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21日訊(通訊員 易婷)咳咳咳……魚刺、肉骨、棗核等異物卡喉,上不來下不去,怎麼辦!吞飯團、吃菜葉、喝醋咽下去就好?
異物卡喉正确救命方法看這裡!
緊急安排食道異物取出手術,順利取出異物
38歲的郝女士在家突然出現吃東西難以下咽,吞咽感覺喉頸部脹痛不适症狀,2小時後吞咽痛、吞咽梗阻仍未緩解,在家人的陪同下,緊急前往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就醫。
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偉檢查時,郝女士喉部疼痛伴異物感明顯,門診考慮食道異物可能,立刻要求禁飲食,同時進行電子喉鏡及食道CT檢查,CT顯示明确診斷為食道異物。安排郝女士喉急診入院,迅速完善相關手術前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經評估可耐受手術。李偉與郝女士及家人詳細溝通病情同意治療方案。
經充分準備,醫護人員将患者細心安置妥當,麻醉科快速實施麻醉。醫生團隊密切配合迅速放入食管鏡,暴露異物,順利取出異物,耳鼻喉科首例經食道鏡食道異物取出手術成功完成。而讓郝女士受罪的竟然是一枚棗核,術後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安返病區,術後一天複查食管造影未見明顯異常,患者及家屬表示非常滿意。
李偉表示,食管異物屬于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多發病。食管異物通常會卡在食管生理性狹窄處,若不及時取出,可能引起食管炎、食管穿孔,個别患者取出困難甚至需要開胸手術。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現異物誤吞。異物除棗核外,假牙、魚刺、雞骨頭等也常見,兒童誤食硬币及其他玩具等。一旦出現及早就醫,避免出現嚴重并發症。
如何預防食管異物發生?
吃飯時切忌狼吞虎咽,盡量避免看電視、說話、大笑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動作,盡量細嚼慢咽。
在進食比較容易形成食管異物的食物,如魚、雞骨、鴨骨、牛蛙骨、排骨、棗等食物時,尤其應特别注意。喝湯時,如湯中有細骨渣,小魚刺等,細嚼慢咽不僅能減輕消化道的負擔,減少食管異物的風險,而且可以避免吃得過飽引起食管反流。
老年人進食棗和杏時,應在吃之前就将棗核及杏核剝離。老年人尤其應該注意假牙,防止其脫落,戴假牙的老年人因為口腔感覺相對遲鈍,更容易誤咽異物。
兒童誤服類似紐扣、硬币、小玩具、電池等物品的情況經常發生,家長需要教育好周圍小朋友不要将這些物品放在口中玩耍。
同時兒童吃飯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盡量避免吃飯時看電視或大笑等動作,尤其應注意魚刺和小骨頭等容易卡住的食物。
當孩子不小心被異物卡住後,該如何應對呢?
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表現和反應,做出相應的急救措施:
1、如果孩子發得出聲音且有反應,家長隻需在旁監護,直到孩子把東西嗆出。
2、如果孩子發不出聲音但有反應,家長要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法對孩子進行急救。
1歲以下的寶寶:
(1)用手固定住寶寶頭部,将寶寶靠在手臂上後,放于大腿上。寶寶的頭部要低于肩膀,這樣有利于異物的排出。
(2)在寶寶的上背部,也就是兩個肩胛骨中間,堅實有力地拍5下。
(3)空出的那隻手放在寶寶背部,将其翻轉放置于另一側大腿上,寶寶的臉朝上。用兩隻手指在胸口按壓5下。
(4)回到步驟1,不斷循環,直至異物嗆出。
1歲以上的兒童或成人:
(1)一手握拳放在肚臍上方,另一隻手勒住自己的拳頭。
(2)用力向後向上進行擠壓,直至異物被排出。
特别提醒:發生異物卡喉,實在咳不出來不要勉強,最好馬上去醫院,請急診耳鼻喉科專家處理,這是最穩妥、最安全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