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一日三餐怎樣吃科學

一日三餐怎樣吃科學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7 03:27:35

古人的一日兩餐,并非為“養生保健”,而是由于糧食産量低,且做飯費時費力,日常百姓難以保證一日三餐。

但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尤其是光照條件差别較大,發展不均衡,再加上戰亂,這一規律沒能完全确定,于是便出現某些地方一日三餐,某些地方一日兩餐,如《清稗類鈔》中記載的“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兩次”;甚至同一個地方某些時期一日三餐,某些時期又是一日兩餐。比如,在光照時間長的夏季是三餐,光照時間較短的冬季是一日兩餐。由此可見,一日兩餐并非古人的“養生智慧”。

一日三餐怎樣吃科學(一日兩餐并非古人)1

一日三餐符合多數人營養需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表示,從營養攝入的角度看,當前一日三餐更符合大多數人的生理需要。她解釋,現代人工作時間長、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更不能“日落而息”。若按現在的作息工作、生活,隻簡單把晚餐抹掉,下午五點之後什麼都不吃,隻有一種可能性:身體越來越差。人也許會變瘦,但會精神萎靡、體能下降、抵抗力低、臉色暗淡。

這是因為,人們早餐的質量往往偏低,午餐在食堂或快餐店湊合,晚餐是大多數國人一日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吃得比較“隆重”,攝入的營養物質最多,約占身體營養供應的40%。若突然取消,身體營養供應會陡然下降,缺少了必要的營養,人的體能、精力、抵抗力将難以支撐,皮膚和血液也将無法得以養護。長此以往,不但難以獲得健康,更會招來疾病。

特殊情況“因人制宜”

1.體力勞動

食物是人體能量的源泉,是支撐人體活動的物質材料。體力活動強度大、時間長,人體能量消耗大,相應地,也要攝入足夠的食物做外源性供應。因此,這類人群至少要一日三餐,且能量攝入充足。

如果消耗過大,或有夜班需要延長工作時間,一天吃4餐也是必要的。而生活比較悠閑、活動量不大的人,兩頓飯可滿足需要。

2.年齡大小

青壯年普遍脾胃功能好,消化吸收能力強,一日三餐不會給腸胃造成負擔;随着年齡增長,中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一些人晚飯後容易出現腹脹、失眠等異常表現,可采用一日兩餐,或在日中加餐,采取少食多餐模式。

一日三餐怎樣吃科學(一日兩餐并非古人)2

3.食物熱量

一些人偏好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它們相對更不好消化,因此,飽腹時間長,能量供應也夠,可以考慮日食兩餐;有些人吃的食物少油、少鹽,熱量低、蛋白質含量低,食物消化快,能量跟不上,就要及時補充。

4.所在地域

我國南北跨度大。南方普遍日照時間更長,人們活動時間偏長,更适合一日三餐。北方相對日照時間短,若日間活動時間較短,可考慮吃兩頓飯。

一日三餐怎樣吃科學(一日兩餐并非古人)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