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昱茹
編輯 | 牙韓翔
入股人人樂超市3年之後,曲江文投集團再次增持股份。
8月8日晚間公告,曲江文投集團及其一緻行動人,永樂商管公司與人人樂四名股東簽訂相關協議,拟協議受讓浩明集團、人人樂咨詢公司、何金明及張政合計持有的公司1.73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9.285%,交易總價格約為10.16億元。
曲江文投增持背後或許是為了掌握更多的話語權,來拯救奄奄一息的人人樂。
事實上,對面不斷虧損的人人樂,3年前曲江文投集團入主之後,就已經開啟了多方面的盤活計劃。
在資本層面上,它最主要的行動是資産剝離。連續2019和2020年,人人樂就已向曲江文投集團的關聯方和陝西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纾困基金等,轉讓人人樂配銷公司以及實業公司100%股權,同時公司還出售永和坊項目股權,回籠資金。
靠多筆資産出售,人人樂分别實現淨利潤0.38億元、0.35億元,但2021年公司再次虧損8.57億元,且扣非淨利潤仍未能盈利。
而人人樂在業務上也不斷進行調整,以迎合零售市場不斷變化的趨勢。
首先,它果斷關掉了一些狀況糟糕的門店。7月8日,人人樂曾發布公告稱,鑒于部分門店租約到期而無法續租或銷售持續下滑,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等原因,公司決定關閉19家門店。這些門店中有運營了逾16年的老店鋪,也有僅營業了4個月的新店。
據人人樂年報,過去3年合計關閉門店12家;而今年上半年人人樂關店數量超過去3年關店數量總和。
這些門店多是受到了新零售形式的沖擊。山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0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巨頭紛紛切入社區團購賽道,初期通過低價補貼策略搶占市場,對超市大賣場的到店客流和銷售造成沖擊。一些垂直品類的生鮮專業店逐漸深入社區,也對超市大賣場的業績造成進一步沖擊。”
而人人樂也曾表示,受衆多線上平台公司推出的社區團購業務沖擊的影響,公司業績持續下降。
在業務上,從2021年,人人樂全面精減商品SKU數、清理編外商品、提高新品汰換率,擴大了全國供應商統采直送的覆蓋,包括湖南片區、成都片區、重慶片區等優勢資源。此外,它還嘗試12家會員折扣店,并對商品組合效益進行複盤和打磨——這是近來較為流行的零售模式。
但這些嘗試都無法立即扭轉它的頹勢,從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人人樂累計虧損金額約為15.78億元。
回顧過去的輝煌時刻,曾作為 “廣東超市三巨頭”之一的人人樂,最早于1996年在深圳創立。
創始人何金明在家樂福營銷模式探索出了成功的發展之路,以每天打折促銷一天變兩次,三次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讓銷售額從一開始的不足2萬上升到了60多萬。
在1999年面對沃爾瑪的競争時,也大力推出“購物節” 守住了市場地位,成為當時深圳第一大綜合超市品牌。2008年,人人樂憑借超百億的銷售規模擠進了中國連鎖百強第31位,并順利在2010年初上市。
但在上市同年,人人樂内部管理卻産生了動蕩,大量人才流失。由于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未能實現以及家族勢力鬥争等多層原因,人人樂董事、CEO李彥峰,和事業部采購總監王牛崽都辭職離開集團。此後,集團諸多高管骨幹人員,如公司副總裁曾凡宏等高管都陸續離開,财務總監等也相繼辭任。
在2012年,一直盈利的打折促銷營銷模式也造成了人人樂首次虧損。商店的資金和員工的工資在随經濟逐年上升,于是人人樂的打折促銷給集團帶來了巨大的财務壓力。延續以降價的經營模式搶占市場開始變得不切實際。
此後,2014-2015年連續兩年人人樂又因為國内電商發展迅猛,實體店客戶數量明顯下降。然而,人人樂卻繼續堅守線下,對大賣場改造升級,提升商場服務定位于高端超市業态。
同時,并不斷擴張門店數量,在2016至2020年間增加了35間精品超市,可營收卻未能達标,虧損超4億——因為未能順應時代潮流,遭遇創立以來的最大危機。直到2019年曲江國資接手時,人人樂的營收由百億元縮水至76億元,扣非淨利潤連續6年虧損。
沒有跟上零售行業變化節奏,導緻人人樂如今有些積重難返。
目前,人人樂已連續8年半扣非淨利潤虧損,其中曲江國資入主後超3年時間内,公司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超15.78億元。
此外,當下零售大環境整體狀況不景氣,也讓人人樂回血增添諸多不确定性。曲江國資和人人樂自身未來能否盤活過去的資源和地方品牌優勢,例如快速調整業态,迎合零售行業流行趨勢,都将是它的關鍵一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