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2年,時至明神宗萬曆十年。這一年有件奇特的事情,那就是10月份沒有5日到14日,也就是說從過了10月4日後第二天就是10月15日。中間這10天怎麼就突然消失了呢?這是為何,時間去哪了?是曆史被掩蓋還是時光倒流?
這還要從地球公轉及我們現在使用的日曆之間的關系說起。理論上地球環繞太陽轉動一圈的時間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整年,周期約是365.242天。而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前身是儒略曆法,這曆法是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在儒略曆法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單數月份31天,雙數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閏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數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年平均長度為365.25天。
當時的人們一直使用儒略曆,直到公元前27年,古羅馬的奧古斯都又一次修改了曆法。他從2月抽出1天加在自己出生的8月份,并将之定為奧古斯都月(August),同時又把10月、12月也改為31天,将9月、11月改為30天。這樣一來各月的天數與今天的公曆基本相同了。那麼,這偏差的10天,該如何修正呢?格列高利十三世使用了一個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把這十天從日曆中抹去,于是1582年的10月5日至14日,便從日曆中消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國以格裡曆為國家曆法,并采用公元紀年,但不廢除農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