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7 10:11:28

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于微信号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時間撥回到1000多年前,西晉正發生大饑荒,老百姓沒有糧食,隻能去挖草根吃樹皮。

消息上報到皇宮,可把高高在上的晉惠帝“擔心壞了”,絞盡腦汁,終于一拍大腿想出個辦法:

“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沒米下鍋,為啥不吃肉呢?沒必要非吃米,跟我一樣追求健康飲食吧?

晉惠帝的“錦囊妙計”,留下了一個生命力長達1000多年的笑話,但當初犯這個錯誤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晉惠帝家沒通網,存在信息繭房,咱不能怪他,可是今天都2202年了,有人卻把現實版何不食肉糜再次上演。

10月11日,當當網原CEO、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大股東李國慶發視頻談大學生就業問題,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國有1000多萬大學畢業生,很多人畢業後發現找不到工作,而李國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李國慶建議:沒工作就出門旅遊,都讀了十幾年書了,歇一年吧。

“1000萬畢業生中可以有400萬人歇一年,去行萬裡路,每三個月換一個城市,找到可以免費住宿的家庭,并且每天花1-2個小時陪陪這個家庭的孩子,也就是效仿國外的玩伴。”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1

正如老百姓“不吃”肉糜壓根不是因為挑食,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叫苦不疊也不是因為喜歡工作,絕大部分普通人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在李國慶那條視頻底下,有憤怒的網友給李國慶也提了個建議:

建議李國慶成立“當當基金”,用以支持大學生畢業後歇一年的全部支出。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2

作為一個平平無奇的離婚隻能分到三億生活費的“單純男孩”,錦衣玉食慣了的李國慶大概率不認為自己說了句挑戰老百姓底線的話,李國慶的言語間充滿真誠,真誠到就像2019年王思聰說那句“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X?”一樣自然。

王思聰的話當年瞬間引燃了網友們的怒火,激烈争吵過後,得出的結論連互聯網上的最資深原住民也感到驚訝:

原來我們的國家,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有12.6億人沒有護照,全民本科率4%,90%的人沒有喝過星巴克,5億人沒用過馬桶…… 51.1%的網民月收入不足3000元。

2020年,總理說中國尚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疫情3年像一面放大鏡,再次放大了普通人和“社會精英”、明星、企業家等不同階層之間生活的差距,類似李國慶式的發言層出不窮。

前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關于“靈活就業”的解讀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視頻中,這位前官員表示,“比如說你靈活就業,比如說你有私家車,可以拉活,那麼這對于你,解決就業問題,解決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問題,是很有效的方式”,“你把自己閑置的房子租出去,這也是獲得收入的一種方式。”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3

但低收入群體,哪來的閑置房産和私家車呢?

有人質疑,許憲春作為統計局原副局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創始主任,這麼專業的人為啥能說出這麼讓人大跌眼鏡的話呢?

也有人直接表示,如今的很多學者、官員,作為絕對的“精英”,已經脫離人民群衆太久了。

比如社科院主任倪鵬飛也曾公開說過,如果房價過低,不利于年輕人奮鬥。可哪怕這位主任會用個百度,能簡單查一下房價和年輕人收入的對比,也說不出這種話吧?

上海财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2020-2021)》顯示,我國月收入高于個稅起征點的人,隻有10%。也就是說,每個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的個稅繳納人數,隻占了打工人的10%,其餘的9成,月薪不足5000元。

一份一線城市的薪資調查報告顯示,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隻有35%的人月薪過萬。

而根據貝殼研究院的公開數據,全國平均房價早已突破萬元大關,北上廣深的平均房價更是達到了6.5萬/平米。

一個普通家庭不吃不喝20-30年甚至更久,才能勉強買得起一套小小的房子。

憂國憂民的學者推一推眼鏡,買房就和“奮鬥”挂上了鈎,仿佛你沒房子,全怪你不努力。

但這樣的認知偏差,不僅這位社科院主任認可,連自诩“始終站在年輕人這邊”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認可,并留下了“不會吧?不會吧?”的傳世經典。

“難道我們現在指望的是房價很低,然後工作到處随便找,然後壓力一點都沒有,然後隻要喜歡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OK,不會吧?”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4

隻能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白岩松1989年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還能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現在傳媒大學畢業的學生到自媒體寫稿子,還要擔心沒經驗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一位博主轉發李國慶那條視頻後,做出了精辟總結:

有錢人把雞殺了,放血,烤,吃雞肉,把雞骨頭都嚼碎了,吃得油光滿面,然後把手洗幹淨了,體面地把洗手水端給你,教育你說:

“喝吧,雞湯才是雞的精華。”

回到李國慶提到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不會有人真覺得他知道應屆生們正經曆着什麼吧?

