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盧旸
在小提琴學習中,學生常常為了趕進度跳過很多基礎練習,導緻到了更高學習階段,很多樂曲隻能勉強艱難地拉下來。“我們以後不見得成為文學家、數學家,但還是會從小認真學習語文、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基礎教育一樣,小提琴的基本功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李柯根據小提琴技巧使用的先後邏輯關系,編著小提琴教材《小提琴學習之路》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于近日出版,希望通過這套書為學生鋪建一段可以逐漸通往藝術高峰的登山之路。
業餘與專業
隻是曲目難易不同
随着對素質教育重視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學習樂器。小提琴是許多音樂愛好者與琴童的首選樂器。但很多學生是一路考級過來的,喜歡以拉樂曲為主,練習曲和基本練習偏少;練習曲的選用也缺乏系統嚴謹的安排,往往與正在學習的樂曲沒有太多聯系。由于跳過基礎練習,有些學生甚至在考完十級後才意識到,自己并沒有掌握好小提琴的一些基本演奏技法。“如果把考級的十級比作十個年級,試想學生在一年時間裡反反複複就學那幾課,考試也考同樣的内容,那麼學習和考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李柯認為,學習是為了學會本事,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小提琴隻是業餘愛好,沒必要那麼嚴謹的要求。其實,如果基本動作沒有掌握好,可能連自然的發音和基本的速度都很難完成,更不要提表達樂曲的音樂性了。“不管以後是從事專業演奏還是業餘愛好,都應該以專業的學習态度來學音樂。業餘和專業不是态度和方法的區别,而隻是曲目難易程度上的區别。”李柯說,小提琴是一門不僅需動手,更需動腦的樂器,除了上課時老師的悉心教導,平時練習更需要家長的提醒與引導。
基本功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李柯
為了讓學習者基本功紮實,李柯編著小提琴教材《小提琴學習之路》,把小提琴的技巧類型看作“十八般武藝”,按照技巧使用的先後邏輯關系編排章節。“之所以取名‘小提琴學習之路’,是因為這條路走起來并不容易。要想在這條路上取得一定的成績,刻苦的練習、正确的方法、教材科學合理的使用,以及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師和陪伴的家長都必不可少。”
教材共有三冊,第一冊針對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包括基本姿勢、右手的初級練習、左手的基本排列、左右手的基本動作、左右手的進一步練習等五個部分;第二冊主要涉及小提琴技能技巧的學習,包括把位的練習、換把、揉弦、練習曲、樂曲等五個部分;第三冊針對已經學完一到三把位各類技巧的學生,包括固定把位、換把、揉弦、雙音、練習曲、樂曲等六部分。
三冊教材中每一課都是圍繞一個技巧動作,通過預備練習、練習提示、練習曲、樂曲、示範視頻等内容,用簡潔通俗的語言、趣味易懂的譜例、立體直觀的視頻,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深化訓練。“這樣既不會隻練技巧動作感到枯燥,也不會隻拉樂曲出現技巧卡脖子的問題。”李柯強調,學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每個學習階段重點解決一兩個主要問題,不要強求同時去解決所有問題。“如何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小提琴演奏技術,永遠是小提琴教師們研究的課題。我相信更多的琴童将通過這套教材獲益,從而更好地提升小提琴演奏技能。”小提琴教育家丁芷諾表示。
貫穿基本功、練習曲和樂曲
小提琴雖然曆史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才陸續出現專門為它編寫的練習曲。克萊采爾、羅德、帕格尼尼、馬紮斯、頓特、開塞、沃爾法特等演奏家的教材為現代小提琴的技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他們受時代局限,每個人的教材各自獨立,互相之間缺乏系統的銜接。“小提琴教材沒有像鋼琴那樣由淺入深的教材體系。我們這輩人有責任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改進完善,形成我們自己的教材。”丁芷諾表示,《小提琴學習之路》針對小提琴演奏中的每一項技術,提出了把基本功、練習曲和樂曲貫穿在一起學習的綜合方法,這樣,在學琴中經常出現的“練習曲枯燥”和“拉樂曲遇到難點傻眼”這兩個問題就得以解決。
《小提琴學習之路》涵蓋了小提琴演奏的大部分基本技巧,對小提琴的所有技巧而言程度并非很深,但對以後更高階段的學習卻是極其重要的。作者為書中每首曲子撰寫演奏提示,錄制演奏視頻。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書上二維碼觀看。李柯建議讀者學習每首樂曲之前,結合練習曲提前練習樂曲裡包含的相關技巧。在預備訓練或練習曲中訓練解決技術問題,而避免在樂曲中去解決,能夠讓學習者充分體會樂曲演奏的趣味。
配合《小提琴學習之路》教材,李柯還編寫了一本《弦樂合奏精選》,改編了從巴洛克時期直至20世紀作曲家譜寫的被廣大愛樂者耳熟能詳的熱門名曲,比如《碟中諜》《犯罪高手》《天空之城》《加勒比海盜》等。“音樂是靠大家共同配合創造出來的。弦樂合奏不僅能豐富演出表演形式,更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 THE END -
“星标”音樂周報微信公衆号
不錯過每條推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