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那位天津南開的女士的指點,吃完午飯,開車直接去了不遠的呈坎古村。
村外路邊剛停好車,走來一位自薦做導遊村民,談妥了二十元的費用。呈坎古村門票過百,我和老Z拿着身份證享受了六十歲老人的半價的優惠,年齡的數目字第一次在現實裡變了現。
呈坎村的呈坎二字據介紹代表八卦裡的陰陽,村子的起建傳說也和八卦的陰陽有關,現在村裡的建設和布局也極力和八卦套上關系。我不懂八卦,有出處也好附會也罷,能講出故事來就多了些嚼頭,增了幾分趣味。
羅家是村裡第一大姓,有羅家祠堂和許多保存完好的曾在仕途或經商出名的羅家大戶的宅院,許多現在還住着本家的後人。這些老宅形制都差不多,奢華和财力都體現在門樓上的磚雕和梁上、門上和窗上繁複的木雕上了。
老宅的房子面積都很小,但都很高,依北方标準采光都很差,盡管家家大門後面與客廳前面不大的院落上面都是天井,樓上樓下的住房的設置都圍繞着天井,但能借到的光實在有限,橫看豎看都透着昏暗潮濕和徹骨的冷,讓我這個頂樓住慣的人倍感不舒服。我對陳設的老物件不懂也不感興趣,唯一能讓我心儀的就是能走進的卧室裡都擺放着的那張架子床,架子床放在這見高不見大的屋裡,彼此的尺寸關系恰好,毫無違和,透着溫馨和諧。
村裡的街巷都很窄,到處透着局促,大戶人家的門前也不例外,要不是轉彎處房角“上不讓天,下不讓地,中間讓和氣”的拐彎抹角,恐怕連老爺的轎子都擡不進來。巷子雖窄,但巷巷相通,三轉兩拐總能回到原處,沒看見此路不通的斷頭巷,這也許和風水和習俗有關。
呈坎村的名氣不大,商業化不太嚴重,商店不多,多是村民在門口擺些小東西,邊和街坊鄰居聊天邊叫賣。
帶着我們講完了能看的老宅,導遊工作就完成了。遊覽時,和這位村民淺聊了幾句,也是滿腹的牢騷。村裡改為景區每年會分些收入,但不多。村裡幾乎無人種地,不劃算,不是打工去就是吃旅遊飯。疫情當前,傳統行業都很蕭條,若是正常年份,遊客雲集,摩肩接踵,估計他肯定不會是這番腔調了。
村裡有一片荷塘,綠荷映襯下,遠處綠色裡的粉牆黛瓦,别是一番景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