微博上有個話題叫#今年的應屆生有多難#,大家可以去看看,裡面有很多同學現身說法。

一位2022屆的會計碩士,說自己現在在外面賣烤腸,而像他一樣應屆碩士沒工作在本地的,他“能一口氣叫出來8個”。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5

一位新聞傳播專業的本科生,本來在某一線城市最大的國有電視台實習,沒能留下轉正後,“現在在當别墅區保安”。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6

22年剛畢業的室内設計專業的學生,去武漢當保安,工資4800,一天9小時,“站一休一,沒有夜班”。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7

自稱評論區最慘的學生,則是本科學曆進廠打包裝,而且要謊報學曆是大專,因為“說本科不收”。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8

有人說因為疫情、國際形勢等原因,現在就業環境差是必然的,年輕人要學會降低自己對未來的預期,這話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但确實也充滿了股無奈的味道。一位網友的評論引發了很多大學生的共鳴:

如果我沒上過大學,進廠打螺絲我也無所謂。可我現在上過大學,見過花開,又怎麼會屈服打螺絲的工作呢?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9

為什麼這些大學生甯願賣烤腸、當保安、打包裝,也沒有選擇像李國慶所說的那樣“歇一年”呢?

我覺得《鳳凰WEEKLY财經》采訪的一位主人公的經曆,能夠完美地解答這個問題。

來自河南農村的陳飛,本科畢業後就從事了體育賽事活動,疫情爆發,讓他所處的細分領域幾乎處于停擺。

而在疫情前,他剛剛給家裡人買了房子,在城裡的工資,有很大一部分要繳納貸款。突然的失業,讓陳飛不知所措,他也不敢告訴家裡人。于是,待業兩周後,他開始跑去了送外賣。

這位一本畢業的大學生,從此面對的職場問題變成了訂單超時、電瓶車沒電和門衛居高臨下的呵斥。工作的業務指标也變得具體而樸實,陳飛說:

“我的目标是一天能跑到300元”。

對陳飛來說,他是沒有退路的,因為眼前他必須還留在這座城市:“回到老家,難道和父母一起種地還貸?”

陳飛就是無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的代表,大環境的艱難,讓他們在退路的選擇上少之又少,更何談奢侈地歇一年去旅遊?

“卷”這個字,歸納了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競争的焦慮。但它的籠統性,又讓某些群體的困境變得模糊,或者在另一個高高在上群體的戲谑中被消解。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了1076萬,這是一個逐年遞增的數字。

在需求端,一些往年吸納應屆生的“大戶”——教育培訓、房地産、互聯網等行業,或遭受監管整肅,或增長疲軟,裁員、降本、收縮成為“主旋律”。

被寄予厚望的新興産業,比如新能源車,現在仍處于一個發展期,還不能承接住大量的畢業生。甚至今年5月,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還被爆出過大規模與應屆生毀約,據“脈脈”顯示,受到波及的學生有上百人。

對那些以為考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的大學生來說,2022年,他們初入社會,就進入到了一個舊紅利消失,新紅利還未完全到來的時代。

他們與移動互聯網崛起的黃金十年擦肩而過、錯過了“繁榮”的雙創時代,又在疫情中步履蹒跚。他們多年苦讀,換來的那張學曆證書,此時此刻正變得無比脆弱。

對于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來說,沒有大城市裡的人脈關系、家族的财富,聽李國慶說躺平“歇一年去旅遊”,就像是傷口上被撒了一把鹽一樣難受。

尾聲

不同階級之間,是很難彼此共情的。

李國慶過往對很多社會熱點事件發表過意見,這些“意見”大多和普羅大衆針鋒相對,也很容易讓人看清他能共情的到底是什麼。

比如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吧,李國慶認為“雖然讓人失望,但沒有更過分”。

吳秀波出軌事件,李國慶幾乎是全網唯一一個力挺他的,并且建議“在吳誠懇道歉後,請社會增加寬容度,給吳改過機會”

在微博上評性侵事件,他認為“非婚外情,隻是性,對老婆傷害低。非嫖娼,對社會負面影響低”。

而事實上,這些李國慶力挺的其他名人犯過的錯,在他老婆俞渝的爆料中,李國慶自己原來也都犯過。

比如“暴露癖”“出軌”“梅毒病曆”“攜程賬戶開房”,甚至還有李國慶哥哥吸毒、嫖娼,李國慶在鄰居家孩子面前聊自己爸爸“陪睡保姆”的猛料。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10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旅遊(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咋辦)11

我能理解李國慶确實可以共情翟天臨、吳秀波,因為有一天他也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而對于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他則可以盡情地信口開河、戲谑調侃,因為在他潛意識裡:

他永遠也不會成為既找不到工作,又沒錢歇一年去旅遊的悲慘大學生。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于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随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