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這樣一個尴尬的情況:1.25億年後的未來,一種不知什麼模樣的智慧生物發現了你的遺體,一下子引發了整個宇宙的轟動。引起轟動的不是因為你的遺體很稀有——那時候宇宙中到處都可發現1.25億年前人類的遺骸,引發轟動的,是在你的頭上竟然發現了頭皮屑!
1.25億年前,一頭恐龍,不,應該說是一隻快樂的小盜龍,生活在目前中國遼甯的大地上——那時這個闆塊還不知飄蕩在地球的那個地方。它站在一個土堆下,頭上癢癢,正欲抓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土堆突然塌方了,快樂的小盜龍被埋在了地下。
小盜龍
1.25億年後,這片土堆已經被壓成了岩石,小盜龍在偶然的機會重見天日,當然它自己已經無法知道了。愛爾蘭科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瑪麗亞·麥克納馬拉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借到了這塊化石,從它曾經密布羽毛的軟組織中取出一些小碎片,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驚訝地發現,小盜龍頭上竟然有頭皮屑;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這種頭皮屑竟然與現代鳥類的頭皮屑幾乎完全相同,是從皮膚上成碎屑脫落,而不像現代的蛇、蜥蜴等爬行動物那樣連片蛻皮。
北票龍
和人類的頭皮屑一樣,小盜龍的皮膚化石也含有一種叫做角質細胞的硬細胞,并含有一種叫做角蛋白的蛋白質。不同的是,現代鳥類的角質細胞松散地分布在大量細胞内脂肪中,這有助于鳥類在飛行中體溫升高時及時冷卻;小盜龍頭皮屑中的角質細胞更加密集,這表明恐龍的皮膚不需要過多冷卻,表明小盜龍很可能從未完全适應飛行。
中華鳥龍
麥克納馬拉的團隊同時還借到了另外三塊恐龍化石,分别是北票龍、中國鳥龍及孔子鳥,在它們身上都發現了頭皮屑,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唯一的頭皮屑化石。研究人員還沒有弄清恐龍皮膚究竟是如何脫落的,需要更多的恐龍頭皮屑進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這項研究5月25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