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代,宮廷和墨客中出現了“隐語”、“文義謎語”等文字遊戲,這可以說是最早的燈謎。那時一些遊說之士出于利害考慮,在勸說君王時往往不把本意說出,而借用别的語言來暗示,使之得到啟發。
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隐語,及舊京诨語,戲弄行人。”猜燈謎是我國傳統的娛樂形式,它運用藝術的手法和漢字的規律,着眼于字義詞義變化,常用一個詞句、一首詩來制成謎語,既能達到娛樂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長知識,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
1.都在望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 謎底: 大家賞光
2.皇帝從不上早朝(古人的号) —— 謎底: 卧龍
3.無底洞(打一成語)—— 謎底:深不可測
4.爬竹竿(打一成語)—— 謎底:節節上升
5.紙老虎(打一成語)—— 謎底:外強中幹
6.飛行員(打一成語)—— 謎底:有機可乘
7.舉手可近月――(《水浒傳》人物诨号一)謎底:摸着天
8.餘香乍入衣――(《紅樓夢》人名一) 謎底:花襲人
9.山從人面起――(《聊齋志異》篇目一) 謎底:成仙
10.曉看紅濕處――(《水浒轉》人名二)謎底:郭盛 花榮
11.春滿大地——(打一句宋詞)謎底:天涯何處無芳草
12.醒後得知一場夢(打《西遊記》人名)——悟空
13.齊楚燕趙皆降服(打《史記》一句)——四國順之
14.口道恒河沙複沙(打《史記》一句)——不可勝數
15.故(打《史記》一句)——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16.堅持到底(打《史記》一句)——雖死不易
17.一輪明月照窗前(打一禮貌用語)——光臨舍下
18.好讀書(打《論語》一句)——學而不厭
19.尖(打《論語》一句)——小大由之
20.莫中美人計(打《論語》一句)——戒之在色
整理/邬震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