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認為“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和“條條大道通羅馬”相近,但因為對《道德經》理解不深,特别是受到好多專家學者那些神秘化、崇高化、玄虛化解釋的影響,使我更不敢确定自己這個“淺薄”的想法。可是,通過對《道德經》主題逐步清晰的認知,我認為“道可道非常(恒)道”實際上正是“條條大道通羅馬”的哲學化表述。
當然,“道可道非常(恒)道”的含義要比“條條大道通羅馬”的意思更深刻、更普遍。“條條大道通羅馬”表達的是通向目标的有限可能性;而“道可道非常(恒)道”表達的卻是思維通道的無限可能性,以及認知對象對于思維的本源性意義——也就是說,“無限的可能性”和“認知的本源性”是“道”的兩大基本屬性。
我們先來分析“條條大道通羅馬”。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初中數學題。從A點經過B、C、D、E……到達目的地“羅馬”,其可能性的走法是可以通過排列組合公式計算出來的。 當然,“條條大道通羅馬”并不是一道數學題,作為一條人生格言,它告訴我們: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止一種,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條等着我們發現;我們可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殊途同歸、不約而同、不謀而合、異曲同工等等成語都表達了類似的含義。
條條大道通羅馬示意圖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經》中,老子并沒有很明确地指出“道”到底為何物,這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那麼應該怎樣來理解“道”呢?其實緊緊地抓住“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這8個字,就可以非常确定:“道”就是作為我們認知對象的客觀存在,是我們與宇宙自然進行能量、信息和價值交換的“通道”。套用在“條條大道通羅馬”這句話上,“道”既是“羅馬”,也是“通”,還是“條條大道”——在哲學的層面上,“道”既是人類的認知對象,也是實踐的目标,更是行為的遵循。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是:作為認知對象的客觀存在“道”,是可以被認知和遵循的,但認知和遵循的途徑并非恒定不變。
再換一種說法,我們隻要抓住“道”的兩條基本屬性——可能性和本源性,就可以了。
可能性是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我們能看到的道路——包括陸地上的各種路,江河湖海和空天中的航道,這都屬于“條條大道”;而“道”是什麼呢?是無所不在的宇宙空間,是林林總總的“萬物之奧”。客觀上來說,宇宙空間的每個地方,都有成為“條條大道”的可能性。港珠澳大橋以前有嗎?可是現在有了;到台灣的高速鐵路現在有嗎?可是将來就會有的;人類目前的足迹已經達到月球,将來還會開辟出通向其它星球的航道。整個宇宙空間,為“條條大道”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用這個視角來思考,“道”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孔德之容”的物質基礎,為人類所“德”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理解了可能性,再理解本源性就很容易了。類似于人們在沒有道路的地方開辟出的“條條大道”,《道德經》中的“無”,指的就是德的本源性;而“有”,指的就是道的派生性。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同理,因為人類的“惟道是從”,才有了認知的“孔德之容”。作為認知對象的“道”,是“有物混成”,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是“大”,是“樸”。“道”之“無”,是通過“德”之“有”而顯現的。
我們要通達羅馬,當然要沿着條條大道;我們要“惟道是從”,就必須要“反無”而“弱有”,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真義所在。“反”就是返回到可能性和本源性的“無”,“弱”就是弱化确定性和派生性的“有”。還拿“道路”來作喻,我們要達到某個地方,去這個地方的道路如果有五條,我們不能隻依靠其中的一條,甚至不能依靠所有的這五條,這就叫“弱”;我們要根據需要還可以開辟出其它的道路,這就叫“反”。
總之,将“道可道非常道”和“條條大道通羅馬”放在一起理解,大有裨益,就不會将“道”神秘化、崇高化、玄虛化。從另一層含義上理解,路在腳下,道在行中,沒有實踐,也就不存在什麼道不道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這就是道的可能性表述;“大道甚夷,惟迤是畏”,這是道的本源性表述。學習實踐《道德經》就像走路,走在什麼路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在路上,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給我們的啟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