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狀多表現為膝關節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适等。也會有患者表現為膝關節腫脹、彈響、積液等,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膝關節部位還常患有膝關節滑膜炎、韌帶損傷、膝關節遊離體、膝内翻、膝外翻等關節疾病。屬于中醫的“骨痹”等範疇。
取穴:
1.尺澤
定位: 微屈肘,肘橫紋中,肱二頭肌鍵桡側凹陷處。
快速取穴:手掌向上,肘部稍微彎曲。用示指沿肘橫紋從外側向内側觸摸,在肘彎正中可摸到一條粗大的筋腱(肱二頭肌腱),靠這條大筋的外側肘彎橫紋上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2.曲池
定位:屈肘,當肘橫紋外端凹陷處,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之中點。
快速取穴:屈肘成直角(形如拱手作揖),肘彎橫紋盡頭處即為此穴。
3.内關
定位: 腕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腱與桡側腕屈肌腱之間。
快速取穴: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從腕橫紋向上3橫指,在掌長肌腱與桡側腕屈肌腱(手臂内側可觸摸到兩條索狀筋,握拳用力屈腕時明顯可見)之間的凹陷中,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4.膝眼
定位:屈膝,在髌骨下緣,髌韌帶兩側凹陷中。
快速取穴:下肢用力蹬直時,位于膝蓋下面内外邊均可見一凹陷,兩側的凹陷中,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操作:
膝内側痛選尺澤,膝外側痛選曲池,年齡大,心血不足選内關,對天氣敏感選膝眼。遠端取穴一般健側取穴,同時活動患肢;膝眼常做溫針灸。
注意事項:
1.膝關節腫痛嚴重者,應注意休息,避免超負荷的活動與勞動,以免加重損傷;
2.肥胖患者應科學合理地減肥,以減輕膝關節的受累;
3.加強膝關節功能鍛煉,如關節屈伸、内外旋活動,以改善膝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
4.注意保暖、防寒、防潮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