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視頻上,田英章霸氣回應稱:“寫書法容易,寫印刷體才真難!能寫“印刷體”才是真正的高手!”
我們看一下田英章如此說,有什麼理由?
“寫書法容易,寫印刷體才真難!”“寫之前滿頭秀發,寫完之後就秃頂了。”這是田英章老師發自内心的感慨!印刷體難在哪裡呢?他認為難的是印刷體立下的标準一絲一毫都不能差。這個筆畫稍稍細了一點不行!這個筆畫稍稍粗了一點,也不行!必須粗細大小都一樣!
田英章稱,書法特别是行草、魏碑那些,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沒有人約束你,這筆長一點短一點,那筆粗一點細一點都無所謂,隻要協調了,看起來都好看!
天哲觀點:
田英章此次觀點,一是公開承認了自己寫的是印刷體,不再像以前一樣,辯稱自己是書法!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進步!
但是,他又反過來貶低書法,宣稱寫書法容易,寫印刷體太難!
這一貶,終于暴露了其本質,他是真的不懂書法的,他離書法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從古至今,越是懂書法的人,往往越是覺得書法難,為什麼?
自認為膚淺的書法門外漢天哲可以例舉五個書法難的理由:
一,中國書法的載體是文字,書法家首先應該懂文字學!中國任何一個漢字,都有從大篆到小篆,到隸書,到章草,到小草,到草書,到楷書,到行書,到後來的簡化字的演變過程,這個過程中,有什麼變化,有什麼典故,有什麼迂回,是不是一門學問?有多少書法家,甚至于是名家,作品中出現一個或者多個錯别字,為什麼?是因為沒有文字學功力。文字學功力有多難?一個字,篆書可能有幾種寫法,隸書可能有幾種,楷書可能有幾種,草書又有幾種,甚至于有些字,異體字一變,含義就變,組詞不對就會出大錯!
一個寫印刷體的字匠自然可以忽略這些!
二,中國書法還以文學為根基,從古至今,哪一位留史的書法家,不具備深厚的文學根基?王羲之蘭亭序,千古絕唱!顔真卿祭侄文稿,文學史上的絕筆!蘇東坡,本身就是文學大家……那些沒有文學根基的書法家,最終都被曆史淘汰,成為字匠,為什麼?書法這門藝術太優秀,把文字作為載體,把文學作為根基,是錦上添花的錦上添花……是書法這門藝術最聰明的地方!那麼請問,一個人,要有卓越的文學能力,難不難?
三,書法的發展,數千年,強調取法古人。那麼,不管取法哪一位古人的書法,從入手到80%脫手,需要多少時間與精力?這還不算,當今優秀的書法家,精于兩三家取法?這需要多少時間與精力?
還有更優秀的書法家,用篆書作底子寫隸書,或者行草,追求篆籀味,這又需要多少時間與精力?
四,中國書法,本質上是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融入到漢字中去,這一古文化學習消化需要多少時間與精力?
為什麼幾億人愛好書法卻欣賞不了書法?還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皮毛?
五,懂得中國傳統文化就會欣賞中國書法?會寫中國書法?太簡單了!還需要一到幾位“明師”數年教導。因為道與技的傳達與表化,又是一門學問!
為什麼很多人學書法不入高階,老師不明,誤傷一片!
很顯然,田英章作為一個寫字匠,寫印刷體的字匠,他認為,書法特别是行草、魏碑那些,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沒有人約束你,這筆長一點短一點,那筆粗一點細一點都無所謂,隻要協調了,看起來都好看!
他認為的,便是書法的全部?
殊不知,他所言的那隻是門外漢提筆書寫的全部!
真正懂書法的人,都知道,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難的藝術之一!而田英章,為了自我推銷,居然用印刷體來貶低書法,冒天下之大不韪……
這恰恰說明了書法之難:一個人,在這一行業研究努力,60多歲,頭都秃了,還是不入門,不正是書法難的表現?還是人聰明的表現?如果他用一定的傳統哲學思維、一定的文學能力、一定的文字學功底、一個不一樣的高質的書法朋友圈,會這樣誤入陷阱而不自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