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8 20:31:52

一般來說,薛寶钗是一個“心熱”的姑娘,比如她勸說賈寶玉好好學一些仕途經濟學問,比如她一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相對于林黛玉這種不問世事的姑娘來看,薛寶钗有着一顆大衆的世俗之心。

但是,其實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薛寶钗,則又能發現她的為人處世裡又有一種看不到的智慧哲學。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1

薛寶钗雖然身在身在皇商之家,從小便安享富貴,但是很快她父親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後,薛寶钗唯獨有母親薛姨媽和哥哥薛蟠可以依靠,但是說到底不知道是薛寶钗依靠他們,還是他們依靠薛寶钗。

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依貼母懷,他便不以書字為事,隻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假如薛寶钗的父親一直健在,大概薛寶钗後面也會成為林黛玉那種隻問風花雪月,不問柴米油鹽的超脫之人。但是,造化弄人,薛寶钗生在富貴鄉,卻又早早失去了田舍人家的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

從後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薛寶钗是一個博學大家,詩、詞、佛、道均能說出一二三四,不難推測早前這個姑娘也是每日裡隻與墨香為伴,但是薛父去世後,薛寶钗不再追求自己的詩人世界,而是積極入世為母親分憂解難。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2

薛寶钗老早就承擔了不屬于自己年齡的責任,接下來更是為了家族的命運參加宮選。而且她參加的這個宮選不是選秀女,而是去選公主、郡主的伴讀。

假如是正常的選秀女還好些,選不上就是回家,選上了說不定能像元春那樣為家族的榮耀添磚加瓦。但是假如薛寶钗真的脫穎而出,成了公主伴讀,這才是她人生命運的悲劇開端,假如能提前放出宮還好,如果一點要熬到一定的年齡,真的就是個老姑娘了,屆時再回薛家,誰又會念及她當年的犧牲呢?所以,落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倒是上天對薛寶钗的憐恤了。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3

如果說薛寶钗參加宮選是她為家族命運做的第一次妥協和順從,那麼金玉良緣則是她為家族命運做的第二次妥協和順從。

薛寶钗進賈府後不久,宮選結果就出來了,那帶着落選意味的宮花剛剛被薛家給分派出去,金玉良緣的音符就馬上響起來了。這一次薛寶钗也是以不悲不喜、無我的态度參加到策劃中去,你看不出她對這一安排是高興還是抵觸。

金玉良緣之所以能被傳出,主要還是依賴于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和薛寶钗的金鎖這對看上去很像一對的寶物。賈寶玉的玉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衆人是都知道的,但是薛寶钗的鎖卻是來路不明,關于這個鎖也是衆說紛纭。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4

薛寶钗剛進賈府的時候,是經常找賈寶玉、林黛玉他們一起玩的,但是在莺兒說破之前,卻沒有一個人看到或者知道薛寶钗的金鎖,這把金鎖有點像是橫空出世。

于是在清虛觀打醮的時候,林黛玉就朝着這把來路不明的鎖下手了。

當時賈母看着一個金麒麟說自己記得哪家的孩子也有這麼一個麒麟,薛寶钗就在旁邊提醒賈母說是史湘雲,這個時候探春就贊美薛寶钗心細,對别人的事情都記得,林黛玉就在旁邊諷刺說薛寶钗隻對别人的佩戴之物留意,言下之意就是薛寶钗是因為注意到賈寶玉的玉才給自己弄了一把鎖,但是旁邊的薛寶钗聽到林黛玉這句話倒是沒有什麼反應,雲淡風輕。

探春笑道:“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寶钗聽說,便回頭裝沒聽見。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5

後來,抄檢大觀園結束後,薛寶钗對王熙鳳有意不查自己的房子不滿意,一言不合就搬出去了。再看看其他人,賈寶玉是沒有敢做出任何反抗,一向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對此事也是一言不發,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後還要差遣自己的奶媽去打探一番消息,迎春和惜春更是不敢多說什麼。

相較之下,一向深明大義、不顯山露水的薛寶钗卻是最不淡定的,直接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往日裡薛寶钗一直都是保持着端莊、大方得體的形象,這個時候她反倒不介意自己留給别人的看法和印象了,仿佛她才是最真性情的那個了。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6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薛寶钗,倒是能發現薛寶钗其實一直是以放空自己來應對人生,她的心境完全是空的,于是她不介意外界的看法的。

父親去世後,她不介意自己愛好的書香世界,放空心态去迎接書外的人生,替母親兄長掌舵。面對家族的衰敗,她放空自己的心靈,甘心為了家族的命運舍棄自己的命運,她仿佛是一個沒有感受的人,先是參加宮選,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投入到金玉良緣。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7

在薛寶钗生日宴會後林黛玉、賈寶玉和史湘雲之間有了一個小矛盾,第二天的時候林黛玉、賈寶玉、史湘雲和薛寶钗就因為賈寶玉的一句楔子小範圍讨論了一下禅語。期間薛寶钗就有提到五祖弘忍在考慮傳衣缽的時候就讓徒弟們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彼時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将衣缽傳他。”

然後薛寶钗便借機用這倆人的偈語化解了林黛玉、賈寶玉和史湘雲之間的矛盾,其實這也是代表着薛寶钗的處世觀。

薛寶钗的心機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語)8

惠能的偈語是說菩提不是樹,明鏡也不是台面,本來都是空的,怎麼會沾染上塵埃。薛寶钗何嘗不是飽受慧能這句話真谛,她正是因為老早用放空的心态去看這個世間的萬物和萬人,這才不會介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

誰願意舍棄書中的童話世界走到世俗之中,難道薛寶钗喜歡找虐嗎?誰都知道金玉良緣的登場不夠體面,難道薛寶钗就不知道背後有人議論嗎?誰都不敢在抄檢大觀園後有任何不滿言論,薛寶钗就敢反手一巴掌甩出去做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說薛寶钗圓滑,其實倒不如說她早已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她不過是用放空自己的方式去過自己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