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自2020年2月24日9時起,廣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别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要求各地“繼續按照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根據地區特點和疫情形勢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除廣東外,雲貴晉遼甘等多個省份也陸續調整應急響應級别。
響應調整,疫情防控不能松勁。在國家和地方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目前調整響應級别的動作,隻是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從“特别重大”調整為“重大”,相應的預警級别也隻是從“特别嚴重”調整為“嚴重”。公共政策層面對此番新冠肺炎疫情的總體判斷并未有實質性的變化,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國家和社會而言,仍然是嚴峻的挑戰。從疫情報告機制來看,對一級和二級響應的要求是一緻的,都要求“在事件發生後的兩小時内報省政府應急辦”。
從一級到二級,客觀上可能給人以疫情防控局勢部分緩解的感覺,相應的各項公共政策執行環節也會分類調整。特别是随着各類企業陸續複工,陸續有食肆商鋪複業,少數人難免産生“已經過去”的錯覺,近幾日多地發生民衆紮堆出來“放風”、商鋪甚至出現人群聚集等過早的“報複性消費”現象,頗令人擔憂。
相較于一級響應,可能對減少公衆聚集活動的管制措施也會有相應調整,執行緊迫性不再是“最大限度減少”的程度,但盡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依然符合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具體活動的必要性和對人群聚集度的判斷、權衡,不過分渲染緊張氣氛,但也不能對轄區内的疫情防控放任不管,顯然對基層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陳祝生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的,調整響應級别,不代表疫情拐點的到來,當前正值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複的關鍵時期,廣東面臨的疫情傳播的不确定性和風險性依然很大。
相較于全社會全民總動員的一級響應狀态,二級響應提出的要求會愈發朝着分級分類的目标推進,防疫措施更加精細化。2月20日,廣州、深圳等地已經陸續撤出部分檢疫檢查站點,工作人員重點轉向了村居、社區一線防控。相較于大撒網的全面防控,村居、社區的重點區域防控,難度可能更大,情況也可能更複雜。
此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間恰逢春節假期,整個社會、各行各業本就大都處于相對停頓、休整的狀态,客觀上使得全民動員的疫情防控相對便于開展。唯一的困難可能是,不得不全民節制一些生活性的消費和出行,但客觀上對疫情防控的組織和動員是一種便利。但随着漫長假期的陸續結束,被迫停頓的社會生産、生活也不得不逐漸恢複,人員的流動、接觸即便再有節制,也不可避免地會增多,這對疫情防控而言,挑戰會尤其嚴峻。
如何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适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無論對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還是對普通社會成員的調适都是個不小的挑戰。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響應級别做出調整,就是在公共政策層面對建立疫情防控新秩序的探索和嘗試,需要社會各環節的密切配合和高效跟進。對生産企業而言,根據自身的工作場景,需要結合疫情防控做出相應調整,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要逐步适應國家和社會對員工安全防護提出的要求。對普通公民來說,二級響應對個體的約束和限制可能會有總體調整,但在疫情防控中必須重新建立和習慣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都不能輕易改變,因為此番疫情,一些過去倡導多時的生活衛生細節,或許應當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和響應。
不同的響應等級,社會資源的調動和分配會有差異,但對疫情兇險程度的重視不能也不會有改變。隻有一線防控的重視程度不松勁,普通社會成員的生活日常不大意,才能确保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