洛伊德三我理論)1

想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論。

這三個“我”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這是他對個體的人格提出的最終模型。

但在講解“三我”理論前,我們還需要知道他在這之前建立的人格模型。

因為,它是“三我”理論的前身,“三我”理論由它轉變而來。

一、“三我”理論的前身

在最初的時候,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三部分,他把這種劃分方法稱作“解剖模型”。

意識指的是在平日中自身可以察覺到的想法。

例如,昨天的晚飯吃了什麼?回家前你去做了什麼?教你高中數學的老師是誰?

而這些大量的、可再現于腦海的信息構成了我們的前意識。

在當時,大部分都心理學家都認為,意識跟前意識就是人類思維内容的全部了。

但,弗洛伊德不這麼認為。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弗洛伊德三我理論)2

他覺得意識跟前意識像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在海水裡面,沒有被發現的那一部分,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一部分,就是無意識。

在他看來,人類的思維主體應該是在無意識裡面的,決定我們行為的其實是那個潛在的意識。

而前意識像個守衛,不讓潛意識進入我們的意識中。

所以在平時我們基本無法察覺到潛意識,除非用特殊的方法。

例如,催眠、解夢等等。

弗洛伊德對心理學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無意識”這個觀念。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弗洛伊德三我理論)3

二、“三我”理論詳解

但很快,弗洛伊德發現了解剖模型的局限性。

于是,他在解剖模型的基礎上創立了“結構模型”,也就是“三我”理論。

他認為在人剛剛出生的時候,隻存在一個人格結構,也就是無意識延伸的本我。

這個本我遵循着快樂原則,隻負責人的欲望部分,滿足人的需求,不受任何物質的約束。

像小嬰兒,看到了想要的東西,就直接伸手去夠它。

之後,随着自身與環境不斷地交互,我們的自我不斷發展着,我們開始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被允許的。

自我主要遵循現實原則,束縛本我的行為。

在代入情景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完成本我的沖動,發展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但在弗洛伊德看來,自我的作用不止是限制本我的沖動,它還讓人明白自己行為的後果。

弗洛伊德深度解讀(弗洛伊德三我理論)4

到了大約五歲的時候,超我逐漸成型。

超我遵循着道德原則,是理想化中的我們。

超我大多代表着兒童身邊的社會環境、或家長的三觀,兒童從它們身上确立道德的标準。

超我更加抑制本我的欲望,誘導着自我的發展,使得我們向理想努力着。

本我、自我、超我就像是一個三角形,它們三者相互補充,又相互對立,并且永遠不會停止争鬥。

在弗洛伊德看來,一個健康的人,他的自我可以良好的控制本我和超我,不會讓它們過多地掌控人格。

導緻他們不至于臣服于自己的欲望,也不至于把生活思考得太理想化。

-END-有煩惱,想傾訴。找希律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