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7月21日晚,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如期在線上進行演出,值得注意的是,該場線上演出采用收費模式,但是僅此1元。《醒·獅》原定于7月20、21日在四川大劇院演出,作為“荷花獎”得主,全國優秀展演劇目,在定檔之初就受到高度關注。但疫情防控下,《醒·獅》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僅售1元的收費模式,得到了不少業内人士甚至微博大V的鼎力支持,紛紛轉發,在網絡形成了接力宣傳。1元買不了吃虧上當,更何況,在舞台燈光均已就位的情況下,1元入場券,是對受疫情影響艱難發展的演出行業的支持,也是對辛苦排演的工作人員的鼓勵。截至記者發稿,《醒·獅》的線上觀看人數已經超過130萬人次。這次轉戰線上演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劇照
線上演出要不要收費?
從免費到收費,線上演出經曆了不少行業洗禮。如今,對于“雲演出”的疫情下探索已經來到第三年,對于很多演出商來說,最頭疼的問題,依然是,線上演出要不要收費?
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已經誕生的線上演出被迫迅速壯大,成為一個獨立的演出形态。業内人士紛紛自救,話劇、舞台劇、音樂節、音樂會、以及各大歌手演出等開始運作線上演出,包括張學友、五月天等在内的知名歌手都進行了線上演出。不管是否有公益考量,線上演出幾乎都采用了免費的模式。
2020年6月,因為疫情被迫取消的火箭少女101的解散演唱會,放出舉辦線上演出的消息。但該場演出卻成為國内較早進行收費的線上演出。某平台票價,會員18元一張,非會員40元一張。若5人購買則12元一張,湊齊101人購買則8元一張。
同樣是吃粉絲經濟,TFBOYS線上演出收費的價格直接被送上熱搜,網友和粉絲直呼票價太高。2020年8月,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演唱會,通過線上的方式在平台上線,根據權益不同,票價分為三檔:30元、158元以及860元。對于大部分觀衆尚未能完全接受演出收費的2020年,這個票價引發了較大不滿。數據顯示,該場演出售票數破百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78.6萬。哪怕是按照最低票價計算,這次演唱會光售票收入就已經超過3000萬元。
2021年後,收費線上演出開始多了起來。歐陽娜娜直播音樂會,收費6元;張惠妹線上演唱會,收費30元,超過2萬人購票觀看。
線上演出如何收費才能令觀衆滿意?這一直是演出行業的難題,收看了,觀衆并不買賬,收低了則無法回本。抛開粉絲經濟不談,2021年一項調查曾顯示,如果一場常規的線上演出門票超過了50元,僅有5%的人群願意購買,接近50%的人群更願意消費不到10元的門票。
衆多大V為舞劇助力
除了收門票,線上演出還有哪些盈利方式?
經過幾年的觀察,業内人士大多提到,線上演出要獲得吸引力,低票價或者免費,是關鍵。這也是《醒·獅》還未開演即獲得衆多好評的關鍵所在。
在低票價甚至免費的模式下,演出成本如何覆蓋?上半年,崔健、羅大佑等歌手的線上演出可能給出了很好的啟示。這兩場演出免費面向觀衆,崔健演出觀看人數達到4500萬,一度引發全民狂潮。
而崔健演出最直接的變現模式并不依靠門票,依賴的是廣告品牌投放。比起線下演唱會占地面積較大的視野空間,線上演出的品牌LOGO露出會更醒目。而且在線下,再龐大的場地也容納不了上千萬人的“捧場”。對于觀看了崔健線上演唱會的4500萬觀衆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直接的廣告投遞。
看似免費的背後,線上演出對平台和歌手來說都是雙赢。以一位女歌手的線上演唱會為例,開唱之後不僅漲粉20多萬,在演唱會後其歌曲的整體播放量也上漲4成。
業内人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一場線上演出,除了收取門票費以外,可以操作變現的機遇非常多。首先出品方可以通過版權的形式和平台進行獨家合作,在線上直播結束後,粉絲如果需要再次觀看,則需要付費。
宣傳海報
再如品牌植入。這是線下演出傳統的盈利模式搬到線上,但是它的效果将會遠遠超過線下。通過線上的方式露出品牌,其收獲的曝光度遠高于線下的“限量流量”,畢竟,線下演出能容納的人再多,也無法超出演出場地自身的容量。
《醒·獅》無奈取消線下演出後,也有熱心的粉絲在評論區建議找品牌贊助,靠着這麼多自發流量,應該有不錯的收益。
你覺得線上演出是否應該收費?心目中最高能接受多高價位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