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詩曰:“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深以為然。
清清白白做人,就能經得起烈火的考驗,就是身在淤泥裡,也會變成一朵不可亵渎的蓮花。
若是冰雪來臨,幹淨的人,還會變成一株铿锵有力的殘荷。
幹淨,是做人的境界,積蓄了天地之精華。
02
人心幹淨,是無愧于人的底氣。
春秋時,孔子一門心思讀書、育人。可是他的行為,讓魯國的陽虎很不自在。
陽虎和孔子有過幾次交鋒,但最後是陽虎外逃,孔子完美勝出。
第一次,孔子年輕的時候,想要争取到更高的地位,因此他主動去參與魯國三大望族之一的季孫氏的宴會。
陽虎擋在宴會門口,對孔子說:“季氏飨士,非敢食子也。”
第二次,陽虎竊取了魯國的政權,然後想籠絡孔子,派人送了一隻烤豬給孔子。利用“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套路。
孔子想盡辦法回禮,因而偶遇了陽虎。
陽虎問,有能力的人不出來做官,是仁義嗎?
孔子說,不是。
孔子被逼無奈,隻能屈居在陽虎之下。
第三次,孔子雲遊時,路過匡地。當地的人認為,他就是陽虎,于是圍困了孔子。
原來,陽虎曾經在匡地停留了一段時間,無惡不作,被人怨恨。而孔子的外貌和陽虎類似。
困頓之中,孔子說:“天之将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一個講理的人,一個問心無愧的人,怎麼能夠被侮辱呢?因為孔子這樣認為,因此他被困的時候,從容地歌唱、讀書,絲毫也不畏懼。
當然,孔子不僅擺脫了困境,反而成為了後代敬仰的人。而陽虎卻因為做賊心虛,逃亡到齊國、宋國、晉國等。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勇氣,因為他的心的幹淨的,從來沒有一己私利,隻有群衆,隻有學問和善良。
有句話說得好:拔出蘿蔔帶出泥。
如果一個人是不幹淨的,渾身得有淤泥,或者陷入在淤泥裡,就算他要爬出來,也很困難;一旦爬出來,渾身也會如同“灌了泥巴”一樣,行走也很困難。
污濁的東西在心裡,用什麼都洗不幹淨。因此這樣的人,說話沒有底氣,随時擔心失去位置,手裡的錢,也會弄丢。
幹淨的人,渾身充滿正氣,人生從來不會暗淡,因此有一份無形的底氣,推着他前行。
03
眼神幹淨,充滿鼓舞的力量。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們,很多的早晨,會聽到張桂梅老師的喊話:“姑娘們,快起床了,來讀書了。”
很多學生,睜開眼睛就能看到張桂梅,睡覺了,還能想起張桂梅。
也就是這一份無形的力量,讓原本失學的女孩子,堅持讀完了高中,走進了大學。
學生何先惠的腦海裡,有這樣一句話:“遇到困難,要堅持,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學生周雲麗說:“怕,主要是怕她失望,希望自己能達到她的要求。”
看過很多關于張桂梅的報道,她給人的印象是,樸素,瘦弱,卻把所有的力量,都送給别人。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悟:某個老師,眼睛盯着自己,然後呢,自己害怕沒有做好,立馬就會打起精神來。
還有,父母給自己鼓勵的眼神,把自己一步一步送到遠方。走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走出父母的牽挂。
有句話說得好——愛,是一雙洞悉一切的眼睛。
如果你的眼神很幹淨,那麼你的眼睛裡,就有“愛”。對着鏡子,你可以鼓勵自己;和人交往時,你能夠鼓勵别人。
相對來說,那些“賊眉鼠眼”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做什麼都戰戰兢兢的,随時擔心周圍的人找出自己的“把柄”。
做一個眼睛幹淨的人,放眼未來,都是希望;每天一睜開眼,就是陽光;閉上眼,也有星辰和大海。
04
房屋幹淨,是家庭欣欣向榮的征兆。
作家白落梅說過:“飲食簡明扼要,生活删繁就簡。所求所尋的,不過是人世間最幹淨的飽滿。”
一個人的力量之源,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家庭。一個家庭的力量,又源自于“幹淨”兩個字。
一方面,房屋清掃幹淨了,家人們住着就很舒服,從而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出門的那一刻,渾身是力量。
一方面,家庭裡的人,個個幹淨,因此容易溝通,任何事情,都不會藏着掖着,從而能夠達成一緻建議。隻要家人都朝着一個方向出發,力量就是磅礴的。
看過一個故事:一個男人,中年失業。他不忍心告訴妻子,就找了一份掏糞的臨時工作,并且每天都會沖洗幹淨,再回家。
過了幾個月,男人的工作穩定了,把好消息告訴妻子。
妻子說:“好了,把那身臭衣服拿過來,洗一洗吧。”
原來,妻子早已聞到了“不同的氣味”,但是卻不動聲色地跟蹤,保全了男人的面子。
夫妻都擁有一顆純粹的心,那麼家庭就會越來越幸福。外出的人,臉上有光;在家的人,勤勞簡樸。
幹淨的家庭,恰好見證了《心經》裡的一句話:“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
05
作家王小波說過:“一個人應該活的是自己,且幹淨。”
幹淨的背後,是人生的從容、家庭的和諧、心靈的陽光,哪能沒有力量呢?
人生轉來轉去,隻是為了幾兩碎銀。但是一定要記住,碎銀要幹淨,否則就是一堆廢鐵。
幹幹淨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無所不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