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标下,不少上市房企陸續投身于“碳減排”的大潮。
那麼,房企如何踐行“碳中和”?尤為重要的一個觀察窗口是,越來越多龍頭上市房企披露了《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簡稱“ESG報告”),體現了上市房企減碳的實踐路徑。新京報記者以2021年銷售額排名前20的房企為統計範圍,20強房企中有85%披露了其綠色智慧住宅的進展,僅恒大、綠地控股、陽光城3家尚未披露ESG報告;另據克而瑞統計,今年一季度銷售額排名前50的房企中,有48%的房企披露了綠色智慧住宅數據。這體現了龍頭房企是綠色建築領域的主力軍。
從2021年龍頭上市房企的ESG報告看出,萬科、碧桂園、華潤置地、中海地産等龍頭房企都建立了一套綠色産業鍊,其減碳路徑主要體現為“綠色設計-綠色規劃-綠色施工-綠色運營”,從建築的全周期來實現減碳的目标。
競逐綠建賽道,萬科、碧桂園成“領頭羊”
對于上市房企來說,綠色建築無疑成為減碳的重要抓手,也成為其産品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目前,上市房企着力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新京報記者根據已發布的ESG報告數據梳理,2021年,萬科、碧桂園、龍湖的累計綠色建築認證面積排名靠前,其中,萬科和碧桂園分别以2.89億平方米和2.21億平方米的規模遙遙領先,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此外,從2021年新增的綠色建築認證面積來看,萬科、碧桂園、龍湖、華潤置地、招商蛇口排名靠前,也反映出這些企業對于綠色建築的重視和推動。
除了綠色建築外,更具環境友好型的裝配式建築也成為房企建築發展的新方向。目前,在裝配式建築的賽道上,萬科、碧桂園、招商蛇口、綠城中國、新城控股等都積極布局,同樣也有遠大住工、中國建築、北京住宅産業化集團等專注于裝配式建築的“專業賽手”。
“讓機器人建造房子”代替“危重繁雜”的人工作業的同時,更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因此,不少龍頭房企不惜重金殺入智能建造,碧桂園在智能建造領域更為突出,從2018年自主研發至今,碧桂園旗下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有23款建築機器人開啟商業化應用,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
在房子建造的源頭和施工的過程中實現低碳,是上市房企減排的重要路徑之一。但是,從房企發布的ESG報告來看,綠色建築主要以龍頭房企來推動,尚未形成全行業的合力,這也是今後房企的努力方向。
轉變運營方式,綠色“變革”來襲
為了實現減碳的目标,如何實現綠色運營成為房企轉變運營模式的方向。從房企發布的ESG報告來看,綠色運營通常包括能效管理、物業運營、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多個維度。
在能效管理方面,不少先行房企開展了綠色生産方式的變革。比如,旭輝于2021年在上海打造了首個超低能耗住宅項目上海世紀古美,相較于普通建築,上海世紀古美每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200噸,節約标準煤超500噸。
同樣,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被動房在建項目,龍湖所打造的龍湖·列車新城采用國際先進的被動房技術,應用了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生态修複、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多項世界先進的綠色節能生态技術,保證同等舒适度的條件下,在現行節能75%标準上,節能效率再提升60%。
以節約水資源為例,碧桂園旗下的廣州思科智慧城就是個典型代表,其以海綿城市的建築标準建造,包括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綠色屋頂、透水鋪裝等海綿設施,能夠像海綿一樣對“徑流雨水進行消納”。
中海地産在2022年正式啟動雙碳戰略,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達到峰值。為此,中海地産細化了各個環節的節能目标。比如,在減排上,其商業項目以2019年為基準,2023年碳排放降低3%;在節水上,創新項目以2020年為基準,實現2023年耗水密度降低5%。
除了節能外,還要“開流”。在新能源使用方面,2021年,萬科率先采用了光伏發電,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接入廠區電網,享受優惠電價,達到節約用能成本、降低能耗目的。截至2021年底,萬科旗下已有8個商場完成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公區用電比例達到2%。
此外,萬科雙碳戰略走在前列的還有應對氣候變化。萬科率先在2021年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企業氣候行動中提出“中國企業氣候行動倡議2021”之十大行動策略,包括制定有雄心、可落實的“碳中和”目标及實現策略、提升能效,采用節能、綠色、低碳的生産技術和管理方式、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探索發展儲能、負排放技術等。
綠色融資支撐,推動産業鍊“變綠”
值得一提的是,綠色金融作為構築“綠色”競争力的關鍵支撐,進一步為綠色建築、節能減排項目、可再生能源應用提供支持,推動企業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正向循環。
在《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中,增加了有關綠色建築、可持續建築等國家重點發展的綠色産業領域類别,綠色建築領域是綠色債券的重點支持方向。
在政策東風的支持下,綠色金融領域迅速發展,大量綠色金融産品湧現。對于房地産行業來說,綠色債券以綠色建築為融資标的,更受到房企的歡迎,也是房企創新融資方式、推動綠色建築的新機遇。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1年,房企共發行綠色債券總額約608.98億元,同比增長一倍;占房企發債總額約7.5%,同比增加4.5個百分點。進入2022年,境内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飙升,但受限于房地産行業融資偏緊、綠色債券資金用途限制嚴格,境内房企綠色債券發行總額為160.88億元,占境内綠色債券發行總額的1.5%,且發行企業以央企為主。
2021年,弘陽地産、金地集團、融信中國等房企成功發行首筆綠色債券。其中,融信中國發行國内行業首單“綠色 碳中和”債券;旭輝控股則獲批首筆初始額度近28億港元的綠色銀團貸款。
随着我國向“碳中和”目标的邁進,中指研究院預測,未來,綠色金融的發展将會提速,綠色建築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管部門也會從投資規模、業務創新、機制完善等多個角度鼓勵金融機構支持綠色建築發展。
毫無疑問,對于房企來講,減碳意味着一場全鍊條的變革,從産品設計、産品施工到産品運營,需要綠色減碳理念的頂層設計和全環節的貫徹,最後才能實現減碳的目标。
新京報2022年10月11日零碳周刊《“碳排放大戶”的減碳之路》。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武新 校對 楊許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