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氣變熱,地表溫度會極具提升,有時候地表溫度甚至能夠突破到70℃以上,而這種天氣下,爆胎幾率提升300%!如果輪胎發生爆胎,則後果不堪設想。據調查假設在時速超過160km/h時,産生爆胎緻死率為100%!
如近日,S122線湯山路段交警接到報警,稱一輛黑色小汽車爆胎,沖上了隔離帶。 湯山交警中隊民警立刻趕往現場,經調查,陳師傅駕齡已經超過十年,可他平時卻忽略了檢查車胎磨損狀況。 事發時,輪胎突然爆胎失控跑偏引發事故,幸虧人無大礙。
下面這件事故更令人悲痛萬分,在4月4日11時,市民杭某某駕駛一輛黑色“比亞迪”牌小型轎車(核載5人,實載5人)在青蘭高速公路西峰至慶城方向行駛過程中,車輛失控與路中護欄發生碰撞,造成駕駛人杭某某和乘坐人周某某、杭某死亡,車輛和公路設施嚴重受損的較大道路交通事故。
經現場勘查、調查和高速公路監控視頻證實,造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發生事故的“比亞迪”牌小型轎車輪胎老化,在行駛過程中左前輪胎爆裂,緻車輛方向失控與路中護欄碰撞。
如果您覺得文字不夠直觀的話,下列圖片可能能讓您正确認識到爆胎的恐怖。
輪胎為什麼會爆胎?
一是輪胎漏氣。在被鐵釘或其他尖銳物刺紮而暫時沒有把輪胎紮破,輪胎會出現漏氣現象,進而引起爆胎。
二是輪胎氣壓過高。因汽車高速行駛,輪胎溫度升高,氣壓随之升高,輪胎變形,胎體彈性降低,汽車所受到的動負荷也增大,如遇到沖擊會産生内裂或爆胎。這也是爆胎事故會在夏季集中爆發的原因。
三是輪胎氣壓不足。當汽車高速行駛時(速度超過120km/h),輪胎氣壓不足容易造成胎體“諧振動”從而引發巨大的諧振作用力,如果輪胎不夠結實或者已經有“傷”,就易爆胎。而且氣壓不足使得輪胎的下沉量增大,在急轉彎時容易造成胎壁着地,而胎壁是輪胎最薄弱的部分,胎壁着地同樣會導緻爆胎。
四是輪胎“帶病工作”。輪胎在使用時間過長後磨損嚴重,冠上已無花紋(或花紋過低)、胎壁變薄,已變成了人們常說的“光頭胎”或已出現了高低不平得“薄弱環節”,它将會因為承受不了高速行駛的高壓、高溫而爆胎。
發生爆胎如何應對?
在行駛途中突遇爆胎,我們應該如何正确處置化險為夷呢?
1.爆胎後不可下意識猛踩刹車,應當采取點刹緩慢 降低車速。因為車輛在行駛中一旦爆胎會向一側偏移,如果急刹車會加重偏移從而導緻車輛側翻。
2. 緩慢減慢速度的同時,雙手緊握方向盤,保證車輛按直線行駛。
3.車輛在應急車道停穩後要第一時間打開雙閃,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後方150米處設置三角警示标志。
4.車上人員應迅速撤離到護欄外等安全位置并報警求助。
夏天高溫,如何預防爆胎?
既然高溫季節容易爆胎,那麼對于輪胎的安全一定要更加重視。正确開車以及提前保養和檢查是最好預防爆胎的方法。
1. 開車切勿超速
車子在長時間高速行駛的情況下,輪胎與地面劇烈摩擦會産生大量的熱量,熱量積聚到一定程度會導緻輪胎自身高溫,最終會使輪胎内壓超過負荷強度而爆胎。
2. 拒絕超載
對于輪胎而言,超載是導緻爆胎兇手之一。每條輪胎都有額定載重限制,一旦承載的重量過高,那麼就很容易 出現爆胎!超載這一現象特别會出現在節假日、聚會時候...各位一定不要圖省事、省錢而超載。
3. 檢查輪胎胎壓
輪胎的氣壓都是有明确标準的(通常胎壓在2.3~2.5bar區間),過高時遇到路面的坑洞、尖銳物體時,很容易紮入胎内,造成爆胎;胎壓過低時橡膠的性能降低,輪胎變軟,也會導緻爆胎。
4. 定期清理輪胎
在行駛途中,輪胎裡經常會夾雜異物,比如 碎石子、玻璃碎片等。這些異物容易刺破輪胎,所以 要養成定期清理輪胎的習慣。
5.檢查輪胎外觀
我們知道,汽車輪胎需要 定期更換,一般跑了6-8萬公裡或者5年就要考慮更換了。但如果夏季長時間曝曬容易使輪胎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原本不足以緻命的一些小傷口或許就成了大問題。
如上所述,輪胎是汽車上很需要車主去呵護的一個配件。許多不在意的小事,最後都會引發爆胎這種嚴重的事故,因輪胎引發的交通事故沒有小事!
所以天熱了,對于輪胎外觀的檢查需要更注意,如果發現輪胎存在老化嚴重、花紋磨損過度、表面有比較深的劃痕,或者輪胎鼓包等問題,需要及時更換新輪胎。
小邦希望店主們多多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多多重視對輪胎的保養,出車時仔細檢查輪胎狀态。到達廠家給出的使用時間或公裡數時趕緊更換!不要覺得看着還能湊合湊合,而把生命安全當兒戲!不要挑戰輪胎的極限,你可以赢它一萬次,但它隻要赢了你一次就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